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卧底记者     
记者卧底,选择的是一条在黑夜行走的路,也是挑战自己的生存极限。夜总是那么黑,黑暗的角落里暗藏着龌龊之人的苟且之事,黑暗中又遍布陷阱,杀机四伏。有些记者干嘛不安份呢?除了好奇心,还有责任心。有的记者真的舍身取义的味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的记者可能经过卧底,引爆了"地雷"。这也好,让行走者不再度被炸得血肉模糊,能多在阳光下昂首阔步。但有的记者却拿捏不准分寸,卧底卧进了粪坑里,实在让人笑掉大牙,可悲但不可耻,种豆长出棵断肠草,事与愿违,谁之过昵?我们相信,读者并不傻……  相似文献   

2.
除了跑会议、领导活动的时政记者外,多数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每天都在为缺乏新闻线索而犯愁。有的整天坐在办公室等电话.有的眼巴巴地等着主任分派任务.有的等着“捡漏”——时政记者跑不过来的动态活动.有的外报找观点本地找例子.有的一筹莫展……新闻线索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何显玉 《新闻世界》2012,(1):138-139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在追求真相、记录事件时,见证或感受许多形形色色人在名利场、职业场、情感场和生死场上沉沉浮浮。记者也在其中沉浮挣扎,他们时时身处是非漩涡中,内心要承受诸多磨难,生命也在不断涅巢与重生。记者该如何保持新闻激情,一直在追求真相的路上不懈的行走呢?笔者认为,一个站在时代潮头的新闻记者,要想让自己的血管里流淌着属于时代的血,就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感,清晰的判断力,还有足够的承受力。  相似文献   

4.
<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些舆论监督报道,都采用了卧底的方式去挖掘和呈现,不仅报道形式更加吸引眼球,这些卧底记者也深受广大受众及同行所尊敬,因为"卧底"需要的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可敬可畏的职业精神。一、"卧底"报道频频抢眼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从前只有在电影里才对"卧底"有过一些了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卧底"已经跨越到新闻界"试水",尤其是近两年在一些行业内流传着  相似文献   

5.
除了跑会议、动态、领导活动的时政记者外,多数记者每天都在为缺乏新闻线索而犯愁。有的眼巴巴地等着主任分派任务,有的等着“捡漏”——时政记者跑不过来的动态活动。有的外报找观点本地找例子,有的一筹莫展……新闻线索在哪里?结合30年的记者采访实践,理出了获取报道线索的14个途径: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南方都市报记者打入替考团伙,曝光江西高考替考事件,引爆社会关注。然而,对于记者卧底替考的调查手段,舆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焦点集中在"卧底替考是否涉嫌违法或者违背新闻伦理"。事实上,对于"卧底"或者其他隐性采访手段,这样的争议已不是第一次出现,记者的隐性采访一直面临着法律风险和道德悖论。本文从隐性采访的概念和特征入手,通过对这种采访方式带来的法律和道德风险的分析,找出记者在暗访时所要遵循的原则,并对于相关立法提出呼吁。  相似文献   

7.
新闻工作者要提高逻辑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素养在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诸要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编辑记者的业务活动中,逻辑修养在许多方面直接影响着他们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但目前并没有受到新闻工作者的应有的重视。运用逻辑知识判定新闻素材稿件内容的真假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记者在采访中能得到各种新闻素材,编辑部每天收到大量来稿。如何鉴别这些新闻素材和来稿内容的真假呢?诚然,记者必须坚持到现场采访核实,但有的采访对象或单位出于某种需要而提供假材料,出具假证明。如果编辑记者有较高的逻辑素养,就可以运用逻辑知识来分析鉴别一些新闻素材和…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实践中,有的记者采写的稿件数量与质量比翼齐飞,常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反弹琵琶,旧曲新唱,思如泉涌,新意迭出。而有的记者呢?除了靠别人送稿上门,记者跑跑会议、改改部门材料、写写突发事件等之外,似乎“天下无事”,要为完成发稿任务而犯愁。  相似文献   

9.
唐士杰 《新闻传播》2010,(1):107-107
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使用各种技巧,来让对方开口。那么,作为新闻记者.如何提高采访质量呢?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中有种常见的采访形式,叫做"隐秘采访"也是俗称的暗访。这种形式已经被广大观众所熟知,比如在一件"医疗纠纷"以病人家属身份,与医院方面对话,或者比如以购房者的身份到售楼处假装买方以套出对方本应对购房者所说的话,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了媒体公众性质的缺陷,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而近来"暗访"这种形式的采访,又演变成了"无间道"——卧底采访。记者干着警察的活儿,"新闻爆料人"成了"线人","记者"化身为"卧底",然后将所获取的画面展示到电视画面中,或者报纸网站等媒体中进行传播,确实博的了不少眼球,使得卧底采访愈发流行,然而卧底采访使用失当,会给媒介及整个社会带来许多的不利影响,并产生新闻越权,侵权等诸多法律问题。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卧底采访的案例,分析卧底采访的是与非。  相似文献   

11.
快人快语的徐滔很容易让人以为她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但是她说:“我其实心很细,很敏感。”法律往往代表客观与严肃,那徐滔能否在正襟危坐的凛然下隐藏好这份不露声色的细腻呢?“那肯定要保持客观啊,这是一个政法记者的天职。”徐滔没有半点犹豫。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新闻更有吸引力?如何让新闻更好看更耐看呢? 采访到位 新闻增色 新闻永远在路上,新闻永远在第一线。作为记者一定要在新闻发生时就在第一现场,或者新闻发生前就已经在现场。这个要求对社会新闻的记者来说,现在执行得还可以,但是对财经新闻、时政新闻的记者来说,执行就差很多。可能是迫于交稿压力,或者是挣分需要,如今很多记者爱坐在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13.
不当嘴把式     
编辑自然是以编稿为主的.不像记者以写稿为主。那么,是否编辑只会改别人的稿子,或指导别人改稿子,就算合格了呢?不然。先听听一位作者在日记中写的一段话吧:“我尊敬每一位编辑,但不佩服每一位编辑。有的编辑不过是嘴把式,谈起别人的稿子头头是道,鸡蛋里也能找出骨头。可自己呢,却拿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你既然不会写,又有什么资格修改或指导我修改我的文章呢?”话虽尖刻了一些,然而对我们编辑来说,实属苦口良药。其实,从来都不会写文章的编辑是没有的,绝大多数编辑都有从写到编的经历,只不过有的人自当了编辑之后,手变做…  相似文献   

14.
张晶 《记者摇篮》2006,(6):14-14
如何独辟蹊径,写出角度精巧、引人入胜,在社会上引起反响的好报道来呢?记者认为,要想在现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取胜,占有更多的新闻源必须学会做一个优秀的“卧底”、一个生活的“卧底”。“社区”也能出大事做生活的“卧底”,顾名思义首先要深入生活。记者多年的采访实践表明:“社区”是发现和挖掘新闻的一个好地方。笔者这里所说的“社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比街道更小的行政区划,而是有别于以往较大、较广、较高层面的,更小、更细的采访对象。这个“社区”既可以是一个单位,也可以是某一个事物或是某个个体。目前,占有社区资源已被越来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标题的产生,在我脑子里“策划”了有些时日了。平时阅读本报和其他报纸,当加以对照比较时,脑海里不时萦绕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报纸办得好,有的就不如人意呢?为什么有的重大宣传战役打得很漂亮,有的就不能实现预期的宣传效果呢?这里面有什么“秘密武器”或者有什么规律可以探寻吗?毋庸置疑,“秘密武器”或者规律自然是有的,其中之一就是:新闻宣传的整体策划。现在,关注新闻策划的人多起来了,这是可喜的。新闻策划是一个大的概念,它理应包括着若干子概念小概念。如果把新闻策划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它还有若干分支,比…  相似文献   

16.
《兰台内外》2011,(3):56-58
龙云因受到蒋介石的青睐,成为举足轻重的"云南王"。但他在执政过程中,却多次让蒋介石感到不满,关键时刻的"叛逃"举动,更是让国民党一方大受震动。他是怎么从蒋介石的"天罗地网"中逃脱的?又为何要"联共反蒋"呢?  相似文献   

17.
何旭 《新闻三昧》2008,(6):46-47
关注新闻作品的人不难发现,经常见诸获奖新闻花名册的精彩文章,无论体裁如何,总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仔细研读,总会有一种有别于平庸之作的灵气;逐字逐段地推敲,会被文章里跃动的灵气所吸引与感染。这些能抓住人眼球牵动人心的作品究竟源自于记者面对新闻资源的时候怎样的一种冲动呢?这些冲动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根据笔者多年从业经验及对各类获奖作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面对同一新闻资源,为何有的记者就可以大浪淘沙火眼识金地掘出宝藏、捉到鲜鱼呢?而有的记者却对此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让人扼腕叹息呢?这主要取决于记者对这一新闻事件有无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判断和实现有价值的新闻的能力,是新闻传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它是新闻传者  相似文献   

19.
大凡当记者的人均注重笔杆子功夫,以为只要笔头功夫过硬,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而实际呢?因采访离不开“磨嘴皮”,练好嘴皮子对于记者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记者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其构造大抵相同,有眼球、眼睑、睫毛、眼外肌等。要说不同的话,也就是有的人眼睛大些,有的人眼睛小些,有的人需要戴眼镜,有的人视力好不需要戴眼镜…… 既如此,记者的眼睛叉有什么特殊之处,值得笔者为此唠叨一阵子呢? 我说非也。虽然都是记者,但记者与记者的眼睛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