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物理P184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定义如下: 利用机械工作的时候,对我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这部分功是必须做的。 对人们没有用但不得不额外做的功叫额外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叫总功。 这三个概念的定义都属于描述性的,乍看起来通俗易懂,但更进一步对概念中的几个关键词,“有用”、“没有用”、“必须”、“不得不”进行探究,发现这些关键  相似文献   

2.
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公式表示为有用功.利用机械时,对人有用的功是有用功.如利用斜面把重为G的物体拉到高为h的顶端,W6。一Gb.又如利用滑轮拉重物在水平面匀速运动,通过距离为S,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为f.这时,物体的牵引力大小与f相等,则WEo一人.额外功.利用机械时,对人没有用但又不能不做的功是额外功.如克服机械本身的摩擦及克服机械本身重所做的功都是额外功.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即十。一十。。…  相似文献   

3.
机械效率的计算是初中力学重点知识之一,也是中考重点考点之一.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顾名思义,有用功就是对人们有用的功(这部分功也就是人们使用机械的目的).额外功就是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是总功.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目的是把水提上来,所以提水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桶做的功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桶里带了一些水,这时捞桶是目的,所以提桶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做的功是额外功.因此,掌握与机械效率有关的计算,关键是正确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相似文献   

4.
在计算机械做功的机械效率时,先要确定有用功和总功.有用功俗称"目的功",目的不同,有用功就不同.为完成目的功,必然会出现附带功,这些附带功叫"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就是总功.例如:当你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目的是提水,所以你克服水的重力做  相似文献   

5.
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时,除做有用功外,还要克服机械中的摩擦做功,或克服机械本身重力做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称为总功,机械效率的公式为η=W有用/W总,只要找出有用功和总功这一关键,解题也就容易多了,如何找出和求得有用功与总功呢?求有用功%用时,要看使用机械的目的,①提升重物,目的是克服重力做功,W有用=Gh;  相似文献   

6.
一、不能正确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机械克服阻力做的功,如果对人们有价值,则该功为有用功(此阻力为有用阻力);如果对人们没有价值,则该功为额外功(此阻力为额外阻力).  相似文献   

7.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是"机械与人"一章中的基本概念,正确区分"三个功"是计算机械的机械效率和功率等有关物理量大小的前提,总功即拉力所做的功,指利用机械所做的功;为达到我们的目的必须要做的功叫有用  相似文献   

8.
在计算机械做功的机械效率时,先要确定有用功和总功.有用功俗称“目的功”,目的不同,有用功就不同.为完成目的功,必然会出现附带功;这些附带功叫“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就是总功.例如:当你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目的是提水,  相似文献   

9.
用机械做功时,除了做有用功,还要克服机械中的摩擦做功,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做功, 这些都是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称为总功.求总功W总时,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形:  相似文献   

10.
一、考查对滑轮组机械效率中的基本概念、公式的理解 1.从做功的目的出发,判别有用功和额外 2.人们利用机械做功时,作用在滑轮组上的外力所做的功为总功,且W总=W有+W额.  相似文献   

11.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几乎每年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为了较好地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做功情况,就要弄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1)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是目的.(2)额外功: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例如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3)总功:人(动力)对机械做的功.最常见的简单机械有三种:滑轮组、斜面和杠杆,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道题: 有人说将动滑轮换成定滑轮可以提高机械效率,你认为正确吗? 参考答案是:将动滑轮改为定滑轮使用后,额外功仅仅是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减少了因提起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这样有用功在总功中  相似文献   

13.
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对总功利用率高低的物理量.若机械效率越大,表示该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越高,即机械做的有用功占它所做的总功的比例越大,或者说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小,说明该机械的性能越好.那么提高机械效率有哪些方法呢?  相似文献   

14.
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给定的条件不同,计算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方法也不同.1.有用功是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有=GG)  相似文献   

15.
要确定有用功和额外功,关键是弄清使用机械的目的.对于同一机械,由于目的、使用方法不同。有用功与额外功也会不同.下面进行分析. 1.在多数情况下,利用各种机械把放在空气中的物体提(或举)高,我们克服被提(或举)物体的重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克服其它力所做的功均为额外功.  相似文献   

16.
机械效率是力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在初二物理《力》一章中处于核心位置,也是中考试题热点之一。能否有效地用好机械效率解题,关键在于对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力、额外功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因此,运用机械效率解决问题时,需做到“五要”1正确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它反映机械性能的好坏。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时,总希望有用功越多越好,但总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做总功,它们的关系是:W总=W有+W额,因此W有>W额,所以有η=WW总有<1,故机械效率总小于1且无单位。因而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所以通常…  相似文献   

17.
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初中力学中的难点之一,由于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上的片面性和把握上的不确定性,初学者觉得这部分内容很棘手.学生遇到有关机械效率的问题时,往往机械地模仿或硬套公式.本文通过例题分析,就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理解与计算提出几点看法.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要正确的理解机械效率,必须先对有用功、额外功和  相似文献   

18.
机械效率η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为η=W有用/W总.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所以η总小于或等于1.显然,总功中有用功所占的比例越大,额外功所占的比例就越小,机械效率就越高,表明这个机械的性能就越好;反之,机械性能则差.  相似文献   

19.
在教科书“功的原理”一节中指出:“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而在“机械效率”一节中又指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学过了这两节内容之后,初学者将认为这两个结论是互相矛盾的.现在我们以它们各自的题设条件出发,来分析这两个结论是否矛盾.功的原理成立的条件是:不计摩擦和额外阻力,即理想机械,而理想机械的效率为100%.也就是说使用理想机械时,有用功等于总功.所以功的原理是在理想情况下得出的.再考虑一下实际机械的特点,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作用,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20.
概念辨析1.有用功和总功区分.动力(人或电动机)对机械所做的功是总功,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或者说如果没有机械,直接用手移动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例如:图1提升物体过程中,有用功是Gh,总功是Fs.图2平移物体的过程中,有用功是F′s′,总功是Fs.图3沿斜面向上拉物体,在物体升高h的过程中,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时:有用功是F′s′,总功是Fs.求斜面机械效率η2时:有用功是Gh,总功是Fs.2.功率和效率区分.功率和效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效率高,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