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认为,在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时,承认了报纸的商品属性,就应当承认新闻的商品属性,新闻就可以像商品一样地买卖。“有偿新闻”由此而生。可以说,“新闻具有商品属性”是“有偿新闻”的理论根据。不廓清这一理论上的迷雾,就走进了认识上的误区。报纸是一种集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于一身的特殊商品。我认为,说报纸的商品属性,是指它作为物质  相似文献   

2.
图书是商品     
图书是精神产品,也是商品。或者说,图书的基本属性或本质属性是精神产品属性,同时也具有商品属性。它具有两重性,而不是一重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认以图书是商品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 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是承认图书是商品的,既看到它的精神产品属性,也看到它的商品属性。后来随着计划管理体制的逐步强化和“左”的思想的逐步升级,我们都不能讲图书的商品属性了。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文革”结束,图书是商品的观念,已成为思想禁区之一。“文革”  相似文献   

3.
一、图书商品地位的确立为出版向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转变提供了依据图书是精神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这是大家所共认的。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精神产品能否成为商品,长期以来,人们的认识却很不一致。改革开放的深化,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涉及到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把关”难,难“把关”一般而言,出版社作为意识形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部门,尽管其产品具有物质属性和商品属性,都存在“把关”问题,不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论是实行市场经济,还是实行计划经济,在这一点上,并没有根本的区别。但是,在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把关”不难。  相似文献   

5.
一、市场意识是跨入现代编辑行列的通行证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要求一切生产活动都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图书产业生产的是精神产品,虽有其特殊性的一面,但就其商品属性的一面而言,与其他商品并无二...  相似文献   

6.
纸上谈兵──试论出版社面临的五大矛盾胡晓青一、市场经济的要求与自书出版体制的矛盾图书是不是商品?图书是什么样的商品?这是关系到出版社生产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此问题上,出版界同仁们往往把它界定为“图书是特殊商品”:是商品,又是精神产品。于是,这种特殊...  相似文献   

7.
刘为民 《新闻界》2001,(1):16-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报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发展,实践证明,心是承诺报纸的商品属性,并认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的报社或报业集团,报业的发展速率就加快,凡是不承认报纸的商品属性,仍然按照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那一套老办法办报的单位,报业经济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下,认真研究报纸的商品属性和报业市场的发展规律,壮大我国社会主义报业,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尖锐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游戏规则已经浸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大众传播的新闻,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交换原则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新闻商业化倾向不是你承认不承认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认识.如何应对的问题。新闻虽然不是商品,但是它一旦被厂商利用,可以创造极大的商业价值。所以,一个精明的厂商一般都要具备三个头脑,一个是政治头脑,善于利用政治的变化来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二一个是新闻头脑善于制造新闻,来为自己的商业目的服务.第三是决策和管理头脑。可见新闻对企业家的功用。厂商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推向…  相似文献   

9.
在出版界,有一些理论问题常常引起争论,例如图书是不是商品?出版社要不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出版社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等等。这些问题,与出版经济政策的制订有密切关系。(一)图书是不是商品,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有些人强调图书是精神产品,不承认它是商品。这种说法是很难站住脚的。不错,图书是精神产品(严格地讲,图书是精神产品和其物质载体的结合物),但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并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通过流通渠道,投入市场,供读者购买用来满足其精神需要的。政治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切需要老百姓掏腰包购买的产品,都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世上已没有“市”外桃源。出版社的产品——图书,虽然属于文化商品,它较一般商品有其特殊性,但毕竟还是商品,在根本属性上,一样要受市场规律的制约。如果说,过去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受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那么,出版社正由于它属于精神生产部门,在这方面受到的束缚更为突出。今天出版社要走向市场,自觉地在市场中摔打,在观念与体制上的转轨任务,就显得特别艰巨。许多老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图书的性质和作用不同于一般商品,决定了图书出版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人们习惯于把图书出版称之为精神生产,其产品称之为精神产品。精神要成为产品首先必须在物质形态上存在。图书便是其物质形态的一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物质形态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表现为商品的属性。但是,区别图书不同于其他商品的本质特征,不在于它在形式上的物质形态,而在于它的内容的非商品属性。图书的内容的非商品属性,是由其内容的特点作用所决定。为  相似文献   

12.
晚报进入市场的几点思考朱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报业出现了竞相发展的蓬勃生机。报纸作为精神产品,虽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但也具有商品的属性,要进入市场,面临着读者的选择,其中,尤以晚报显得突出。因为从目前情...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报纸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怎样看待报纸的商品性?这既是我国新闻理论中的老问题,又是当前新闻实践中必须弄清的新问题。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报纸的生产过程具有二元化的特点、一方面,各种新闻作品作为精神产品,是经过记者、编辑或有关作者的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脑力劳动是一种个体的无形的劳动,首先必须凭借于各种符号作为物质媒介物化成有形的感官可以把握的各种样式的文稿或图象。然而,另一方面,这些新闻作品又非个人的纯精神产品,它们必须进一步以报纸为载体,加以重新制作成物化形态的“…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社会,出版社出版、出售的图书是商品,这已为多数人认同。但不时仍有不同意见。有不同意见,可以继续讨论。持不同意见的同志,用意是好的。他们害怕如果承认了图书的商品属性,会亵渎图书的神圣和纯洁,走到唯利是图的邪路上去。其实,走不走邪路,不决定于承认或不承认图书的商品属性。同样经营商品的人,有遵纪守法的,也有违法乱纪的。硬说图书不是商品,不符合实际,无助于改进出版发行工作。非要和商品划清界线,大概是传统的轻商思想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5.
论图书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既是商品,又是精神产品。它是由书的思想内容和书的物质形态组成的,它兼有商品和精神产品的特性,具有鲜明的“双重性”的特点。正确地认识图书的“双重性”,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出版社的性质.处理好图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地贯彻党的出版方针。一应当承认图书是商品,因为图书一经出版,进入流通领域,就具备了商品的一切属性。图书如同其他商品一样,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一方面,图书中凝结着著作者、编者、印刷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期刊尤其是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期刊发展迅速,很多综合类期刊为吸引读者的“眼球”,在策划、选题、封面设计等各方面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以及作为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统一体其商品属性的日益彰显,期刊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高扬社会道德风范,成为新闻的题中之义。 新闻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又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要以市场机制为启动,又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为发展商品经济的动力;要以市场公平竞争为契机,又需辅以群体的协调运作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所以,新闻媒体不应“趋于市场化”。 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新闻的有偿性、交换性、商品性。有人说,“有偿新闻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有人认为,“新闻产品作为商品的交换,已在社会范围内展开”;有人也说,“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新闻也是商品,因此拿钱买新闻是理所当然的”;也有人认为,“新闻改革要深化,就要承认新闻具有商品属性”,甚而有人说,“新闻的市场化要求新闻信息的商品化”。这类思想观点所提出的一个原则性问题是:在市场经济下,无私奉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前,业界曾经为“图书是不是商品”进行过热烈的讨论:有的人受意识形态的局限不承认图书是商品;有的人则认为图书在市场经济中是一种供求关系,当然就是一种有价商品。在当时的情况下,融合了两种意见,达成了“图书是一种特殊商品”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作为生产和销售精神商品的图书出版发行业,既得到了实惠,又遇到了挑战。许多固有的经营模式被打破,许多惯用的管理办法被淘汰,许多传统的运行机制被冲跨……这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重新排列与组合,不是简单的循环和重复,而是使精神商品的生产和经营机制更趋于合理。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作为精神产品,也要进入市场。与此同时,报纸又要更好地担负起党的宣传工具的重任。因此,无论从精神产品的商品属性来要求,还是从精神产品的特殊属性来要求,都有待于我们办好报纸,多出精品,办出特色,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