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德育究其本质而言,实质上是一种灌输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思考、体验及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新课程关注的焦点。所以,德育应更充满人文关怀与生命情趣,注重学生的生命发展,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参与到体验中来,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德育万能论"的思维定势长期以来一直影响人们对于近年来高职院校所出现的道德异化的理性判断,认为高校德育该负"无限"责任.但由于高职院校其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德育目标、德育对象内化的特点、德育实施过程、德育环境的局限性,高校德育对于学生的社会教化只能起引导而不是决定作用.但高职院校能否、又将如何超越"德育有限性",使高校德育的教化功能成为可能?本文从道德观念、生活实践、专业渗透、情感教育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高校德育课程的内涵分析 从学校教育层面来看,高校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经验的总和,是学校为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以各种方式,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它不仅包括高校提供给学生的"两课"或开设的其它德育课程,而且包括学科课程或专业课程中对学生思想品德、情感意志、道德行为等产生影响的内容或因素.根据对课程组织的划分,高校德育课程一般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吕庚圣 《考试周刊》2008,(24):133-134
中职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的特殊性显示了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不可或缺性,已成为中职德育工作者的共识.中职学生德育工作既要强调其重要性,更要强调其方法性,要走出"理论灌输"式、"规范约束"式等传统德育模式,建立以人为本、重视情感教育的"刚柔相济"的德育模式,使刚性德育与柔性德育相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有效地促进中职学生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情境德育作为德育方式,属于情感德育范式的组成部分。按照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在高校教育教学、德育实践活动中,创设富有生命力和创造性情景,能够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丰富情感体验,培育情感品质,奠基"意义建构"价值基础,进而调整和改善自身思想品德结构。因而,高校情境德育的价值理念重在以境育情,以情动人,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多途径真实感受、多形式活动体验、多层次的情感认知,进而提升情感品质,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推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刍议高等学校的感恩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元明 《江苏高教》2007,(1):138-139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软肋.感恩意识是人与人相处的良好"黏合剂",是和谐社会之"圭臬".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培植感恩意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校感恩教育应当从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次着手.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需要.情感教育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商",即"情商"的教育过程;而"情商"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重要能力.因此,在德育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情商",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为学生今后实现成功人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如今的社会发展,高校对大学生的德育课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片面的强调德育的工具性价值,课程内容也过于窄化、抽象,缺乏情境性和层次性等等,使高校的德育课程建设面临困境。以科学发展观为德育建设的统领思路,对思想品德的教育"回归生活",切实关注、关心学生的个体存在,以正确的理念方法去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人本主义对人之理性、非理性乃至生命的思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潜能、身心和情感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实现"自我"。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可以有效的建构以人为本的大学德育文化,实行"回归生活世界"的"人本主义"教育模式,关注学生主体和自我教育的教育方法,实现完美人性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力求唤起学生的情感,并使这外部引起的"触感"转化为学生情感体验的动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就道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应坚持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新课程把情感德育视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因素。而美育"始终是德育的长期跟班",也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英国赫伯特·里德在《寓教育于艺术》的话)然而,在现实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普遍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属性,而忽视其"人文性"教化功能,致使语文学科的情感德育因素尤其是美育功能往往被不同程度地人为性淡化和削弱,甚而到了黯然失色的地步。本文重提美育的应用与渗透,意在还原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强调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情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棵树,那么德育就是它的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只有把教育的根深深地扎入学生,给他一片"心灵绿洲",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健康成长打好坚实基础.近两年,我们针对中职学生"两化三性"的特点,提出"1234"德育工作思路,狠抓"三个形成",精心培植德育生长的肥沃土壤,把教育之根深深扎入学生的心灵,使其"依仁为里,与德为邻",在自信与自觉中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做人的教育.这不仅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工程.实践证明,情感在德育过程中往往起着关键和核心的作用,它不仅是行为的动力,而且也是接受德育理论的土壤.如果我们在德育中只讲道理,不培养孩子的情感,道德信念就不能在他们心里开花结果.因此,必须注重情感教育,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验心灵的自由和生活的幸福,体验德育理论的真正价值,并实现由德育认知向信念形成和行为实践的转化,从而达到德育工作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师的职责是"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在德育方面,他强调教育中精神的唤醒,强调自由自主与自我负责,强调主体问的交往与对话.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实践与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德育内容应该从高度预设和整齐划一走向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发展而动态生成;德育模式则应从教师的灌输外塑走向学生的自主建构;德育目标则急需从培养听话服从的人向培养自主发展、自我负责的人转变.  相似文献   

15.
方爱娟 《考试周刊》2009,(52):153-154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主建构过程.教师应把德育渗透于能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教育情境和氛围中,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以情动情,移情促情,使学生在和谐课堂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提出教学要关注人而不是学科,教师要尊重和关心学生,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本人在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视情感投入,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一、高中英语情感教学模式的特征1.注重情感因素。通过"育人以情"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机整合。高中英语情感教学模式突破并超越了理性至上、知识本位的教育传统,将长期被忽略的情感因素重新摆在教育的应有位置。它强调以情感活动统领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育人以情"整合"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将德、  相似文献   

17.
欣赏型德育模式既反对灌输,又反对放任,它希望走一种"中庸"的教育路线,倡导德育成为"美丽""动听"的教育,使德育过程的参与者"诗意地安居"。中外优秀道德教育影片赏析德育选修课的开展,体现了欣赏型德育模式在高职德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使德育成为了"一部精彩的影片",它既解放了教师,也放松了学生,使他们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中快乐地接受道德教育,从而有效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单向度知识传授与浇灌是当前学校德育的一个误区.要走出这个误区,应当实现三个"回归",不入过能让学生受到情感冲击的机会,使德育生活化,融入教育的整体之中,激励学生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德育活动与鲜活的生活"失联",就如同监测飞机的"雷达"始终没有搜寻到飞机信号一般。德育必须立足学生的"现在",着眼"未来",把平凡的家乡生活作为突破口,以生活来孕育,用体验来提升,撷情感来深化,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从而使"德育号飞机"接受生活"雷达信号"的全覆盖,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一、让"平凡人物"融入德育——关注身边平凡人物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通过<曾国藩家书>典章词句可以体悟到曾国藩读书明理,提升道德认知;树立恒心,历练道德意志;以情育人,升华道德情感;谨言慎行,约束道德行为等教育思想,对现代的道德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和考量价值,对高校树立"大德育观",构建行之有效的高校德育体系;高校教师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以及高校德育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德育工作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