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兰 《宁夏教育》2014,(8):15-17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目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管理、专兼职教师的配备、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顶岗实习与就业对接等方面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路径问题进行探讨,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职业适应性差是导致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及行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探索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旅游人才职业适应性的重要途径.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在实现了校内实习基地"生产化与教学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支撑的行业岗位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以"人才订单"培养模式为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入手,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为例,进一步阐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相似文献   

4.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在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根据高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性要求,进一步改革创新高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要求为主要内容的新的课程体系,实施相应的教学运行模式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CBE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以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抚顺市旅游行业企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旅游行业对旅游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岗位能力要求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和探讨。在CBE模式视角下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以工作岗位任务为主的工学结合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形成"能力本位,以证代考,以赛代训"的课程体系,构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能力本位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莹 《职业技术》2023,(9):67-72
“3+2”高本贯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衔接高本贯通教育和社会就业的关键,能够精准对接旅游产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岗位要求,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以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分析该专业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3+2”高本贯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高职软件人才"校企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应紧跟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学生.确立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软件人才培养的关键.文章介绍了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在软件人才"校企一体"培养模式方面的一些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丈章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含义及影响因素入手,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进行了分析,进而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了阐述,以期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论丈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为例,借助于对国外著名旅游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主要经验的分析和总结,提出旅游高职教育要通过明确专业定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师资队伍、创新丰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措施来培养创新性旅游管理人才,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文章总结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的育人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的研究与实践。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促进了学院就业率、提高了学生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为主线,建立“一个专业,多个方向”模块式、开放型、个性化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宽基础、高技能、适应性强的营销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本文就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和有益探索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以岗导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岗导学"现成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本文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亚太森博"圆梦行动"项目为例,介绍了"以岗导学"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建立,探索了"以岗导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和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旅游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高职旅游教育现已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教育系统。但当前这个系统还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导致人才培养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地旅游快速发展的具有当地特色符合当地情况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旅游教育的迫切要求。本文结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就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我国旅游高等教育面临的历史使命。本文在分析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和对应用型人才渴求的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素质和能力两个维度进行整合,并构建了知识素质、职业素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五大子系统,最后针对此五大子系统提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五位一体"培养模式实施策略,这将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为例,通过制订"基本技能+职业技能+素质拓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职业、行业、实践和企业等要素融入教育教学当中,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探索创新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文章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为例,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专业面向行业为基础,从素质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三个维度确定行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德技融合、赛教融合和专创融合构建三融合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在肯定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取得成绩的同时,分析其当前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而学生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自己的特色。专业设置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坐标,教学设计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宗旨,课程模式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前提,教师队伍建设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方向,培养途径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目标。这样才能打造品牌,以质立校。  相似文献   

18.
社会对旅游人才需求量急剧上升,但旅游人才培养现状与企业需求难以实现对接,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以旅游高职院校导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为例进行充分调研论证,探究出旅游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一体化育人,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汽车后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通过微观层面的制度创新与设计,针对汽车类专业开展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常态化机制、"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探索“素能本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大体系——培养目标定位体系、培养过程运行体系和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归纳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八项基本特征,对兄弟学院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