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体验语文学习中的美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在实践中积极地创造美,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  相似文献   

2.
李丽 《考试周刊》2014,(4):19-19
审美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由于它有超功利性而不同于一般的情感,能引导人们自觉实现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所谓“体验”是指人通过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或自己身体行为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并开动思维机器认识“现象”本质的过程。语文体验式教学法,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当前课堂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体验。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广泛接触语言材料,自主尝试,亲历实践,感悟理解和运用语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让学生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在情境中体验小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有限,往往难以入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语文课的人文性决定了教学中不仅要传播语文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使他们能够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具有高雅的生活情趣。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美一定要通过一定的形态表现出来,没有形式美就没有艺术美。语文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它具有自己的形态美。语文教师的形象美包括人品关、才识美、性格美,学生的课堂形象美包括课堂言语美、仪表美、行为习惯美。  相似文献   

7.
李明 《现代教育科学》2009,(2):102-102,34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所以说语文课应该是美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在与语文教学相关活动中通过语言文字的生动描述把大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人类创造的艺术美再现出来,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课文中学到知识的同时,在审美观上初步形成一种正确的判断能力,初步懂得什么是生活,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广大语文教师总是希望把“美”带给学生,但往往又事与愿违。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呢?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探美的一把金钥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程冰 《成才之路》2010,(34):46-47
在中国千百年来"作坊式"的教育机制以及考试评价体系的影响下,课堂上学生对语文的审美体验很少。为此,笔者认为应开辟多种渠道,构建立体的教学网络,让学生从多维的角度去体验语文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石绣云 《新疆教育》2012,(15):133-133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熟悉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也不能符合现代学生的胃口。在课程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已刻不容缓。如何让学生发现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充分调动个人情感参与,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呢?多媒体恰似教学艺术殿堂中的一位“魔术师”,可以变无声的语言为有声的画面,变枯燥无味的说教为优雅生动的示范,让学生如痴如醉地置身于美的情境。  相似文献   

12.
莫雪莲 《广西教育》2010,(10):59-60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中,“感悟”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什么是“感悟”?怎样引导学生“感悟”?一些老师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3.
朴禾 《文教资料》2012,(5):43-44
朗读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可以再现语文的美。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美,读出情感,读出领悟,读出见解,读出写作的欲望,将朗读能力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通过朗读将美感带入语文课堂,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通过朗读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叶老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之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其中明确地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应该怎样发挥,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语言的规律以及实际情况设计教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察颜观色,循循善诱,恰当地营造“愤悱”状态,又恰当的启发引导,“点”在关键处,“拨”在疑难处。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体验”一词,贯穿于“课标”三个部分的各主要方面。“体验”既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拓展美、发扬美。语文教师要从教材的审美内容着手,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审美的方法,还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句、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杨晓晶 《陕西教育》2011,(10):45-45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这固然与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导下.只重视其工具性的张扬与应考的技巧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关。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人们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存在着偏差.没有意识到审美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审美能力.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一方面是教师“体验”过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实质上要求教师调动自身的情感,挖掘教材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形成和谐共鸣的过程。因此这三者的共鸣融洽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朱春瑛 《考试周刊》2008,(51):30-30
很多的语文教师推崇"按着鸭子吃食",按照"听、说、读、写"的要求逼着学生听、逼着学生说、逼着学生读、逼着学生写,将活生生的语文课上成了生搬硬套的说教课,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差。我主张应着力将语文课堂打造成"美学"的课堂,应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  相似文献   

20.
“体验”在心理学、哲学、教育学领域都有各自概念的界定,在语文教育领域,目前对于体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新的教学理念的“体验”。二是作为教师组织教学的策略的“体验”。三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学习活动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