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并不标志着毛泽东放弃了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二者有内在的一致性。毛泽东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就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过渡时期,把应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统一起来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强调以工业化为主体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以工业为基础思想的延伸和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坚持的社会主义目标与九月会议后毛泽东所认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即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建国前夕,毛泽东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理论观点,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其中体现出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遵从事物发展规律,对民主建设充分重视,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等原则尤其令人思索.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重要发展,它充实完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取得重要理论意义的原因在于坚持了实事求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这一理论是近年来毛泽东思想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而关于这一理论最终被放弃的原因更是其中分歧较大、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笔者以为,来自苏联的"压力"是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客观外部因素,建国后国内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是促使毛泽东最终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客观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较长时期的社会发展阶段,其社会主要矛盾具有交叉性,社会主要任务具有二元性。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思想的中国化;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很快被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取代,则反映了毛泽东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根本问题上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关系新探陈湘舸在人类思想史上往往有这种现象:某个思想象提出某种理论,或者观点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与认识的深入,而又自我否定,放弃了它。例如,列宁先提出,而后又放弃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进而在“新经济政策”、合作制...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李乃义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中间站。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内涵及其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中国为什么必然走上社...  相似文献   

8.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大重要创新,也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热点问题。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尚未充分展开就匆匆结束,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改变了十多年的设想,决定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理论界的研究和考察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9.
摘要: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限,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在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国家并准备条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学说。研究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中国成立后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然后才能走向社会主义。但是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无疑就取消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合法性,随后三大改造的加速和提前完成,标志着毛泽东已完全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相似文献   

11.
在人民解放军鏖战淮海、平津,国民党败局已定之际,蒋介石照会苏、美、英、法,玩弄假和平阴谋。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老朋友斯大林,对此事看法如何?对毛泽东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究竟持何态度?长期以来有不同说法和猜测。本文作者根据不久前公布的前苏联档案材料,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2.
论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新民主主义宪政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宪政学说.  相似文献   

13.
建国前夕是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不纯洁问题,紧靠如何实现党从局部执政转向全国执政的主题,把党的纯洁性建设上升为党在执政前夕的基础性任务,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不纯现象,提出了一系列保持党思想、作风、队伍纯洁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共产党实现全国执政具有奠基与导航价值,而且对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同样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析的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原因主要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不彻底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不成熟;毛泽东未能把新民主主义社会与列宁过渡时期社会加以区别,照搬列宁过渡时期理论;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等 。  相似文献   

15.
建设新民主主义是《共同纲领》中既定的方针。仅三年后,毛泽东就终止了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探索。复杂的国际环境、新民主主义理论罅漏、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囿见和建国初期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极富特色的理论成果。本文旨在通过对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三民主义、民粹主义的比较研究 ,揭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特色及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一环。由于国内外种种因素 ,毛泽东改变了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实现工业化的主张 ,提出了国家工业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同时并举的路线 ,从而改变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正确理论。  相似文献   

18.
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一环。由于国内外种种因素,毛泽东改变了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实现工业化的主张,提出了国家工业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同时并举的路线,从而改变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正确理论。  相似文献   

19.
建国前夕,百业待兴。经济建设成为执政党的新问题,党的干部尚不熟悉经济工作,更不会经商。刘少奇通过对天津等地的实地考察,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指导原则下,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培养党的经济人才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并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私人资本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主张,至今仍不乏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国前夕,百业待兴。经济建设成为执政党的新问题,党的干部尚不熟悉经济工作,更不会经商。刘少奇通过对天津等地的实地考察,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指导原则下,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培养党的经济人才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并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私人资本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主张,至今仍不乏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