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叙事     
所谓“教学叙事”指由教师亲自叙述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教学事件”,这种对教学事件的叙述即称为“教学叙事”。“教学叙事”类似“教学案例”,但“教学叙事”不仅强调所叙述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而且强调“叙事者”是教师本人而不是“外来者”。“教学叙事”如何进行?可以构建“说课—看课(上课)—评课—反思—形成叙事”的研究模式。上课教师和研究者各自根据自己的叙说”以“文字”的形式整理成一份相对完整的“教学叙事”。其他参与看课、评课的教师,也可以整理相关的教学叙事。这种文本式的教学叙事”也是“校本教研”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受苏联教育学体系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学中一直有“教学组织形式”这个名词以及这部分内容,一般将它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并列。至于何谓“教学组织形式”,无论是翻译过来的苏联凯洛夫《教育学》,还是我国编写的《教育学》,皆缺少阐论。往往在“教学组织形式”的大标题下,径直述评“班级上课制”等一些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或者指出,教学组织形式是关于什么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学音乐教学要用“艺术融合”、“艺术参与”、“艺术愉悦”的教学原则为指导 ,成为艺术化的教学。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和学生实践活动的“热情欣赏者”。教学中创设轻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情境” ,有助于“三个艺术教学原则”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两种不同的教学形态——教学交往与交往教学差异性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往与教学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教学之外的交往、为了教学的交往、作为教学成分的交往以及教学就是交往”四种。笔者认为前三种可以统称为“教学交往”,而第四种称之为“交往教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教学形态,教学交往与交往教学在“交往在教学中的存在状态、知识观、师生关系、终极价值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构成教学论研究的一对基本范畴,这一基本范畴提供了教学实践研究的独特视角,具有丰富的研究空间。教学现场具有“真实性”、“日常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现场的预设与生成具有新的规定与内涵;教学细节具有“情境性”、“指示性”和“教育性”的特征,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反思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细节,以新课程的新理念来改造、创造新的教学细节。  相似文献   

6.
教学活动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学论研究者不仅要关注与研究“教学认识”,同样也应关注与研究“教学情感”。教学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师与学生特定情境中的特殊情感,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品性。“教学情感”对于教学而言,具有“本体性”意义。“教学情感”不同于“教师情感”、“学生情感”、“教育情感”以及“在教学中的情感”。视“教学情感”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而进行专门研究,将为教学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丰富和拓展教学论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7.
教学     
《学记》一开始就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里,“教学”一词可以解释为含有教者和学者双方活动的意思,但它的含义较广,与“教育”一词几乎是一个意思。据有的学者考证,宋代欧阳修作胡瑗先生墓表,说“先生……其教学之法最备……”。其中“教学”二字,才是正式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习”。……无论中外,“教”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学”的基本含义是仿效。“教学”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和学习。(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P84~85)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凡是把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的人,学的人由此得到提高,这种活动就是…  相似文献   

8.
“教育走向生本”,教学突出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体系的一大主流。当我们在实践着从“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尝试“主体性教学”时,惊喜地发现:“主体性教学”理论继承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思想;同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又将指导主体性教学“理论”的完善,检测着主体性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教学做合一”理论较现代“主体性教学”理论更科学、更健全,由此,我们为陶先生的远见卓识而深深赞叹。 一、“教学做合一”理论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切人教学过程,对它进行层次分析,将教学过程分为“教”和“学”两个过程,在“学”的过程中,学生为主体,学习情境(教学情境)为客体;在“教”的过程中,教师为主体,教学情境为客体。教师的主导性、创造性、艺术性……无不反映在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上.而学生的学习更是不能脱离“环境”——教学情境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0.
借鉴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切入教学过程 ,对它进行层次分析 ,将教学过程分为“教”和“学”两个过程 ,在“学”的过程中 ,学生为主体 ,学习情境 (教学情境 )为客体 ;在“教”的过程中 ,教师为主体 ,教学情境为客体。教师的主导性、创造性、艺术性……无不反映在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上 ,而学生的学习更是不能脱离“环境”———教学情境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教学以人为本中的“人”是特指具有主体意义的学生,“本”则是指统领全部教学思想和教学活动的教育哲学观,其价值理想在于建构“生命化”教学、“收益化”教学和“人性化”教学,并具有批判性意义、导向性意义、解读性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支配与控制: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理念”已成为一种前卫而流行的语词,使用频率较高地出现在各种不同的语境与文本之中,其中包括教育教学的语境与文水。“教育理念”、“德育理念”、课程理念”、“教学理念”等,可谓耳熟能详。但仔细分辨和梳理教学理念与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理  相似文献   

13.
一般艺术均无互激互生的“共振”现象,惟有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之间才能产生和谐的“共振”效应,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具有高超的“调谐”技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童心教学”可谓教学中的一种切实可行的“调味品”。它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初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效率能起到很大作用。所谓“童心教学”,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和调动受教育者的童心,采取一系列符合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特点和审美情趣的积极教学行为,以自己的“话”、“表”来感染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的动机和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初中学生…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应是动态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动”即“活”,语文教学“活”了,才有生命力。语文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可随学生兴趣的变化而变化,随时事热点的改变而改变,随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有生活气息,变得“活”起来。而现在语文教学关键是受课本、陈旧的理论和传统模式的束缚,这些束缚如同无形的枷锁,使语文教师顾虑重重。语文教学要“动”起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让空间环境“动”起来所谓让空间环境“动”起来,也就是说不要将学生固定在一个环境中,要常常变换场所,使…  相似文献   

15.
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与教学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涌现出各种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派别,从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罗米索斯基的“知能结构论”、到赖格卢特的“精细加工论”、巴纳斯的“宏观教学设计论”、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论”,从引进国外的相关理论到中国自己的“主导—主体”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研究。但教学设计,顾名思义,必须是从研究教学、教学过程入手的,也因此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两点基本的要求:其一,紧贴教学的特性;其二,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的“过程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过程教学观的提出一般认为“过程教学“是相对于“结论教学”的一种教学过程 ,也有人认为“过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本文提出 :应把“过程教学”上升为在各种教学模式及其教学过程中都具有指导意义的一种教学观点 ,即“过程教学观”。笔者从自己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学习和研究中越来越感受到“过程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不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不进行必要的思维活动过程的训练 ,死记硬背 ,不通过“过程”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怎么会对数学产生兴趣 ?数学之所以“枯燥无味” ,就是因为缺乏“过程”的辅佐。哪怕是“应试…  相似文献   

17.
教学以人为本中的“人”是特指具有主体意义的学生,“本”则是指统领全部教学思想和教学活动的教育哲学观,其价值理想在于建构“生命化”教学、“收益化”教学和“人性化”教学,并具有批判性意义、导向性意义、解读性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远距离教学,是现代科技变革的产物。它运用多种教育媒介合理选择,优化组合,通过传播媒体在广大领域里进行有系统、有目的的教学.也叫“媒传教学”。如:美国的“开放大学”,德国的“电视学院”,日本的“放送大学”,加拿大的“阿萨巴斯卡大学”,伊朗的“自由大学”和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都属于远距离教学的开放式学校。远距离教学和传统教学,有共性也有特性。有些和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在学校中。和谐教育的重点是和谐教学。适应、协调、促进发展.即和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即教学。什么是“和谐教学”呢?教师以“和谐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生动、健康地得到“和谐的发展”.即是“和谐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反思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追求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为动力,强调“学会教学”、“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的过程。教学反思按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现结合篮球变向运球,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