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中的证书只能证明自己的基本素质,我们同时也关心应聘者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北京一家游戏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表示,由于市场上许多游戏人才是半路“出家”,大多缺乏基础游戏技术知识的积累,这种现象已经成为限制我国游戏制作水平提升的瓶颈。为加大游戏人才的培养规模,加快人才培养并推动产业发展,北京汇众益智公司(游戏学院)与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在内的十几所高校正式合作.将职业培训与高校学历教育相结合,联合开办游戏开发设计专业,正式启动高校游戏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2.
近日,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NITE)——游戏人才培训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是由信息产业部支持、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发起创办,由北京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游戏学院)负责执行的首个国家级游戏人才培训工程。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丁文武、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庞薇、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副主任邱善勤、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常务副会长刘金华等到会祝贺,并表达了对此项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热切期望。游戏开发与设计是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NITE)首批设定的十…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要着眼孩子、落脚教师、放眼家长,不断从时间、幼儿园环境开发与利用、研究成果固化为教学常态、跟进儿童发展等维度设计游戏.对幼儿游戏设计的认识为:游戏设计应该具有本幼儿园的个性特征;游戏变化的落实,决定着幼儿游戏兴趣的持续投入;高结构课程对低结构游戏的有益补充,能实现大班额前提下游戏质量的有效提升;游戏的精细化管理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小学低段学生刚升入中段,语文教学仍然以培养和激励兴趣为主,游戏与奖励就是吸引学生的法宝。教学游戏的设计,需要不断优化,不仅要符合中段学生的特点,而且要能突破重难点。  相似文献   

5.
游戏引擎是游戏开发技术的核心,开发难度大且费用高。为了更好地培养游戏人才,根据游戏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开发专门用于教学的游戏引擎平台,平台的设计采用游戏引擎的一般框架,具备游戏引擎的主要功能特征,是商业游戏引擎的缩略版,为积累游戏引擎技术经验和游戏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职电脑游戏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脑游戏设计人才是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紧缺人才之一,高职艺术院校应从游戏产业、游戏设计人才需求结构及艺术院校学生的特性分析入手,明确游戏设计人才的培养方向,有效地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培养有较强创造性与设计能力的应用型电脑游戏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介绍轻游戏的基础上。主要探讨教学游戏开发流程,包括主题定义、教学设计、游戏设计、文档编写、开发实现与试用评价等环节,并结合小学多学科内容开发一款教学游戏“暑期旅行记”。  相似文献   

8.
教育游戏的开发以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设计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和游戏理论为基础,与其他类型的教育软件和娱乐性网络游戏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我国开发的教育游戏软件大多是面向中小学生的,本文对一些典型的教育游戏软件做了分析,描述了教育游戏商业开发的整体情况,对中小学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我国教育游戏商业开发中的观念,揭示了产品缺乏、教育与游戏的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招生考试通讯》2009,(7):85-85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和全国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主要培养国内外急需的软件开发、游戏动漫设计、互联网开发、电子商务与IT信息服务等紧缺型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游戏教育在高校的不断扩大,培养出能更好地适应游戏行业发展的人才显得尤为迫切。应用型本科高校游戏教育是培养游戏策划、游戏美工等方面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游戏课程中采取项目化实践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游戏设计能力,是游戏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游戏教育中,注重对项目内容的选择,全面把控教学过程,巧妙地带动教学主体,科学地评价教学效果,是项目化实践教学在游戏专业课程中应用时需要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等学校的人才经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经营管理,是指高等学校为满足人才用户需求而从事的新学科和专业的开发、大学生的培养、收费标准的确定、就业渠道的设计以及就业促进的开展等一系列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过程。高等学校的人才经营管理过程主要包括:寻找并分析人才经营机会;开发人才经营战略;设计人才经营方案;执行与控制人才经营计划。  相似文献   

12.
李仁 《职业技术》2006,(7):39-40
中国游戏产业的飞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本土游戏研发的升温使游戏开发与设计人才成为当前最抢手、最热门的金领职业。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行业前景据《2005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调查统计,2005年我国网络游戏用户已达2634万,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37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教育游戏设计的本质,并结合游戏的需要层次理论、沉浸理论,遵循教育游戏的通用标准,从教育性、娱乐性、科学性、启发性、竞争性和挑战性六个方面,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了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模型框架。该框架清晰地描述了教育游戏开发需要的理论基础、教学系统设计及教育游戏系统中必需的子系统,旨在为今后的游戏设计与开发提供清晰的框架图,供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主,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极为常见。游戏能够开发儿童大脑,契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小班、中班、大班幼儿游戏的特点分析入手,对幼儿教学中游戏活动的设计、同伴冲突化解以及相关参与兴趣的激发等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游戏教学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喜好,又可以满足社会对于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同时,研究还认为要想取得良好的游戏教学成效,需要教师依据幼儿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并能收获游戏中蕴含的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教育游戏设计的本质,并结合游戏的需要层次理论、沉浸理论,遵循教育游戏的通用标准,从教育性、娱乐性、科学性、启发性、竞争性和挑战性六个方面,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了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模型框架.该框架清晰地描述了教育游戏开发需要的理论基础、教学系统设计及教育游戏系统中必需的子系统,旨在为今后的游戏设计与开发提供清晰的框架图,供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应用商店中的PRG类游戏有很多种,但往往存在人物单一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旨在开发一款既包含其它PRG类游戏元素,又不缺乏多样性的PRG类游戏。基于Unity3D游戏引擎组件与脚本、怪物智能导航及AssetBundle加载技术等,采用SQLite轻量级数据库,在Visual Studio2017开发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一款角色扮演游戏。首先进行功能与性能需求分析,然后给出游戏背景故事与游戏流程,阐述了游戏界面与游戏场景设计思想,最后详述了游戏关键开发技术,并展示了游戏实现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育游戏是将情景、任务、情感等游戏元素与知识巧妙融合,以达到用隐性的方式表达知识、传递知识以及传授技能的软件系统。本文通过整理近十年国内教育游戏研究领域中的相关文献,从理论研究、设计方法、关键技术与工具以及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综述,在论述教育游戏本质的同时,强调了教育性和游戏性之间的平衡是贯穿教育游戏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关键所在,是教育游戏研究的焦点。本文最后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将人本主义理论融入到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中,探讨学习者、教育和游戏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提出了"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框架"(EGL)。该框架认为,人是教育游戏设计的核心,人的个性特征、心理需求等是游戏设计与开发的前提。教育游戏以满足玩家的心理需求为目的,同时将玩家预想要达到的满足感的那种欲望转化为对教育内容学习的动机,将学习效果作为实现心理需求满足感的通道,是一种心理需求与学习动机转换的过程。基于EGL框架并凭借Unity3D引擎技术开发的3D版的"护林小熊"英语单词学习游戏,其实验效果较好,说明EGL框架对教育游戏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指导作用,但仍然需要对框架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HTML5(以下简称“H5”)的游戏型微课是通过引入游戏、游戏元素、游戏理念和游戏策略对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设计,基于H5平台开发的一类个性化微课,具有微视频学习与游戏化学习的双重优势,增强了学习体验(交互性、沉浸性、代入感、娱乐性、竞争性、挑战性),提升了学习效果。文章阐述了游戏化学习与游戏型微课的概念,基于H5平台游戏型微课设计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方法及对策,以期为设计开发游戏型微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教育性游戏作为辅助教育工具,主要通过游戏元素与知识的融合,达到高效传授某些知识的目的。设计了一款教育类游戏,从游戏规则、游戏场景、情感设计、知识系统、游戏架构几方面给出了游戏的设计思路,阐述了游戏使用的开发引擎、怪物行为决策的智能模拟、角色的自动寻路实现过程以及物体间的碰撞处理等技术,并展示了游戏的实现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