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是作为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高职英语教师的感情投入对于教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感情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从而有效的改善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如果教师把感情这个基本的心理因素调动起来,渗透在作文指导课中,那么,课堂上"说"和"写"的关系就自然清楚了。"情动辞发"就是这个道理。 一、激发感情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其他形式作文,总是教师出题学生写。学生都存在一个"奉命作文"的问题,学生是被动的。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有感而发,变被动作文为主动倾诉,是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做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杨业玲 《时代教育》2007,(9Z):147-147
教师的良好感情特征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平等地对待学生、善于倾听、教给学生必要的情感技巧等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启迪学生心智,铸就学生的品格。  相似文献   

4.
感情与教育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充分利用感情因素,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而各种原因却导致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认知因素而忽视了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本文从感情与教育的关系、当代教育中感情的缺失归因分析出发呼吁教育感情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教师个人的感召权成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实地研究发现,教师个人感召权威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的爱,而是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包括感情因素、组织因素、品格因素,能力因素及魅力因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怎样才能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使自己无愧于“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呢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以心换心,从感情上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学生,这是一个老师最重要的品质。我国古代就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北宋张载指出:“教之不受,强告而无益”。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与他对老师的感情是成正比的,而学生对老师的感情,是建立在老师对学生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的。陶行知先生恪守的信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们教师应有的高尚品格。只要凭着一颗爱心,哪怕一个…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威信     
教师威信是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场,是学生对教师的佩服和信任程度,它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人格基础,对教育教学过程有着重大影响,教师只有具备优良的品德、渊博的常识、超群的才干、诚实的态度、真挚的感情才能在学生中间树立崇高威信。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朗读提出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为了达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很多语文教师都会要求学生“把××感情读出来”。  相似文献   

9.
凯钦自杀,的确是一个悲剧。我也感到很悲痛。学校和教师方面,值得总结的教训很多。比如教师、学生和家长应当是怎样的关系?学生出了这样那样的毛病。老师强迫学生通知家长的做法是否可取?教师批评学生,哪些语言是应当避免的?等等。但在这件事上,教师和学校是否应当负法律责任,却不是凭感情支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崇高感情。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中,学生对教师授业、传道的接受程度,是同师生之间感情沟通和交融程度密切相关的。教师对学生施以爱心,学生对老师才能信赖,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后进生,更需要师爱。  相似文献   

11.
韩小兵 《时代教育》2007,(8Z):106-106
触动孩子的心灵,让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与心灵产生碰撞,感情与感情产生共鸣,进而让学生“爱屋及乌”,激发起他们的创作欲望,真心喜欢上作文,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并非难事,可读出感情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了。许多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问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一位学生读了,教师觉得不美,于是重请一位,仍不美,  相似文献   

13.
对于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它学科更为重要。因为课文本身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假若语文教师冷落冰霜,又怎能使学生动情呢?不能以感情浸润学生的心田,则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语言知识训练,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感情投入呢?首先,语文教师要热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如果不爱孩子,那就去另找一个工作,决不要去当教师。可见,爱学生这对一个教师而言,是何等的重要。18世纪中叶,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  相似文献   

14.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师热爱学生,学生也热爱教师、尊重教师.一般的,学生会把他们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转移到教师所教的这门功课上去,热爱这位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作为数学教师就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感情.而建立这种感情的关键是教师热爱学生,爱是感情本质体现,是感情的结晶,由爱产生的积极的情感则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不热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更谈不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了.  相似文献   

15.
一、要具有高尚的爱的情感 一名教师,首要的心理素质是具有高尚的爱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是只讲付出的不计回报的、无私的爱,是严慈相济的、神圣的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心灵与心灵沟通、情操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育人功能。所以,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更应牢记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爱,自觉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从而感染、教育、造就他们。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感情归依问题是灾后教育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想方设法陪伴学生,帮学生找到快乐的钥匙,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工作魅力,可以使学生恢复情感健康,顺利度过感情危机,走向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之路。  相似文献   

17.
教师同学生谈话是沟通师生感情、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师生的对话中教师的语言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何为“有感情地朗读”?在很多公开课上,常常听到教师对学生说:“请你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读。”于是,学生立马拿捏起腔调,“声情并茂”地读起来。读完后,往往会博得教师一句“你读得真好!  相似文献   

19.
“读”作为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已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许多教师都意识到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力求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明理。可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多数学生能读得正确、流利,但读得有感情、读得有滋有味的却是极少数。究其原因.教师备课不备“读”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课堂设计突出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交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鉴赏、表达等能力.课堂由“感情主线”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感情的变化;学生在读中理文脉,在读中涵泳鉴赏;教师点拨指导,评价激励.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了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学生和自我等多重对话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