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红霞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3):192-194
本研究对自编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机量表》进行实际应用,对720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表明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志愿文化,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动机的角度出发,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徽财经大学200名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动机进行调查,将大学生参与动机归纳为四种类型:自我发展型动机、功利型动机、消遣型动机、服务社会型动机,并对这四种参与动机所占比重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出树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完善志愿服务机制等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7,(6)
当前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志愿活动群体的重要群体,由于当前志愿服务激励方式单一、社会对志愿者的认同度较低、安全和物质保证的缺失、激励渠道狭窄等问题,阻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动机是价值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在激励中从动机入手加强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和引导。 相似文献
4.
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是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需要产生动机的基本原理出发,在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模型,并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深度访谈对模型进行校验与实证研究,再根据模型分析和推论,可以提出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补充,体现着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却不再是单纯的奉献自我,而是以一种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式呈现。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问志愿者代表以及参与志愿者活动等方法,深入了解了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各种动机,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力量,其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专业实践课之一,是学生提前适应社会、掌握社会生活必备技能、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国家、社会及高校要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志愿服务,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保证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文章就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的现状进行阐述,对影响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激发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动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现代实践中,也为中国志愿服务注入了新鲜血液。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特点、演进、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发展策略等方面。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跟实际契合度不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理论内容体系的丰富性、系统性、全面性不够,大学生志愿服务个性特征的研究稍显肤浅或模糊。 相似文献
13.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影响全运会大连志愿服务动机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志愿活动多以青年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23~25岁,男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参与的志愿服务与专业相关,志愿项目中多以赛会志愿为主,女生部分集中在礼仪服务。2、志愿活动动机按贡献率的大小排序,受试者参与的动机因素最高的是因素利己型动机因素,其次为因素利他型动机因素,第三为受影响型动机因素,而娱乐和交往型因素的服务动机最低。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多头管理、机制不顺、参与深度欠缺等问题,可以尝试构建政校联动、校地联动、校校联动、政校地联动、志愿机构联动、志愿者联动等六大机制。在宣扬志愿服务精神、打造高质量的培训体系、创新志愿服务激励体系、鼓励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推动志愿服务的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以便在促进社会公益水平、增进人民福祉、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联动模式。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在迅速壮大和发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为更好地满足需求,迫切需要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自身机制. 相似文献
16.
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洋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81-84
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有诸多成熟的研究成果。国外研究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动机、志愿服务与大学生自我发展和大学生性别差异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党建工作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地位愈加凸显,但重发展轻培养的倾向未根本性扭转。目前大学生党员教育形式单一,较为程式化,教育效果欠佳,而志愿服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验性强,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开展志愿服务促进大学生党员教育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时间及精力,在不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目前,越来越多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其中。然而,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还不够健全,存在缺乏社会源动力,缺乏法律和资金保障,自我建设水平低等主要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效果。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提高公共意识,转变政府和相关机构职能,建设高校交流平台,从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将有爱无碍、平等尊重的志愿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20.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形式,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文章具体阐述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拓宽项目体系建设、提高志愿服务队伍的水平、完善支持保障体系和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志愿服务价值观等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改革举措,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健康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