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原文呈现】客厅里的爆炸白小易主人沏好茶,把茶碗放在客人面前的小几上,盖上盖儿。当然还带着那甜脆的碰击声。接着,主人又想起了什么,随手把暖瓶往地上一搁。他匆匆进了里屋,而且马上传出开柜门和翻东西的声响。做客的父女俩待在客厅里。十岁的女儿站在窗户那儿看花。父亲的手指刚刚触到茶碗那细细的把儿——忽然,砰的一声,跟着是绝望的碎裂声。——地板上的暖瓶倒了。女孩也吓了一跳,猛地回过头来。事情尽管极简单,但这近乎是一个奇迹:父女俩一点也没碰它,的的确确没碰它。而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们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 ,逐步建立了“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的法制体系。可现实生活中 ,一旦法律与道义 (良心 )发生冲突时 ,法律并不总是迁就良心。不是说要同情弱者吗 ?可法律的最终结果往往与人们所期望的恰恰相反 ,它并不总是导向弱者这一面。在九十年代 ,山东电影制片厂曾经推出一部叫做《激情辩护》的电影就提出了这一问题。为我们所熟知的《秋菊打官司》 ,秋菊为了“讨个说法”三番五次地进城去上告 ,可在自己最危急的时候 ,村长却又主动帮她。从良心的角度上讲 ,秋菊已经完全原谅了村长 ,但是“法不容情” ,村…  相似文献   

3.
张金吾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一位伟大的学者型藏书家.言其伟大,是因他在"传递读书种子"的开明藏书观驱使下藏以致用,开一代私家藏书新风气,并采用借抄、刻印、辑佚等方式流布典籍,嘉惠学林.受其影响,清未藏书家缪荃孙在开放式的藏书实践中完成了由私人藏书家到"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张金吾是清嘉庆道光年问一位伟大的学型藏书家。言其伟大,是因他在“传递读书种子”的开明藏书观驱使下藏以致用,开一代私家藏书新风气,并采用借抄、刻印、辑佚等方式流布典籍,嘉惠学林。受其影响,清未藏书家缪荃孙在开放式的藏书实践中完成了由私人藏书家到“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教育文汇》2004年第8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尴尬的启示》,读后让我产生了一些感触,想一抒为快,以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6.
张金吾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一位伟大的学者型藏书家。言其伟大,是因他在“传递读书种子”的开明藏书观驱使下藏以致用,开一代私家藏书新风气,并采用借抄、刻印、辑佚等方式流布典籍,嘉惠学林。受其影响,清未藏书家缪荃孙在开放式的藏书实践中完成了由私人藏书家到“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的转变。 张金吾所留下的《爱日精庐藏书志》及《续志》已成为私家藏书目录中的代表作。而他 39 岁时所撰的《言旧录》则知者较少。在该书中张金吾以编年体形式记录了他一生中的重要经历,从中可见张金吾能成就一生藏书事业的必然原因及开放的藏书实践。 一…  相似文献   

7.
“!!快上来!几只麻雀在阳台上玩儿,一只还没飞走!”奶奶在楼上嚷着。我听后,一下来了精神,“噔噔噔”地跑上了楼。呵,真的!这麻雀棕色的小嘴,乌黑的大眼,身上是褐色的,还有几点正宗“雀斑”,看它那样儿,可真可怜!也许,是它贪玩儿,不想回去;也许,是它迷路了?我惭愧,我什么也帮不了它!我把正呼呼大睡的爸妈叫醒,爸爸、妈妈还以为我在骗他们,没办法,只好让他们眼见为实了。我快步走上楼,呀,小麻雀呢?飞哪儿去了?一时间,我惟一能做的事便是找!找!找!可任我找遍了整个楼上,也不见这小家伙的身影。无奈,我慢步走下楼。只听到“叽叽叽叽”几声叫唤,…  相似文献   

8.
曾经,我的眼镜,/是一道快乐的桥,/承载全部求知的重量;/我用它来读书认字,/把世事冷暖练达,/由近看远.后来,腼腆行经补习穿过联考,/我的眼镜,/变成一堵忧愁的墙;/我用它来抗拒山水,/过滤阳光。现在,我的眼镜,/是一扇明净的窗;/没有丝廉的窗经常开向伟岸的山岭,清越的流水。  相似文献   

9.
欣闻贵报举办 2 1世纪《诗品》研究展望笔谈 ,诚盛事也。仆老病荒废 ,愧无芹献 ,奉上小诗 ,哂正为幸 !人之于味别浓淡 ,诗作品藻道不同。时代所限具深意 ,风华清靡美陶公。古直悲凉魏武帝 ,不以人废亦豪雄。可怜沈约居中品 ,八病四声吾不崇。声律原来亦自然 ,灵均未解忒相夸。少陵自有夔州绝 ,七字皆平不是瑕。不曾偶句道悠悠 ,崔颢高吟黄鹤楼。太白好奇追和律 ,茫茫千古使人愁读《诗品》五言四首@汪中$台湾省台中市东海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0.
1967年,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版了他代表作《百年孤独》。小说以虚构的小镇马贡多为背景,叙述了百年来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尴尬的困境和孤独的命运。整部小说是在预言中展开的:墨尔基阿德斯(羊皮书)的预言;庇拉·特内拉的纸牌和奥雷良诺的预言。当羊皮书上的预言潜伏时,纸牌和奥雷良诺作为它的代言。随着奥雷良诺的死以及伴随庇拉·特内拉的死,纸牌失去作用,羊皮书上的秘密渐渐浮上水面。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一开始已经注定,无论做何努力,皆无法逃离。就像上校十七个儿子中的奥雷良诺·阿马多,尽管已经在众兄弟被杀的风头上…  相似文献   

11.
12.
夏灿辉 《中国高等教育》2021,(3):I0002-I0002
  相似文献   

13.
这是谢灵运最出名的一首诗,作于永嘉太守任上,时在景平元年(即423年)春天。他是头一年的秋天,受徐羡之的排挤,出为永嘉太守的。晋宋易代,于晋有大功劳的谢氏家族受到抑制和打击,谢灵运由康  相似文献   

14.
刚刚读罢小说《草房子》,被曹文轩的凝练和生动活泼的语言所折服,更被他生动鲜活的人物所感动。  相似文献   

15.
读李国华的短篇小说集《白色精灵》(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4月版),给人一种欲哭无泪欲笑无声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们找不到一个很确切的词语来表达,只好称之为“尴尬”。也许作者自己并不自觉,他只是用率真的笔墨画出人的生存之本相,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尴尬人生,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将此名言的后半句套用到李国华的作品中,那就是:尴尬的人生各有各的尴尬。*小说集中的第一个作品《红包》,就写出了石副镇长的尴尬。本来,石副镇长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善于招商引资,搞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关于<暗示>,总让我感到很神秘,总想知道它到底在暗示我们什么.我不想从文体创新角度来讨论这本书有多大价值,也不想像当代的文艺批评家诸如汪政、余杰、杨扬等,陷入到底是划为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之争的泥淖.就我看来,能悟解其中的暗示才是破译这部深邃的警言的密码.  相似文献   

17.
《晚学盲言》是钱穆先生晚年集中讨论中西方传统文相差异的一部著作。文章仅从先生关于中国人的德性知识出发,阐明其国学精要,即知识从德性起,知识贵通做人。由此表明先生的一贯主张:中国人的知识主尚德,是融通人志、人事、人心、人生的,中国人的学问是完善人格,培养境界的统一过程,中国人的学术精神是“尊德性而道问学”。钱穆先生的为学与做人一致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学者反省学术良知,承担文化伦理责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春天,手捧的不是绿叶、鲜花,而是一本《日子里的中国:咱老百姓这20年》。前几天,朋友告诉我,袁岳和张军合著的《日子里的中国》值得一读。我听罢暗喜,礼拜天赶早,我便第一个跑进新华书店,从书架上买回了这本书,满怀欢喜地带着回到家里。我一个人寂静地坐在书房,慢慢地打开书,一股墨香扑面而来,阅读的兴致让我又一次游览在书中,心情如春天般的新颖和激荡。我认真细读着每个章节,配上大量生动的创意插图,给人视觉的冲击感。每个主题都碰撞着心灵,每幅插图都吸人眼球,不由自主地让我一章接一章地品读。  相似文献   

19.
守望麦田,守望那一片纯真,就像清风拂过掀起的绵绵绿浪那样简单而快乐的纯真;守望那一方无邪,如同一望无际的沉甸甸的金色那样纯粹而真实的无邪;守望那一寸自由,宛如在麦田中穿梭追逐的孩童的脚步那样奔放而洒脱的自由。尽管麦田也许很小很小。  相似文献   

20.
吕传彬 《读写月报》2023,(34):16-17
<正>因“用精练的文笔及高度的艺术性,表现了日本人的民族性”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的三部作品中,《古都》写的是比较单纯的年轻男女的亲情与爱情,同时融入了许多日本传统祭典,让人在阅读故事时,兼能了解各项祭典的内涵与意义。故事以老枫树上的两株紫花地丁开花揭开序幕,描写一对孪生姊妹的离散聚合,以及衍生在彼此间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