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初中听障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往往面临诸多困难,如理解能力差、口语表达困难、阅读理解障碍等,这些困难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对初中听障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培养对策,包括激起学生阅读兴趣、改进阅读教学模式、构建良好阅读习惯等,旨在帮助初中听障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听障生从小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先天的缺陷让他们无缘聆听这精彩的世界,丧失了一条极为重要的信息通道,他们的生活环境也因此相对封闭,这些现状极大地限制了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接受,也使得他们的理解和阅读能力比正常学生差很多。作为特校的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听障学生有序、有效的阅读能力呢?我主要从课堂阅读、课外阅读两个环节入手。一、精心设计课堂阅读教学,让听障生掌握阅读方法 1.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听障学生的语言积累匮乏,其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严重滞后于同龄健听学生,且这种差距呈"∠"态势,越到高年级差距越大,这严重影响听障学生在社会运用语言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九年义务教育是打好语文基础,也是拉近听障学生与健听学生语言能力差距的最佳时机。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摸索,认为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能有效提高听障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一、有效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1.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障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对自己感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听障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能力对听障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的效果却不能令人十分满意也是不争的事实,这除了与传统“讲读”模式的流弊有关外,听障学生的阅读心理障碍也是影响阅读教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聂清萍  董吾衍 《甘肃教育》2023,(14):105-108
对于听障学生而言,阅读是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其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而书面交流是听障人群和健听人进行交流、回归主流社会的主要方式。由于听障学生完全或部分丧失听力,导致其语言能力有不同程度的缺失,致使他们的阅读能力较健听学生明显低下。基于此,本文从听障高中生自身生理缺陷、学校教育教学、家庭教育这三方面入手,对听障高中学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力图探索出有效提高听障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为他们的社会化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闻教学是听障生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和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在中职阶段,加强听障生新闻教学,统整阅读和写作的相关知识所做尝试进行了回顾,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探索和反思,旨在通过听障生新闻教学统整,研究如何培养听障生阅读兴趣,锻炼阅读写作的能力,从而引导听障生关注和融入社会生活,提高汉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听障学生是特殊的学习群体,由于听觉缺失,他们的认知与健全人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聋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探讨了影视资源在听障生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将影视资源引入到聋生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听障生语文教学资源,培养审美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听障学生是特殊的学习群体,由于听觉缺失,他们的认知与健全人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聋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探讨了影视资源在听障生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将影视资源引入到聋生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听障生语文教学资源,培养审美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过去康复观念的影响,听障儿童的早期阅读存在许多不足:教师不善于引导听障儿童阅读;家长不会引导以及儿童没有较好的阅读习惯等。导致部分孩子融入普通学校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爱看书,学习能力弱…这些现象的出现,阻碍了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的进程。为了使听障儿童顺利融入社会学习和就业,培养和正确引导听障儿童早期阅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过去康复观念的影响,听障儿童的早期阅读存在许多不足:教师不善于引导听障儿童阅读;家长不会引导以及儿童没有较好的阅读习惯等。导致部分孩子融入普通学校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爱看书,学习能力弱…这些现象的出现,阻碍了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的进程。为了使听障儿童顺利融入社会学习和就业,培养和正确引导听障儿童早期阅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阅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意义重大,尤其是听障生,他们主要是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因此特殊教育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听障生有效阅读是形成其他能力的必备条件。文章以语文教学内容为依托,从四个方面探究提高特殊教育中聋生的有效阅读,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实践能力。策略即:阅读方式巧运用,走进文本悟情感;因材施教巧指导,调动潜能树信心;现代技术时辅助,营造情境促理解;阅读方法巧传授,反复训练提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可以改善他们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有助于他们智力开发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低年级开始,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对此提出一些养成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我校是百分之百流动儿童学校,学生语文学习基础薄弱,阅读理解是他们的软肋。他们阅读少、语感差、练习缺乏指导,在阅读方面存在缺陷。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关键能力之一,因此,培养流动儿童这项能力迫在眉睫,不仅要激发流动儿童群体的阅读兴趣,教给他们阅读方法,探索阅读的有效策略,还要针对不同题型指导答题技巧。  相似文献   

14.
<正>儿童时期的阅读是深入学生骨髓的,奠定其一生的精神底色。对于听障学生来说,阅读是他们获取信息、了解外部世界、积累语言、提高综合素养和融入主流社会非常重要的途径,但是现实中随班就读听障学生的阅读状况却不容乐观。以本校为例,随班就读听障学生普遍缺失学前干预和早期阅读训练,错过了早期阅读训练和能力培养的黄金期,阅读理解能力偏弱,语言表达单一,  相似文献   

15.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及阅历有限,所以他们了解新知识的主要方式是阅读,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的有效方法,更是提高小学生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关键措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大阅读能力的培养力度,以便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最终大幅优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90):64-65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自身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创新,使学生对阅读产生足够的兴趣,并坚持去阅读,教师也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有效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水平得到良好的发展,为将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语文的本质是一门文字语言的学科,它的根基是语言,因而阅读能力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基本功,学生不但对文章要会阅,而且要会读。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在平常学习中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引导学生对语文文章进行语言探究,拓展他们的阅读思维。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写作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语文教育界的最热门话题,它对聋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聋校教材的内容又不能满足我们听障孩子的沟通交流的需要。因此在切实完成课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应扩大听障学生的阅读量,加强对听障学生的阅读指导,激发听障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培养听障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奠定基础。笔者通过观察,描述了聋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做出了原因分析,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给出了有效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听障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应用自编课外阅读情况问卷,结合分层抽样访谈,调查了120名听障学生。结果表明:听障学生课外阅读需求与阅读资源欠缺的矛盾突出;听障学生阅读效果反馈信息缺失;阅读交流形式单一;学科教师忽视听障学生掌握阅读策略能力的培养;听障学生阅读层面表浅,以及参与阅读的途径较少。通过调查与分析,以引起特教教师关注听障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策略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张炳乾 《学周刊C版》2014,(10):139-139
语文这门学科看似很简单,因为是母语,学生从小就接触它。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可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提高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具有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