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泽锋 《网络传播》2005,(10):40-41
9月12日至17日,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省旅游局、省交通厅主办,中国江西网(www.jxcn.cn)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网络媒体江西行”活动隆重举行,来自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新浪、搜狐等37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和地方新闻网站的40位记者,以“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为主题,采访了赣州(瑞金)、井冈山、萍乡(安源)和南昌四个有代表性的“红色”故地。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在互联网上掀起一阵“红色江西”的报道热潮,一篇篇文字和一幅幅图片,犹如一场飓风,将拥有辉煌历史的红色江西和崛起和谐的绿色江西推向世界,再一次强烈地冲击着网民的眼球。  相似文献   

2.
“陕北有延安,苏北有盐城”。 为了丰富大学生的暑期生活,让新时期的大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近距离地感受延安精神,去年8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盐城的悦达纺织集Ⅲ共同主办“走向延安”大型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延安、盐城同为革命老区、红色之城,为此,《盐城晚报》专门派出记者,对此次“圣地行”随队采访报道,及时发回了现场发生的大量鲜活新闻和相关花絮。  相似文献   

3.
<正>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红色文化大省,有说不完的红色故事、讲不尽的红色经典。这是我们讲好红色故事的底气所在。江西日报社大江网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为己任,专注于本地红色内容,把红色报道作为网站建设的特色内容,以新闻专栏为载体常态化讲红色故事,先后打造了“初心连环画”“红色故事绘”“画说伟大建党精神”等多个网上红色名专栏,用红色正能量生产大流量,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相似文献   

4.
近日,铁二十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成忠所著的《铁军情缘》一书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本新闻作品选集,是一部再现“铁军”改革发展历程的专著。艾丰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沈掌荣为本书作序;戴舟为本  相似文献   

5.
“陕北有延安,苏北有盐城”。为了丰富大学生的暑期生活,让新时期的大学生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近距离感受延安精神,今年8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盐城的悦达纺织集团共同主办“走向延安”大型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同为革命老区、红色之城,盐城主流传媒盐城晚报专门派出记者,对此次“圣地行”随队采访报道,及时发回了大量鲜活新闻和相关花絮,在盐阜老区的广大读者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0月29日,江西省新闻工作协会和江西省新闻学会在“红色故都”、我党新闻事业的发祥地——瑞金,举行“江西省新闻工作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和“江西记林”首栽仪式。以庆祝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记节。此次活动原定120人,但到达瑞金的全省各级各地新闻媒体的负责人、记却有180多人,给这  相似文献   

7.
工作报道是军事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工作报道对于部队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是,近些年来,工作报道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它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浅”、“平”、“旧”和“呆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它指导作用的发挥。要克服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报道的水平,必须在求“新”、求“近”、求“活”上下功夫。一、来“新,,新闻除了强调它的真实性之外,特别重要的就是它的新鲜性。只有新,报道才有新闻价值,有了新闻价值,新闻的指导性才有根据和依托。但有的报纸却忽略了指导性与新闻性的关系,往往片面地强调指导性,…  相似文献   

8.
以“短”取“动”以“动”取“活”光明日报副总编辑翟惠生几百个字的短新闻往往是记者在第一线的“动态”之中捕捉的:或记述一种新的事实,或报道一个新闻事件,或采写一位新闻人物,或阐明一种有新闻价值的观点。在一个整版的新闻纸上,与“动态”密不可分的短新闻往往...  相似文献   

9.
我有一友,在党委领导机关“爬格子”(做秘书工作),业余时间,他爱将从电话中收集的情况、下面寄来的典型材料略施小技,加工成“新闻”,署上自己的大名,寄给报刊、电台,弄点“外快”,名利双收,倒也安然自得。我则不以为然。接“二传手”抛来的“新闻”,再将此抛给新闻单位,只怕不会一路顺风,总有“搁浅”、“触礁”之时。果不出所料,此友常在河边走,难免湿了鞋,到底闯了“红灯”。我主张,切莫轻信“二传手”传来的“新闻”,因为我不止一次上过那些“二传手”们的当。仅举一  相似文献   

10.
“新闻根据”与“新闻由头”是新闻报道中经常涉及到的两个概念,有不少人将之相提并论、等同视之,有的新闻辞典也说“新闻根据又称新闻由头。”其实,这两个概念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辞海》对“根据”一词的解释是:“依据;出处;来源.”新闻根据,即新闻报道的依据,换言之,即新闻报道赖以存在的决定因素。新闻根据是新闻报道的前提与基础,一篇新闻一定要有新闻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者》第4期上发表金东水同志《话说新闻改革的“京派”与“海派”》一文,这确实是值得一议的问题。我先要说,金文题目不够确切。应当是新闻写作的“京派”与“海派”,是就新闻业务领域而言的。金文说成“新闻改革的‘京派’与‘海派’”,新闻改革的范围比较广了,除了新闻业务问题之外,还包括新闻体制等等大问题。而且就“改革”而言,是不大好分什么“派”的。金文一开头讲在上海好新闻评选会上听到的。这话正好是我在会上说的。但这种说法的真正来源是在北京或其它地方。我在会上说,北京有一种说法:新闻有“京派”、“海派”之分,我  相似文献   

12.
戴浪青 《视听界》2013,(2):93-94
电视新闻已由传统的记者采集转向多元化。“拍客”新闻具有更快捷、更贴近大众的特点,是对传统电视新闻来源的补充。2010年2月,泰州电视台《新闻夜班车》开辟了“市民拍客”板块,2012年《新闻夜班车》改版后,将原先的“市民拍客”更名为“班车拍客”,与“班车时评”、“班车见闻”、“班车说法”、“班车杂谈”,构成一档完整的《新闻夜班车》。“班车拍客”子栏目自开设以来,每天至少播发3条拍客新闻。不同身份背景及职业的“拍客”拥有各种独特的资源及多元化的视角,使民生新闻电视栏目有了更多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有人说“新闻是历史的底稿”。总之,新闻“存”久了,就成为历史。然而,有一种“新闻”却非常特别,不是为了公开报道公众传播,只是为极少数人“通消息”。在中国特色语境中,这种“新闻”叫“内参”。重要的是,“内参”受到的限制不能说没有,但比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却要少得多。所以,当经过几十年“冷藏”后,这种具有特殊价值的新闻开始“解冻”,便是格外珍贵的昨天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在播音创作上过去只提“播音”,而现在“说新闻”、“说广告”的提法都有了。近年采,播音界的学术交流以及业务期刊上,“说新闻”一词也有使用。关于什么是“播”,什么是“说”,以及“说”和“播”的关系,是人们探讨颇多的话题之一。笔者常年在一线从事新闻播音,对此有些感受和思考,在此便结合播音理论,谈谈“说新闻”这一问题。“说新闻”,就是遵循播音创作规律,在把握稿件内容的前提下,运用播音表达技巧,流畅自如地把新闻事实“说”出来,把有稿新闻播得像无稿一样轻松自如、自然、平易。这种“说新闻”的观点是积极的、正确…  相似文献   

15.
4月一天,迎着山区甘爽的清风,一辆挂有“新闻扶贫,心系老区,共富工程,再添光彩”红色横幅的面包汽车驶进易县西陵镇。来自省直主要新闻单位的十几名记者,在这里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紧张工作,他们分别对这个镇在大力开发立体种植业、以小额贷款方式扶持贫困农民发展生产等方面取得的经  相似文献   

16.
庄玮 《新闻世界》2009,(9):49-50
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媒介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媒体为满足受众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播音方式,产生了“说新闻”的形式。这种改变带动了新闻播音的又一次变革。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新闻播音风格已经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改为“说”,这种观点在业界也一直争论。本文通过解剖“播”与“说”这两种形式来探讨新闻播音中“播”与“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新闻眼”是一则新闻的主题、红线、灵魂,是整个报道思路和整篇新闻文脉交织的枢纽,是新闻作品中的精气神和最为光彩照人的闪光点。有没有“新闻眼”,“新闻眼”抢不抢眼,将直接关系到一篇新闻作品的深浅高低和成败得失。有经验的记者写稿子,特别重视寻找“新闻眼”。什么时候拎出了“新闻眼”,什么时候就写得出好稿子。正确确定报道选题,反复提炼新闻主题,是拎出“新闻眼”的重要步骤和环节。  相似文献   

18.
如今,南风北渐,粤菜风行,大小饭店一律打出一个招徕顾客的旗号:“生猛海鲜”。活蹦乱跳的活鱼鲜虾确实是能让人胃口大开的美味。可是,翻开报纸一看,现在“生猛海鲜”式的新闻太少了,版面上多是些早已失去时效性的“咸鱼”、“干鱼”,甚至是被人吃剩的“鱼骨头”。造成“新闻不新”的原因很多。大而言之,有新闻体制、新闻观念和新闻理论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这也反映了新闻记者队伍在敬业精神、业务素质和采访作风等方面的不足。“如今的记者变懒了。”一些从战争  相似文献   

19.
在热门领域中“炒”新闻,是眼下许多媒体的时尚,然而热点之外也有“冷点”。被社会冷藏着的大量非事件性新闻也有报道的价值。如果说追踪热点可以让记者风风火火地拍摄新闻的话,那么,追寻“冷点”,则需要记者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耐住性子挖掘新闻。笔者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虽然也追踪过不少“热点新闻”,但更多的是在“冷点”中找到了许多有价值的新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一、用“逆向思维”思考“禁区”里的新闻1993年,笔者在一朋友家聚会时听到一则新闻:宜春市灵泉街鼓楼居委会有个叫赖惠珍的女士办了一个私人幼儿…  相似文献   

20.
咱们的新闻讲究一个“指导性”,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新闻”也就成了传媒的“拳头产品”。翻开报纸,“启示”、“分析”、“做法”之类的“经验新闻”扑面而来,广播、电视也不甘示弱,寥寥无几的几条新闻多数也是在向受众“释疑解惑”,介绍“经验”。在“经验新闻”海洋中浸泡已久,也慢慢悟出了几条“经验”来。“经验新闻”何以如此受记者“青睐”,如此备受编辑“厚爱”呢?积多年之“经验”,窃以为有如下几个“优点”:首先省时省力,各部门、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