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善、美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的全部活动无不是以主体的知情意去追求客体的真善美,从而实现主客体的统一。人类实践就是以真善美为动因、目标、尺度,最后把真善美作为结果而转变为现实的。探讨实践活动中的真善美问题,既是把握真、善、美实现机制的需要,也是揭示实践活动发展规律的需要。一实践动因和真善美首先,真、善、美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动因。我们知道,人的实践活动总是为一定的动因所诱发而产生和发展。什么是人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动漫作为未成年人喜爱的文化产品,对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容小觑。一部好的动漫作品能够引导未成年人追求真善美,陶冶青少年的道德情操,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养成。然而,学界关于动漫是如何实现其德育价值的文著却寥寥无几。从道德审美的视角而言,动漫凭借其"内容美"和"形式美",以美载德、以美导善、以美育人。这种道德和审美相互渗透的道德教化机制包括了从"真善美"到"美善真"的审美机制和传播内容的涵化机制。动漫正是通过这种道德教化的双重机制实现其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裴艳玲兼擅昆曲、京剧和河北梆子的表演,三获"梅花奖",被誉为国宝级艺术家。《裴艳玲传》浓墨重彩描摹了裴艳玲精湛的艺术造诣和精彩的艺术人生,在漫长而艰辛的演艺生涯中,裴艳玲形成了既植根传统又与时俱进的艺术观念,执着追求艺术之"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达到了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一)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生活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教育追求的永恒目标。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真善美的活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真、善、美的“四有”人才。真善美,以真为本。“真”是三者的核心,离开了“真”,就无所谓“善”和“美”。真善美的教育,也应以“真”为本,由真而善,而美。还是陶行知说的好: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干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真而教,而学,教“真”学“真”!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在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六点要求",阐明了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也揭示了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的价值取向。"求真"是理想人格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新时代青年要在求"主义"之真、求"历史"之真、求"科技"之真上下功夫。"向善"表达了理想人格对崇高道德品质的追求,新时代青年要积极追求"以群越己"之善、"以义导利"之善和"以理规欲"之善。"臻美"是人对自身自由自觉本质的体悟,新时代青年要努力实现"崇高使命"之美、"自强不息"之美和"全面发展"之美。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潘永辉  梁燕玲 《文教资料》2008,(18):107-108
以德治班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性基础性原则.以德治班的教育原则,可以界定为"以诚为本,爱字在心,严字当头".真善美是统一的,所以以德治班同时也意味着以真治班、以美治班.以德治班、以真治班、以美治班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就是借助于真善美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追求宇宙人生之善、宇宙人生之真、宇宙人生之美的一条基本教育原则.真善美的统一,必然会造就出高素质的个体和集体.而把以德治班作为主导,和谐地融会进以真治班、以美治班,就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最高明的教育管理艺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真善美三者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必然的价值诉求。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只有定位于"启真"、"导善"、"审美",即对真、善、美三者价值诉求的深刻追求和把握,才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价值。本文试图从真善美的角度开展研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陈重阳 《数学教学研究》2013,32(5):43-44,50
1问题提出汉语词典对真、善、美的解释是:真,真实,与客观事物符合(跟"假"相对);善,善良,品质或言行好(跟"恶"相对);美,美丽、好看(跟"丑"相对).真、善、美是人类的理想追求,千百年来,人们所追求的就是要去伪求真,扬善弃恶,尚美反丑.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说:"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而德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完  相似文献   

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是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这与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相契合。一、真善美统一:意义与内涵首先,人类世世代代千百万年来所追求的,就是要发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亦即要用真、善、美去战胜假、恶、丑。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所向往的共产主义社会,便是集中体现真、善、美的社会。据此,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三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0.
真善美的统一:“三生教育”内涵新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真善美是存在显现的不同纬度。真首先是一个存在问题,然后才是认识论、逻辑学问题;善首先是一个生存问题,然后才是伦理学问题;美首先是关涉如何生活的问题,然后才是美学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真善美是生命存在的真善美,是“此在”显现的不同维度,即生命之真、生存之善、生活之美。而且,其必然体现于“三生教育”中,具体可表述为:生命教育求真,生存教育求善,生活教育求美。“三生教育”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先进文化除了关注意义、追求和理想,更关注真理、道德、美感。文化追求真善美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实现途径,就是通过创造符合先进文化和崇高美学要求的文化善举与文化精品来达到。先进意识形态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它规定和制约先进文化的真、善、美,使先进文化发挥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评价社会、引领社会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真善美教育属于第二个层次的关于精神、灵魂、生命的教育,是中外教育理想家们的追求。美是事物展现出来的生命力。真确定事物的本质,善规定事物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方向,美表达事物存在的方式与状态。人的真、善、美统一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真善美教育的含义是:做事求真,做人求善,人生求美,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人进入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真善美教育的实施有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科学决策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认识劳动。它以科学认识为基础,以价值评价为导向,以理想追求为目标。它不仅要求真,而且要求善,同时还要求美,要求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科学决策以求真为基础,实现决策科学化是求真的途径;以求善为目的,实现决策民主化是求善的保证;以求美为理想,实现决策艺术化是决策活动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教育智慧是一种对真善美的教育生活方式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在个体教育生涯的不懈追求中生成的.教育家孟宪承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学贯中西、融通古今的知识结构和跨学科的研究优势,使得他面对西方各种教育思潮时总能把握精髓和核心,并在一种国际化视阈中追寻教育的"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践行教育的"善",进而形成教育"美"的价值现,释放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浓厚情怀.  相似文献   

15.
庄子哲学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超越境界,在这一人生境界论上,庄子将真、善、美完整地统一在一起.而他仍是以“美”为最高境界的。可以说在庄子哲学中真善美是统一的,它们统一于精神绝对自由这一审美境界上。  相似文献   

16.
"真"的认识价值,"善"的道德追求,"美"的愉悦需要是"好"的教育制度之基本价值。"真善美"有机统一既是"好"的教育制度的基本特质,也是"好"的教育制度的永恒追求。"好"的教育制度为师生赋值、为学校定规、给教育赋形。  相似文献   

17.
作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庄子与康德都强调一种至高至远的人格境界,但就人格特点而言,二者又呈现不同特质。庄子的理想人格以"至真"的个性美为表征,康德的理想人格以追求"至善"的人性美为标杆;庄子追求的是个性自由,康德追求的是道德自由;庄子通过"体道"的形式完成人格修养,康德则以道德实践的形式成就自己的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18.
作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庄子与康德都强调一种至高至远的人格境界,但就人格特点而言,二者又呈现不同特质。庄子的理想人格以"至真"的个性美为表征,康德的理想人格以追求"至善"的人性美为标杆;庄子追求的是个性自由,康德追求的是道德自由;庄子通过"体道"的形式完成人格修养,康德则以道德实践的形式成就自己的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这就决定了这种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真、善、美"作为其根本原则,同时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能够把这三种教育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的原则体现为教育方法的科学化,教育态度的人性化,教育目标的现实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善"的原则体现为在教育对象上注重发掘对象的优点、长处,在教育手段上通过发扬长处来"长善救失",在教育目的上要"与人为善"和"治病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美"的原则体现为营造优美的教育环境,追求教育方法的形象性和感染性,讲求教育语言的美和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浸润在幼儿心中播撒幸福的种子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始创于1956年,是一所省一级幼儿园。该园深挖"真善美"和"幸福"的文化内涵,通过"以善立德、以育促教、以新铸牌"的发展思路,以"善"动人,以中国优秀文化提升员工的道德素养;以"善"育人,以公民教育奠基幼儿的良好品质;以"善"管人,以人本管理激增团队的创新合力。在"真善美"的文化浸润下,教职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