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颖老师"认识周长"这节课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独创性地将"周长的认识"作为一节独立的课来设计 "周长"是小学数学中的传统内容,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是把对周长的认识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合在一起进行。这样就把周长的概念作为一个铺垫,用很短的时间完成.而将重点放在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上。这种取向的教学设计.是重计算公式、重几何图形的求积计算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要求:(1)学生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等活动,认识10,会写10,掌握10的组成、分解等知识;(2)培养学生的数学对应思想。教学过程:1.学生口答:(1)从1数到9,从9数到1;(2)在口里填数。2.看图数数10。教师挂出右图,要求学生数一数图中有几个小朋友?几个气球?3.看计数器、直尺、点于图认识10。(l)教师在计数器上先拨9个珠子,又拨上1个珠于,要求学生数一数共拨了几个珠子?教师又拨去1个珠子,要求学生回答还剩几个珠子?(2)教师出示直尺图让学生观察思考:0至9之间有几段?在第9段后添上一段后,总共…  相似文献   

3.
作者抓住“梯形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要求,并结合教学过程,总结了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电教媒体的恰当选择,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配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协调统一。同时也客观地指出这节课存在的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4.
一、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教师演示】老师用手拽着溜溜球绳子的一端,将溜溜球甩起来。【谈话引入】你玩过这个游戏吗?大家从这个游戏中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P29页例4、例5教学目的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意义,正确理解两数的倍数关系,能说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画点建立“倍”的概念动学难点理解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评析[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紧紧围绕“倍”这个中,C课题,设计目标及重.b.、难点,同时也把学生的认识思维过程和观察思考过程列入了教学目标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教具准备幻灯片、学…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9页例4、例5 教学过程: 一、新授前准备 1.投影出示下列各题,要求学生说出  相似文献   

7.
8.
一、导入师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用一句话叙述出来。(1—9)今天 ,我把这几个数字娃娃一同请来了 ,看看这些数中哪个最大?请听下面的故事 :有一天 ,0—9这几个数字娃娃做“排队”游戏 ,9最大当上了队长 ,就骄傲起来 ,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 ,它神气地对0说 :“你呀 ,没头没脸的 ,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 ,圆圆的眼里流出了眼泪 ,于是悄悄地走掉了 ,1也随之走掉。(多媒体出现第二幅图 :9放大)不一会儿娃娃“1”牵着“0”的手走回来。(点击出第三幅图 :10出现)说 :“队长 ,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第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 2.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写法。 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课标教材《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一、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1.创设情境。“聪聪”和妈妈在回家的路上看见10只动物在比赛打篮球,妈妈问聪聪:你能估计有多少只动物在打篮球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教学“10的认识”这节课,应根据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遵循“由表及里,从易到难”的原则,分四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认识“10”,读“10”,写“10”。这一步骤教学中应注意三点:①出示挂图,认识“10”的含义,渗透思想品德教育。②正确地读“10”。说明“10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一个两位数,左边是1,右边是0,合起来读“十”。③正确地写“10”,在学生学会“10”的读法后,正确指导学生写“10”。通过示范,让学生由看—描—仿—练”来掌握10的写法。第二个步骤:建立“10…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想“10的认识”这一课对于现在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存在什么新的知识,他们对于数10、写10、10以内数的顺序等知识早已有了生活中的体验,只是还欠缺一个系统化、数学化的认知。“10的认识”是小学生认数的一个重点内容,第一次建立十进制,是位值原理的一个起点。我们认为,本节课要着力丰...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1年级上册64、65页。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的组  相似文献   

14.
吴希 《云南教育》2008,(3):30-31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二册第40~43页。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它们是十进关系;初步学会兑换和使用人民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认识常见的几种人民币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难点是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设疑激趣1.复习填空口答:10个一是(),10个十是(),100个一是()2.设疑引趣,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想不通,请大家帮帮我…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0~6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的空间位置抽象为平面图的过程,了解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并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2.使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关系和行走路线的过程中,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了解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认识钟表,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教学具,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结合认识钟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初步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认识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2页至33页的内容,其教学目标是: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具体概念的意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本  相似文献   

19.
一、分一分 师:(神秘地)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是什么?生:可能是洋娃娃.生:一定是玩具.师:谁来揭开它?  相似文献   

20.
一、试探起点,认识人民币1.引出课题:同学们认识人民币吗?说说你们对它的了解(.板书:人民币)评析:数学“直白”也是一种美,直接引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需要和参与学习的热情,揭示课题,导入简洁自然.2.认识人民币:大屏幕显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背景.师:在生活中,你们都见到过哪些面值的人民币?老师拿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说出它的面值,并说说是怎么认出来的?小结板书:认识人民币,我们可以看字样、颜色和图案.评析:教师用多媒体投影仪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唤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表象,并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辨认方法.3.认识样币(.略)4.认识国徽,懂得爱护人民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上1元、5元、10元等一些人民币左上角有一个什么图案?(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我们要学会爱护人民币,不要损坏和弄脏它.评析:引导学生观察样币和国徽,在学生正确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二、自主探究,体会人民币单位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1)小组合作分类.师:小朋友,有这么多人民币,你们能将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拿出学具人民币,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