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感悟观察,包括听、辨、观、闻、品,抓住事物的特点。2.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想象,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观  相似文献   

2.
一、对话"具体"1.同学们,我们上课.这就是今天的开场白,你觉得简短吗?再听第二句: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勤勉楼的电教室,在这里上两节观察作文课,我很高兴.这句话还简短吗?你从第二句话中了解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数学教材在编写上注重观察,强化操作,要求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表象,依靠已经形成的表象理解、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用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充分体现了"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这一认识规律,结合观察、操作、表达、思维四个方面,达到同步发展的目的,使观察成为思维的源泉,操作成为启迪思维的手段,语言成为表达思维的工具;使学生真正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校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参赛老师共上《幽经悲剧》一文,可谓万紫千红,百花齐放,让观摩的老师有目不暇接之感。但比赛过程中的一个插曲颇令人深思:在处理文中描写古藤萝被砍的惨状这一教学内容时,有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各具特色,引起了评课老师的争论。课堂实录(一)师:文章哪一部分描写了古藤被砍的惨状?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往往只局限于教师演示、学生看 ,忽略了在实验中对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 ,改革物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是素质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物理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  提高观察能力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是丰富学生知识、扩大学生视野的重要环节。在物理实验课上 ,要使学生养成对实验有主次、有步骤、有层次的观察习惯 ,则要求教师在引导、启发学生观察实验时采用不同的方法 ,分几个层次入手 : …  相似文献   

6.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开掘写作的源泉 1、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动观察、感知生活.茅盾先生反复强调:"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因此,上网、读"时文"、看电视、交朋友、阅读中外名著、访游名胜古迹等,这些使学生扩大知识视野、丰富情感、开阔襟怀、历练社会人生,无不是觅取源头活水的广阔而丰富的天地.在培养学生敏于观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方面,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和准确性,从而抓住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教学必须强调数学学科的价值取向,不能失去数学本身应有的"数学味".那么,如何打造具有浓浓"数学味"的课堂,让学生有效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一、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 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又往往是隐含并可以被发现的,只要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就可以在生活情境与现象中感受和抽象出数学知识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案例1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首先教研员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诊断.选择层次不同的3位教师的随堂课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全程录像.再把教师分成3个研究小组,让他们从学生活动、提问层次、语言交流、时间分配等不同侧面对教学实况进行观察、记录.然后根据需要先整理出三节课课堂教学中学生在不同方面平均学习的时间.整理结果为:学生平均学习时间占全堂课的46.2%,其中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时间占26.8%,全班学习时间占12.4%,创造性思维时间占4.8%,实践操作时间占2.2%.学生主动提问平均每班8人次.学生参与的形式有朗读、阅读、表演、回答问题、讨论、编故事等.  相似文献   

9.
2013年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沿用了近几年的三大板块——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试题力图科学地体现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的理念,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和语文素养的考查.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衡量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学生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有一定的材料,就需要观察;有了写作的素材,还需要思维(分析、整理);在观察、思维的基础上,才可能进入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以及修改品评的过程。因此抓好观察、构思、表达、改评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训练环节。一、观察中探究,教给方法观察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步骤。对小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在于通过观察去获得一定的写作素材。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的问题,但观察后仍言之无物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作文存在一定难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认真积累,细心阅读.  相似文献   

12.
观察·思维·想象福建永春桃溪小学郑燕仪小学语文教学既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又要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记忆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呢?一、直观激起和引导观察运...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观察、操作、实践探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逐步形成生活化的数学课堂.笔者认为,要做到数学课堂生活化需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14.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明理,进而有感而发实现自由表达。【导写过程】一、观察知美将全班同学带到教室外,观察体育馆前的一排小叶榕。请学生用生物学的知识介绍一下这种树。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总结并引导:这样用生物学的知识介绍多单调啊!今天,我们要仔细地观察一下这种树,还要欣赏它,让它鲜活起来,让它美起来,这叫“观察知美”。请学生观察思考后扩写句子:这是一棵树。小结:我们观察事物首先是用眼睛。用眼睛看,我们可以看到事物的外形、颜色、大小等。刚才我们的扩写内容不少都是视觉印象。除了可以用…  相似文献   

15.
一、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前观察和思考,体验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存在很多物理现象,可是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地观察和分析这些物理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新课标》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我在教学设计时增加了课前体验活动。比如,在教学“静摩擦力”前,我要求学生观察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磨面机转动的现象,认真研究主动轮、从动轮上某点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轮子转动方向的关系,认真思考两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是静摩擦力还是动摩擦力,并写出报告。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写出各种报告:有的学生认为主动轮与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都…  相似文献   

16.
马国杰 《甘肃教育》2014,(14):112-112
正在小学阶段开展快乐学习,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成长。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推行快乐教学呢?笔者认为,在教学时教师应做到"四有",即有"趣"、有"味"、有"奇"、有"得"。一、有"趣"有"趣",即教师灵活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学有法,教无定  相似文献   

17.
观察图形、图象、图表、流程图类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下面以07年高考题为例说明.例1某班50名学生在一次百米测试中,成绩全部介于13秒与19秒之间,将测试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六组:第一组,成绩大于等于13秒且小于14秒;第二组,成绩大于等于14秒  相似文献   

18.
味·中国     
吴颖  史国芳 《父母必读》2012,(1):120-123
京腔京韵, 爆竹声声, 北京的春节, 怎么能少了我的花棉袄、新衣裳?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状况,从丰富他们的生活出发,重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积累作文内容素材、对作品进行讲评,丰富学生的感受,不断写出内容丰富、寓意深刻、赏心悦目的佳作来.  相似文献   

20.
农村的学生“土”味浓。他们中有的在入学前就开始了一些简单的劳动,到了三年级放牛、割草、担水、劈柴、收割等都要亲自参加。如果我们能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做的都加以启发引导,提炼成写作素材,就可能使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小学生把自己体验过的生活写进文章,关键在于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课文《三只蝈蝈》、《壁虎》写得具体生动,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