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输送到高水平运动队的队员,有一大批不能走进奥运会,他们退役后的生存就业问题非常严峻。从体育运动学校毕业直接走向社会的学生,学历和文化素质都比较低,也很难就业,甚至受到社会的歧视。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愿上体校的学生越来越少,体校招生越来越困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严重匮乏,前途令人担忧。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我们的体育观、人才观、发展观出了偏差和失误。体育运动学校如何科学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体育人才,如何继续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问题已经很严重的摆在了每一个体育工作者面前。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运动学校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培养体育竞技人才为目标的机构,而是培养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育中心.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摆脱“一条腿走路”的现状,不仅是要训练成绩优异,学习成绩优异以及除自己所从事的专项外,培养运动员专项之余的特长,使其成为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于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实现“两条腿走路,多方面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体育运动学校教育在中国体育战略中的地位 (1)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举国体制的根基,是世界冠军的摇篮,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并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国95%的世界冠军均来自各地各类体校的培养和输送.  相似文献   

4.
体育运动学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社会需要的中等体育专业人才的场所.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英语在体育运动学校的地位以至整个体育界的地位日显重要.体校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对学习的兴趣不高,英语在体校的教学中是最让老师和学生头疼的一门课.长期以来教师都在积极地寻找一种比较适合体校学生的英语教学方法.出于体校的教学经验与实际,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合体校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教学方法以及怎样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5.
林革 《教师》2015,(17)
随着体育运动的兴盛和体育教育的发展,我国众多的体育类大中专院校都陆续开设了体育保健课程,专门针对体育类专业的学生普及体育保健知识.本文就中专体校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创新谈点看法和认识,希望能对提高中专体校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朱佳丽 《教师》2013,(12):108
体育运动学校是培养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随着"体教融合"观念的日益深人,作为体校的文化课教师,只有使自身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才能让运动员得到更好的发展一近年来,体校生源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其中尤以数学最为突出,体校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相对于普通中学的  相似文献   

7.
一、体育运动学校的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运动学校形成的单一业训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业余训练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显现出来,如业训发展与财力投入不足的矛盾;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学生出路与家长期望值的矛盾;有志参加业训人数与教学训练不足的矛盾;体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的矛盾;体校生源不足的矛盾等等,都制约着业余训练的发展,限制着体育运动学校的健康壮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条件和形势下,结合体育运动学校的自身特点,发挥区域优势,寻求发展出路。二、体教一家,创办体育运动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8.
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新观念,首先要在学校体育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要求下,引导学生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新的以人为本的健康标准和理念.其次要揭示和演绎对于“健康”与“非健康”这一系列有关生命质量与生存价值意义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根本性的变化.目前我国新的教育体制已逐渐形成,体育运动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是21世纪生活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必然趋势.学校体育教育中如何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结合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实质,如何倡导新的体育教育理念,如何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体育意识,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各类学校体育活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竞技类体育运动学校曾一度辉煌。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生源优良,成绩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中专类体育运动学校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差,中专类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问题"成为此类学校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就中专类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问题"进行表征称述和成因分析,以理清思路、辩明缘由,为体校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0.
体育运动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享受这一层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体育运动这种能为人们带来娱乐和健康的活动,日渐备受关注便是自然的事了。巨大的体育市场使企业希望通过体育运动去营销产品,休闲体育市场、体育竞技市场和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给体育营销带来了机会,本文拟就体育营销的功能、目的,以及目前我国体育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同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和落实,我国体育呈现出一派喜人的景象,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有了飞速发展,从而更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运动向职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迈进,也为我国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这与我们有一批长期从事裁判工作的裁判员以及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体育指导员所做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对裁判员队伍的建设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例如,在某些职业联赛中,常常由于裁判员不恰当的判罚而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发生球场闹事的严重后果;在推动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发展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没能  相似文献   

12.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渐渐跻身体育强国行列,尤其是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后,我国的体育大国形象更是得到了彰显。然而要看到,我国成为体育强国,是发展竞技体育的结果,学校体育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近几年来,随着人们体育运动意识的增强,学校体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健康的体魄,学校希望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国家希望体育  相似文献   

13.
学生课余训练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东燕 《天中学刊》1999,14(2):76-77
体育运动的竞争,实质上是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速度及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纵观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态势,许多国家都把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人才的触角伸向学校,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系统、多网络的训练管理体系,为多出、快出、出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已构成我国学生课余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培养我国竞技人后备人才的支柱和摇篮.如何使学生课余训练在以青少年为重点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两个方面协调发展,如何发挥教育、体育两个部门的优势,建立适合我国…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世纪,体育在体现人类运动极限的挑战和健身、娱乐的价值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商业产品的代言和宣传的重要途径,商业的价值的体现也越来越浓厚.继承了20世纪,体育运动在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的同时,正遭遇体育道德和体育伦理的挑战,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崛起,兴奋剂问题逐渐成为挑战体育道德和伦理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本人通过现代经济下的体育现代产品兴奋剂的产生、发展,结合近年来兴奋剂带来的对体育竞技人的影响,以竞技体育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现代兴奋剂对体育竞技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学校要立足体育特色,深入文化课基础教学管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不断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体校美好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钟明福 《双语学习》2007,(4M):18-18,20
体育运动学校要立足体育特色,深入文化课基础教学管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不断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体校美好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摘     
北京市将体校纳入普教结构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人才,北京市体委已决定将体育运动学校纳入普教结构,使青少年读、训并重,形成教育和体育系统共同培养体育人才的新格局。七月十八日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已成立初中部,并定名为100中学。  相似文献   

18.
许雪梅 《西藏教育》2010,(12):26-28
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的学生因长期从事体育专业训练,在文化课上所用的时间相较其他普通中学学校的学习时间要少很多,这就使得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从而导致体校学生有较强的自卑感。本文立足体校学生的发展实际,探讨体校学生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北京申奥成功和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出色表现,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下面笔者从全国各省市中考数学试题中精选几道与体育竞技相关的应用题并予以剖析,以帮助同学们领悟体育竞技中蕴涵的数学学问。  相似文献   

20.
体育学校的人才素质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国家体育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中等专业体育运动学校是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和改革体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形式上创新、在载体上拓展,使之成为“出人才、出成绩”的强大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