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浙江农民的创业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环境对创业行为的发生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浙江农民的创业环境对农民的创业行为还存在引导、支持、服务、保障等方面不足的问题。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强化农民创业环境的导向功能以引领农民自主创业,构建多元化创业服务体系以方便农民创业.给予全方位的农民创业支持以提高农民创业成功率,完善创业保障体系以保障农民创业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从创业的本质来说,创业能促进国家富强、推动社会进步,可以说创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新的增长点,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也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同时,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需要,是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应有内容,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丁燕红 《文教资料》2009,(7):101-103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当前积极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是农民个体继续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的重要举措,是建构稳定、和谐的社会分层结构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开展农民创业教育 促进农民创业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是当今农业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创业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活力的集中体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和根本保证。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将一批具有创业创新精神的种(养)大户、农村能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者、农业企业领办人,培育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或企业法人,将农民创业带头人培育成为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企业家,由传统的农民身份向业主、老板、企业家的身份转变。可提高农村自身发展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最突出问题是人才短缺。开展农民创业教育,促进农民创业活动,提高农民创业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民创业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内容与农业现代化需要相脱节、教育方式缺乏弹性、实施过程缺乏系统性、农民参训动力不足等问题,有必要创新农民创业教育机制。立足于农业生产实践和农民自身特点,整合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构建具有实用性、层次性、整体性特点的农民创业教育机制,是农民创业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有效开展并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农民创业发生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创业过程出发分解出了农民创业发生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农民创业意识、农民创业动机以及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农民创业意识是一种从主观上的、发自内心的对创业利益的追求的冲动,农民创业的根本动机是在创业意识支配下对创业利益的追求,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主要是依赖于个人对机会的洞察能力。据此,如果具备了所需资源,农民的创业发生过程就会进而转化为具体的创业活动行为。  相似文献   

7.
清风 《职业技术》2006,(21):56-56
前年3月开始,我与3个同学创立了一家小型五金加工厂。两年半时间里勤劳经营,人员分分合合,业绩上上下下,到目前为止赔了不少钱,而且不知往哪里去……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民大学在办学和培养现代农民上走出了一条新路,那就是大北农集团与中国农科院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创新办学机制,采取和县级政府合作的方式选拔优秀创业型农民来开展系统培训,并且2005年以来探索出了中国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百万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9.
《神州学人》2003,(4):50-51
《厦门经济特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工作规定》已于2002年3月27日经厦门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工作,促进厦门经济特区发展,遵循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厦门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留学人员是指下列人员:(一) 公派、自费出国学习,在国外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的人员;(二) 国内已取得学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到国外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学习或工作二年以上,或一年以上并取得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0.
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到2011年“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的转变.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中国农民素质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农民创业决策过程是将创业意愿转化成为现实的创业行为的过程,其决策过程具有一般意义的理性行为,也存在着非理性行为,文章在对农民创业发生机制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创业决策的非理性行为,进一步通过创业收益和成本的比较,从理性行为角度分析了农民创业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2.
“被市民化”及其问题——对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再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民到市民是长期以来许多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然而在当代中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郊区农民的市民化却逐渐成为一种"问题化"了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郊区农民市民化的过程是一种完全被制度化安排的"被市民化"的过程,这种被市民化的结果既会给新市民群体带来许多困境,也很容易引发新的城乡冲突与潜在社会危机。因此,有必要对这一"农民被市民化"过程中的新型中国城乡关系及其问题进行反思,并寻求相关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乡互动的增多,农村劳动力有了职业选择的主动权。农民职业化是指农民从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的动态变化,最终实现专业化的过程,其实质是农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职业精神的提升过程。农民职业化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纪律制度、需要有吸引力的扶持政策引导、需要健全的教育培训体系支撑,以促进农民的职业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要从拓展城乡一体化就业,发展二、三产业用地安置就业,帮扶创业就业,鼓励乡镇企业吸纳就业,引导用地单位安置就业,加强培训就业等方面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政府部门应通过大力宣传就业政策,加强创业培训,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对有创业愿望和有创业能力的人员实现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  相似文献   

16.
单纯依靠外源性的资源输入难以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但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对乡村劳动力的虹吸,留守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呈现老龄化、妇女化、原子化特征,部分农民的素质结构制约了他们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主体,这就需要培育一批能够将原子化农民组织起来与市场经济对接的内生性新主体,而再造于农村、具有一定规模经营的青壮年高素质农民就是这类新主体的理想群体.职业理念新、职业素质高、职业情怀深、经营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高素质农民具备乡村振兴对人才的场域、经营和素质等方面的需求,能够在乡村振兴中扮演产业振兴的先行者、文化振兴的传承者、生态振兴的维护者、组织振兴的参与者角色.  相似文献   

17.
黄德健 《梧州学院学报》2007,17(2):43-48,50
该文在分析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国家公务员有效激励机制应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组织激励与自我激励并重、以人为本等基本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公务员晋升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分析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国家公务员有效激励机制应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组织激励与自我激励并重、以人为本等基本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公务员晋升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山西农民收入阶段性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图、1988~1992年、1997~2004年全国及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图等数据,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认为山西农民收入增速呈阶段性波浪式波动,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农村道德建设要取得实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出发点应该是道德建设的主体:农民。因此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农民的身份界定是首要的问题。这种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进行道德建设的出发点。根据农民的具体现实情况,进行农村道德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