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剑 《考试周刊》2015,(46):40-41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学生心中的情感。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让语文学习充满生命活力,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生活的舞台上学习语文,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3.
教师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通过强化细致的工作和严格的管理加强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管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阐述体会。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创设语文实践情境,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语文、会学语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究竟怎样才能提高?我认为开辟语文活动阵地,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只有让小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有趣,他们才能主动地学习,其内在学习动力才能更加充沛。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教学,让小学生能更加轻松、高效地学习语文,在语文的世界里取得更多收获,不断地发现语文学习的价值。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增强语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丰富学生学习的主观感受,让他们在体验和应用当中熟练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语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蔡荣坤 《广西教育》2012,(29):11+14-11,14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定教,以读为本,让语文回归本色,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能帮助学生培养欣赏优秀作品的能力和对事物的情感态度。语文学习需要注意语言的积累和欣赏,为语文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语言的积累和语文的学习不仅限于语文课堂,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是学习的场所,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作出相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一、语文教学由知识化向生活化、实践化转变,树立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程标准对生活所蕴涵的语文教育价值和学生生活经验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和关注,深刻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想。语文学习从根本上来讲是与生活相联系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不可能也无法把语文学习封闭在课堂内,切断它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地沟通校内校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课程,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就要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动力。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自发地参与到语文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和解决语文问题,进而逐步产生探究和拓展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有学习语文的想去,有学好语文的信心和勇气。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点,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便实现学生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质量的整体效果。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因为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也正是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小学生愿意和乐意学习语文知识,以便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陈佳 《学周刊C版》2014,(6):89-9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衡量,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基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衡量,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基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体验式教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必修课程,具有重情感和情感体验的典型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并加强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传统教学方式和体验式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发挥个人想象力的基础上自主分析、自行体验,进而促进语文素质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4.
何颖 《学周刊C版》2019,(16):76-76
小学语文互动教学的开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等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中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提高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互动式教学的开展能力,丰富自身的教学综合素质,为小学生语文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快乐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5.
兴趣和爱是语文学习的精神动力。如果没有兴趣,就很难去关注它,去思索与之有关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努力让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科学研究证明,只有学习时注意力集中,有热情、迷恋和着魔般的执著,学生才会把语文课堂视为自己的乐园,才会真正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下面,我就自己在语文新课改中的经验,谈谈如何让学生对语文充满兴趣。  相似文献   

16.
提高职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落后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导致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包括: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在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如学生语文素养的复合性、语文知识的非线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游戏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深受学生的欢迎。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对游戏的爱好心理,将游戏作为师生沟通的良好平台,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在游戏中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学中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基础性学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遇到语文相关知识。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采用灌输式教学,不仅不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当前小学语文也应当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到当前教学中,使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语文知识能够产生联系。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通过生活巩固语文知识,通过语文知识来改变生活,偶尔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是语文教学高质量、高效率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不仅需要语文教师有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具备较高的语文综合素养,还需要学生能够配合教学,积极主动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传授学生知识、师生情感互动、学生潜能挖掘和学生个性塑造的过程。要想实现有效性教学,语文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