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别是人的一个基本属性,在论及人权时,不能不论及性别平权。而性别平权的源起于性别存在,于是,我们不得不先来论述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2.
社会性别问题不是某一个学科的问题,它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讨论社会公正视野下的性别问题,既看到中西方思想观念的不同影响,又审视本土文化中因社会转型与传统根深蒂固的惯习的冲突而产生的纠结。在学理上,它牵涉哲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甚至文学的理解层面,同时又关乎我们生活世界的日常经理的解释,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跨学科的问题。本组笔谈即是一组多学科的对话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6月30日,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华中科技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联合在东五楼会议室召开了题为“社会公正视野下的性别问题”的跨学科高层论坛。本次活动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张廷国教授主持,参会者还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王金玲教授。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态的,等等。在此,笔者只想就性别问题,谈谈笔者对现代社会的理解,或者也可以说,从现代社会的视野出发,我们该如何界定性别问题。当然,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自然也会涉及性别差异是如何造就的?怎样实现女性解放和人类解放等这样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是中国女权运动思想史上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之中、之后各自表达了一套女权言说,从中可以观察到这些言说与他的更为宏大的叙述——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更替有关。女权与国权、人权、阶级权之间本来具有相当距离甚至冲突,却没有影响到陈独秀对它们的兼顾。其基本的原因,在于20世纪早期中国面临的空前危机,需要急切调动全民的力量来应对,而女性在功能、数量上都不容忽视,故引起重视并将女权论说朝推进国权、人权、阶级权的方向开展,注重其“人”的同质性。可见陈独秀的女权论说,与西方女权主义反对的“性歧视”不可同日而语,实际上谈不上所谓“男权释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性别作为一种法律分析方法是国际女权运动尤其是女权主义法学运动的产物。在联合国的大力倡导下,社会性别被纳入立法和决策的主流,在人权公约和国际妇女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性别的视角要求对国际人权概念和平等原则进行解析与重构,以使其能够真正反映男女两性的经历和需要,最终有利于保障两性实质平等的实现,使平等在妇女生活中真正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性别的研究不同性别的研究者,受自身性别背景的影响,持有不同立场,或多或少都打上了自身性别背景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公正或正义问题是学术界及大众话语的一个热门话题,关于公正的定义以及实现途径,众说纷纭。加拿大著名政治哲学家威尔·金里卡认为现有的政治哲学几乎都是从平等来阐释正义,因为按照罗纳德·德沃金的说法,任何一种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政治理论都分享同一种根本价值——平等。从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当代各种不同的政治理论都要求政府平等地对待其公民:每个公民都有获得平等关照和平等尊重的权利。各种理论争论的焦点不在于是否接受平等价值,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20日上午。由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和华中科技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沙龙联合研讨活动在东五楼《学报(社科版)》编辑部会议室举行。研讨主题是《社会公正视野下的性别问题》。主讲人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本次活动由哲学系系主任张廷国教授担纲主持。参与者包括哲学系、法学院、社会学系、中文系、历史所、外语学院、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文学与中国百余年现代化历史相始终,也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相伴生。将社会性别研究整合进现代文学教学,并没有现成的途径和研究模式可依傍。从社会性别视角描述现代文学发展历程,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教学中要注意揭示文本以及文学现象中复杂的社会的、文化的、阶级的、民族的和社会性别的内涵。社会性别视角在现代文学教学中不应只是在分析个别文本或女性作家创作时偶尔的点缀、个别的运用,而应是整体的意识、全新的照亮。  相似文献   

11.
女性参政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要求参政的意识不断增强.但是女性参政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因此,应该从完善妇女参政的政策保障;提高女性自身素质,形成妇女参政的整体优势;构建先进性别文化,营造良好的参政氛围等方面来提高女性参政水平,推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社会性别这一视角切入传统家庭伦理,审视传统家庭伦理中的性别偏见源流,为实现家庭伦理的社会性别公平,构建新的家庭伦理和妇女解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拐卖妇女的现象屡禁不止,不但使受害者遭受极大的痛苦和不幸,而且给社会治安的良性运行带来了威胁。本文在介绍拐卖妇女问题现状的基础上,尝试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分析拐卖妇女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够给拐卖妇女问题的研究带来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4.
由联合国制定并倡导的《新安全议程》扩大了传统意义上“安全”的范围,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关于“人类安全”的定位和诠释。目前有许多国家热情提倡和支持扩大传统意义上的“安全”范围,由此积极支持联合国所倡导的《新安全议程》,但是我国少有学者对此国际法上的这一转变予以格外的关注。“安全”范围的扩大涉及到人权与主权平衡较量的严肃问题,这也是国际法的一个永恒话题,因此有必要对《新安全议程》的核心问题,即“人类安全”的范围和内涵进行剖析,运用纵向历史的通观,以亚洲各主要国家对联合国“人类安全”新定位的不同反应和立场,预测亚洲地区将来人权法建设和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中国应该在此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的发展中间,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性别的问题.现代科技凸显了人们的社会认同.而社会认同中间包含着人类认同,包含着国度认同,包含着文化认同,当然也包含着性别认同.性别认同在当代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我自己对于社会性别问题并没有专门的研究,但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不可回避地会遇到性别的问题;作为一个人,在生活中间也会遇到性别的问题;作为一个教师,面对自己的不同性别的学生;作为一个大学的管理者,在分管学生工作的过程中间,也了解到当代大学生他们在性别的认同和性别的社会角色扮演和性别的社会发展方面有诸多的困惑.凭借着这些感性的认识和一般学术背景,我斗胆做一个发言,以"社会性别问题的实质及其意义"为题,谈一下我对社会性别问题几个非常不成熟的看法,向大家讨教.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这一时期,有关“现代化的理想”、“现代性的话语”、“现代性的发展观”受到推崇并成为了国家的主流话语,社会发展的逻辑也从改革开放前的追求革命理想、强调阶级斗争演变为以“理性”、“效率”、“效益”、“能力”、“素质”等为核心价值观的现代化富国强民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法国文学家波伏娃在其名著《第二性》中写道:"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什么是自然的,和其他许多产品一样,女人也是文明所精心制作的产品。在她的命运中,他人的干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说,如果这种行动采取另外一种方向,就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1]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否认性别不公正的存在,过于明显的性别歧视与不公可能大大减少了,但是隐性的性别不公正并没有减少,在学校教育中,这种隐性的性别不公还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8.
于曦瑶 《家教世界》2013,(4):198-199
男女性别平等和公平是两性和谐的基础,也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男女教育平等问题从近代起开始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虽然现在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早已得到认可,但在现实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这些都阻碍着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高校中开展社会性别教育已成为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反思和批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性别缺失已成为教育公平的民主诉求和两性和谐发展的客观必要;如何清算传统社会性别教育下的性别刻板印象,充分挖掘女生潜能,给男生以松绑,还女性以本来,成为提高思政教育的成效的重要渠道;创新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路径实现思政教育与性别教育的有机结合,对于推动两性的平等与和谐,促使男女学生自由、健康、全面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和可行。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安全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健康问题已经作为非传统安全问题被提上议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其中的健康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背后却隐藏着男女性别差异。根据女性主义者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健康问题的解读,妇女在健康问题上一方面是承受者,比如在自然灾害中,她们在生理、心理以及性健康方面都存在明显的脆弱性。但另一方面,她们又是积极的贡献者。灾区健康饮用水的提供、灾民的健康护理工作、孕妇保健以及艾滋病的防护大多由妇女来完成。鉴于此,希望通过对妇女进行自身教育、社会共同但有区别的对待和国际政治领域的关注这三个层面促进男女在健康问题上的两性平等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