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一册《塞翁失马》里的人物关系,值得商榷.五省(区)编写的《教参》把“塞翁”与“善术者”看作两人,进而把“其父”与“其子”的“其”又解释为对父子交替指代.笔者认为,“塞翁”与“善术者”应指一人,而“其父”不应解释为“他的父亲”,而应为“那个老翁”.—方面,“善术者”是指精通术数,能够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人(课本注),而文中有先见之明,能够正确地对待祸福得失,把握事物发展变  相似文献   

2.
对于《塞翁失马)中的“善术者”、“塞翁”、“好骑”者的关系,人们争论不休。不外乎两派:一派认为:“善术者”就是“好骑”者,即“塞翁”的儿子,理由大概是“善术者”之后有“父曰”。另一派认为“善术者”就是“塞翁”。  相似文献   

3.
有的资料把“善术者”和“塞翁”当作父子二人。我们认为,“善术者”就是“其父”的“父”,就是“塞翁”。寓言第一句说得很清楚:“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既突出了塞翁的“善术” (即能推测人事凶吉祸福的法术),又点出了塞翁的“失马”。  相似文献   

4.
“塞翁失马”的寓言故事家喻户晓,“塞翁”一词也成了具有辩证思维的智者的代名词。然而本人在备课中,却发现该文存在严重的疏漏。一、质疑(一)文中的“善术者”是指谁?是塞翁还是塞翁之子?从开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一句看,意思是“善术者”的马丢了,联系标题“塞翁失马”,那“善术者”就是“塞翁”。但“塞翁”之所以被世人当作具有辩证思维的智者,是从他“马无故而亡”而不忧,“其马将胡骏马归”而不喜,“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而不愁时反复说的两句话,即“此何遮不为福乎?”和“此何遽不能为祸乎?”正是…  相似文献   

5.
《塞翁失马》一直是初中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文中的“塞翁”“、其父”“、善术者”指的究竟是谁历来争议颇多。教参中的译文是这样的: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个善于用方术推测吉凶的人,他的马跑到胡人的地面去了,别人都来安慰他,他父亲却说……从译文来看,这“善术者”似乎是塞翁的儿子。而全文竟无一处表明这位儿子的“善术”本领,倒是塞翁能正确认识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失马”“、得马”“、堕马”每一次的结局他都能冷静地看待,并准确地分析事物的两面性,坦然对待得失,事实也多次证明塞翁的预见。可见,塞翁就是文章开头的“善术者”。由此…  相似文献   

6.
《塞翁失马》中的“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的“者”字,按照文言虚词通常的解释,就是“……的人”。一九八一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寓言选》便正是把这一句译为“靠近边塞的居民中,有个擅长道术的人”。但往下一读,还有几个“其父”、“其子”。那么这个“塞翁”究竟指谁?是善术者,还是善术者的父亲?“善术者”、“其父”、“其子”,明明是三代人,而原文结尾处却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即只有两代人了。可见这个“者”字不能这样解释。从《淮南子·人间训》的全文来看,《塞翁失  相似文献   

7.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重新将《塞翁失马》编入第三册第2 9课《寓言四则》中 ,文中的“其父”一词 ,老教材的《教学参考书》及新编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都译为“他父亲”。经反复推敲课文 ,笔者认为作此解释存在疑义 ,值得商榷 :其一 ,“善术者”是善于用方术推测吉凶的人 ,但从《教师教学用书》对整篇寓言的译文来看 ,“善术者”不“善术” ,真正“善术”之人为他的父亲 ,是他的父亲多次准确地预测祸福的变化 ,也就是按《教师教学用书》课文说明所说 ,“塞翁”在这里给人的印象是一位具有辩证思维的“智者”。其二 ,以文中“善术…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寓言三则·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选文是:“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  相似文献   

9.
高中数学试验课本新增内容初探饶汉昌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本相衔接的新高中数学试验课本(以下简称“新课本”),将从1997年秋季起在全国两省一市全面试验。引人注目的是,依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新课本...  相似文献   

10.
课本语言材料的借鉴与仿用说略湖南/徐屹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教师不仅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概括综合写作材料,而且还要切实抓住作文指导、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三个环节,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这些材料,从而达到“善读善写”(叶圣陶语)之...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第四册《塞翁失马》有句:“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其中遽”字课本注道:“遽,就。”高中语文第三册《察今》有句:“其又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其中“遽”字课本注道:“岂遽,难道就……,遽,就。”以上二句中“遽”字课本均注为“就”,课本注解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1.《荷塘月色》“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课本注“许”为“默认”。这里“心许”才是“默认”的意思,“许”只有“答应”的意思。(P5注 13)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纽约每日论坛报》”。课本注:“马克思为该报撰稿,继续了10年以上,……”“继续”用词不当,应作“持续”。(P12注 6) 3.《过万重山漫想》“毫发间”。课本注“毫”为“毫毛”,“发”为“头发”。此注不当。这里“毫发”为偏义复词,偏指“发”,“毫发”即“头发”。(P28注6) 4.《简笔与繁笔》“句有可削,足见其疏”。课本注:“疏,粗…  相似文献   

13.
《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若干问题探讨□郭能读(福建莆田市教师进修学校)一些工业部门的含义在高中地理课本下册(1995年第4版)以下简称“课本”)第100页中,“加工工业”与“制造业”通用。而在138页中,谈到珠江三角洲“发展了……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相似文献   

14.
朱平 《数学教学》2005,(12):15-16
上海二期课改高中数学课本(试验本)中,在每一章都设计了意味深长、颇具“弹性”的“探究与实践问题”.本文将结合高一数学课本(试验本)P79课题三“上海出租车计价问题”,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作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付蓉 《物理教师》2011,32(2):21-22
1案例背景 “有用的物理学”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前言“让我们起航”中的第2节.“物理是有用的”这个内容,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也不论是上海课本还是其他省市课本,都是引言中常有的内容,但是对照其他教材我们会发现,这个内容在这本上海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中被重视了很多,不仅是笔墨增多,还被单独作为一个章节,  相似文献   

16.
高中地理上册(必修)课本(1995年第1版,下同。以下简称“课本”)100页指出:“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上径流。二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相似文献   

17.
高中地理下册课本(1995年5月第4版,以下简称“课本”)第145页指出:“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虚以下人”与“不耻下问”黑龙江呼兰县一中鄢义高语第二册(必修)《问说》一文中有个“虚以下人”的说法,课本释为:“意思是不耻下问”。(课本第282页)窃以为不妥。为便于说清,且把“虚以下人”所在的整段文字引述于下: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  相似文献   

19.
高中地理城市部分若干问题探讨□郭能读(福建省蒲田市教师进修学院)城市、镇、城镇、乡镇高中地理下册(必修)课本(1995年第4版,以下简称“课本”)160页谈到城市的形成和发展。170页提到我国城市、镇的数目,并指出,“这些城镇……”。172页谈到“我...  相似文献   

20.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中国古代史》(限选)全一册(以下简称“新课本”)跟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古代史》(选修)(以下简称“旧课本”)一样,都是章节体教科书。比较两者的目录,我们不难发现,新课本编写思想的革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摆脱了社会发展史体系的束缚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要经历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制度)五种社会形态。这是就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而言的,它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