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但(是)”是转折连词,是句间衔接成分,其辖域是其前后的两个命题.“却”是评注性副词,是句内成分,其辖域是某一个命题,自身并不表示转折,表示言者对该命题的出乎意料的主观态度.语法性质和语义基础的不同,是造成“但(是)”与“却”兼容与差异的根源.两者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一)非兼容;(二)兼容;(三)倾向性选择关系.非兼容主要包括四种情况:(一)纯粹的主观评价语境;(二)纯粹的转折语境;(三)话语标记;(四)单句句子成分间的转折.兼容出现于表意上可以兼容转折义和主观评价义的语境中,倾向性选择关系出现于表意上具有偏向性的语境中. 相似文献
3.
李忠娟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6):152-152
本文通过自然语料的搜集及北语HSK动态语料库里相关资料的整理,发现韩国留学生常用的但又经常出错的递进关联词是"不但(不仅)……而且(也、还、更)……""、并且""、反而""、连……也(都)……",这里我们对关联词语"不仅……也……"将做详细的分析。并从三个平面的角度对习得情况做出归类,并结合相关理论探讨原由。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行为、事件是否跟预设产生冲突这个角度,探讨语用因素对"却、但"的选择。讨论了倚变、递进、补充三种语义对"却"和"但"的选择限制,以及这两个词语在转折度上的区别,在多重复句、转折套叠中这两个词的常见位置。文章同时结合留学生使用"却、但"的相关偏误进行分析,希望对汉语作为二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6.
姚云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44-45,48
留学生在现代汉语的学习中,经常会对一些形式相似、意义相近的关联词组感到困惑。"既……又……"、"又……又……"格式就是其中的一组。传统的分析认为"既……又……"前后两项有轻重之别,而"又……又……"没有轻重之别。本文通过典型例句,结合上下文语义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这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两点:一是对表达离析或者融合效果的选择;二是对语体和使用环境的选择。同时,本文简单描述了这组关联词在表述多于两项时的形式特点。 相似文献
7.
析“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士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却”是起关联和修饰两种作用的副词。关联,主要用在转折句中,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类连词的用法。但它有时也用在并列句、逆进句、条件句、假设句和让步句中,表示各复句的分句间的结构关系。修饰,可以表示相当于“竟”等的九个副词的语义,常用在单句中,也出现在连贯、因果、条件和假设等复句类型中,表示相应的意义。有的“却”又兼起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华凯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85,(9)
「但」是连词,同「但是」一样,常与「虽然」、「尽管」相呼应,表示转折关系。和「但」具有同样语法意义的还有语气副词「却」。《现代汉语词典》说:「却:副词。表示转折.比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有大量使用关联词的并列句式,其中"终……且……"、"终……又……"句式只见于邶风和鄘风,不见于其他风诗;该句式亦鲜见于春秋战国及秦汉其他典籍。本文采用数据统计及文献考证的方法,得出该句式为殷人王畿之地的殷人方言之结论,并且联系先秦历史文化及语言发展原理探讨了这一句式的消亡原因。 相似文献
10.
11.
12.
李乾超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6):36-37
"是……的"句式是留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难点之一。本文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选取了日韩学生使用"是……的"句式的偏误。作者发现日韩学生在使用"是……的"句式时,错误比较多。通过这些偏误找出一些解决办法,对日韩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一只狗 这只狗本来很平凡,幸福地养尊处优在一位校长家里,因耐不住寂寞出去溜达,却不幸丧身于一个想看清它内脏的调皮生手里。杀死的是校长的宠物这一条不说,仅“漠视生命,生性残忍”的帽子就足以罩死他。可是,怒不可遏的校长居然告诉孩子,只要画出一幅精美的人体骨骼和血液循环图就可以抵过。若干年以后,这个孩子成为了著名的解剖学家。人们说,是平凡的狗成就了孩子的卓越。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6):112-114
构式"也……也……"是指由"也"叠用而固化成的一种语法格式,连接的两项成分可以为词、短语或小句,表并列关系。根据"也……也……"的主语和连接成分的异同可分为五种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替换规律。"也……也……"的句法功能灵活,可以充当单句的谓语、谓语中心语、定语、补语或宾语,也可以连接复句的分句。"也……也……"和"又……又……"都表并列,但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5.
李燕洲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6):131-133
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是……的"句时,出现的偏误主要是误加、误用、遗漏。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简单类推等。 相似文献
16.
李燕洲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11):131-133
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是……的"句时,出现的偏误主要是误加、误用、遗漏。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简单类推等。 相似文献
17.
余足云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是……的”包含两种不同类型的句式,前人已在某些方面对两类句式进行了比较。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两类句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特别是从焦点、语气方面来分析两类句式的不同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8.
罗海辉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220-223
“反而”和“却”,宽泛地说,都有表转折意义的语义特征。然而从句法“三平面”的角度对其作深入的对比分析,便会发现:“反而”的语法意义较为单一,仅表反转、反转递进关系;“却”语法意义复杂,既可表反转、反常关系,也可表转折关系,还可表对比关系;同时两者都在句法组合中的位次和组合衔接功能上均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
沈敏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3,28(2)
通过综述汉语“是……的”句中有关“是”字省略问题的研究,分析“是”字的省略情况.由“……的”句与“是……的”句的关系比较,分析得出“是……的”句中“是”字一般不能省略.为“是……的”句的多角度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