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带给了学生什么?这个疑问也许是每个语文老师心灵的痛。面对语文课堂上昏昏欲睡或有些麻木的眼睛,面对一篇篇足以使教师写作水平下降,且平淡苍白的作文,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应当深思。勿庸置疑,我们的语文教育作为民族的母语教育,它传承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负载着我们民族的情感,思想和哲学,包蕴着独属于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智慧。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表现在文化方面,它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上有着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当然,知识,技术都非常必要,但是只有知识,技术而缺少…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面对一篇篇课文,我们教师到底该教给学生些什么,对于文本到底该怎么解读等问题常常困扰着语文教师。我校针对阅读中的文本解读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在此,我想结合三个经典文本的教学案例来谈谈经典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关系着一个人的感受能力,关乎一个民族的生命情调。在充满物质诱惑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有一种超越的品格。我们理应呵护好学生温润的心灵,培养他们蝉蜕尘埃、皎然不滓的精神。一个健全的灵魂,应当为一朵花的初绽而驻足流连,应当对灿烂的星空心怀敬畏,应当为生活中的弱者一掬同情之泪,应当对社会的不公保持愤慨。语文教师还担负着传承文化的重大使命。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应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在解读那一篇篇经典时,我们应当心怀“缠绵爱慕”,唤醒古人,让学生…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是其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它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与精神的历史,因此,爱自己的民族就必须爱自己的母语。我们从事母语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深知借助语言的传播,激活学生民族睿智、民族文化感情的要叉,因而,孜孜砣砣,不懈地追求、寻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良策,以恩泽莘莘学子。  相似文献   

5.
《丑小鸭》是安徒生的著名童话,写的是一只“丑小鸭”历经磨难,最后长成一只白天鹅的故事。这篇童话经过改写后,成为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按教师用书中的说法,“童话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就语文欣赏的层面而言,这无可非议。然而身为教育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就不能不思考:当我们为少数佼佼者喝彩时,是不是也同时关注着那些没有成为白天鹅的丑小鸭?事实上,无论原作还是课文,都有意无意地把其他动物如鸭子、大雁、母鸡等作为“丑小鸭”的陪衬且加以丑化或…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责任,而文学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本载体,不管是古代文学,还是近代文学,都包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因此,文学必须纳入语文课本,语文教育必须包括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7.
提到语文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半个多世纪来,语文界及关心语文教育的各界有识之士,就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效率等问题各陈己见,共识与分歧并存。但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人们对语文作为一种文化的构成的认识日趋一致。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语文课程具有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陶冶人性与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与精神世界、唤醒心智与灵魂、促进生命成长的文化过程。民族精神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民族精神教育是其全部文化教育的最核心的内容。特别是我们目前面临着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新文化殖民主义的威胁,面临着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形形色色腐朽思想的冲击,面临在极复杂和极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抉择,民族精神教育就愈发显得必要和急迫。由于语文课程具有文化功能,使得我们能在语文教育中进行丰富而深刻的民族精神教育;也由于民族精神教育本身的重大意义,使得民族精神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肯定和提升了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结合是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语文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语文教育,都不仅仅着眼于向学生传授一种符号系统或让学生掌握一种交际工具。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文字,语文反映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语文教育本身的不断继承和发展,也沉积着一个民族深刻的文化积淀。美国没有可以炫耀的悠久历史,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历史条件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哲学观念和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无一不在影响着美国的语文教育,从而使其具有了自己独具的特点。美国的语文教育也面临着种种问题甚至危机,远没有达到完美的境地。正因为如此,了解与认识美国的语文教育,会给我们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高楠  陈建平 《现代语文》2013,(6):143-145
"每一个学生都是语文天才。要善于发现、顺应、养护他们的言语天性与个性、潜能与才情,让他们的言语生命得到最大发展,从而使他们找到归属感和尊严感。"当被尊称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为每次布置作文教室里总会响起的哀怨声而苦恼时;当被尊称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发现学生作文一篇不如一篇而叹息时;当被尊称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因学生对我们呕心沥血批改的作文漠然置之而愤恨时,当被尊称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面对潘新和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这样的形势,使中师语文教学面临着现代化新知识、新信息、新思维的挑战,要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潮流,语文教学要做好几对转化,才能够认真落实“三个面向”,扎实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由传统思维向创新思维转化江泽民总书记曾强调:“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语文教学要适应这一挑战,主要障碍是受…  相似文献   

11.
王静  陈赣 《现代教学》2006,(1):80-81
民族精神是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生命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引泉灌溉孩子们的心田,涵养他们的精神世界,使那里成为澄明之境。而民族精神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有相应的载体,它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善于从相应的载体中,挖掘出民族精神,承担起实施“两纲”的重要责任,丰富语文教学。前不久,我上了一堂专题课——“走近爱国诗人闻一多”,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对如何开发民族精神教育的资源有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习,不仅事关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还负载着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的继承与民族精神的弘扬.本文试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略谈个人之管见. 一、依托教科书,深挖人文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语文是母语教育,人文性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潜隐于我们掌握和运用语文的工具性的过程中,即在掌握母语这一工具过程中的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坚守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紧密依托教科书,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感情.于漪曾指出:语文教学对培养一个人的民族情操具有重大意义,热爱自己的民族,首先要从热爱自己的母语开始.  相似文献   

13.
金国良 《教学月刊》2006,(12):32-33
面对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的21世纪,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已迫在眉睫,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已是我们语文教育中的一大亮点。语文是一门最富有文化艺术灵气的情感教育学科,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更应注意其与创造性思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1873—1929)是我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也是一位顶尖大师级的学者和教育家。在他超过千万字的论著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如《读书分月课程》《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作文教学法》等几篇(部)是专门论述读书和作文的,但却体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语文教育思想。我们很难说梁启超是位语文教育家,但学习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于提高语文教师的修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包括语文教育传统在内),却非常有益。本文仅从练好读写之功、打牢国学根底方面,介绍一下他关于读书和作文的一些论述,也许可以给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改革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张明 《考试周刊》2014,(55):38-38
<正>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一方面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另一方面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民族凝聚力的培养与增强,关系到民族兴衰。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作为语文教育重要形式的写作教学,"教师不是实验者,而是学生作文的指  相似文献   

16.
坦白地说,语文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也伴生着种种形式样化的东西,它使我们自知不自知地把“新模式“新方法”的花样翻新当成了语文教学的真谛,使我们自觉不自觉地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时至今日,当我们不得不面对学生相对贫乏的精神世界、相对低浅的人文素养、相对脆弱的人格操守的时候,不能不真切地意识到,真该留下点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保持住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个性了。改革绝不等于革除,创新也绝不等于完全弃旧,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再失忆失语了。  相似文献   

17.
听过两个教师上过同一篇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两个教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处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语文教育要时时记着:我们面对的是孩子,孩子是水晶一样透明的,他们不是钢铁,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真与纯洁,尊重他们的生活逻辑,把他们当作铁一样地去敲打,妄想把他们敲成铁的,你所能得到的可能是破碎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贠玲 《山东教育》2007,(3):18-19
语文的学习是对母语的一种亲近。中华民族的母语是美丽的,是丰富的,她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和厚重的文化,建立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肉联系。语文教师应该怀有对母语的崇敬感走进课堂,面对学生,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丰盈学生灵魂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艺术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不是传授,而是激励和唤醒。语文教学要讲求艺术性,要通过一篇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激励和唤醒”学生,教师就必须善于捕捉各种教学契机,采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一步步地将学生引入一个个崭新的境界,使之情动趣生,从而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创造。而要向此境界迈进,据我们多年的实践探索,须先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以优美的语言艺术打动学生   语文教师是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播者,其语言基本功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讲究课堂语言艺术,使自己的语言艺术化。所…  相似文献   

20.
面对目前的高三语文教学,笔者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的语文教育丢失了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而让莘莘学子漠视和厌弃语文,我们的课堂教学迷失在应试的泥潭中而忽视了语文的厚重与美丽;我们有让孩子拥抱语文、回归母语的重任,我们呼唤高中教育“绿色语文”的到来,我们的高三语文课堂教学亟需蹈行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