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直 《电子竞技》2021,(4):66-68
当就地过年、疫情仍未褪去已成既定事实的前提下,我们似乎可以讨论一个年初曾经提过的问题. "当疫情营造了封闭的宅环境后,在需要被打发掉的时间里,电竞内容能占到几成." 一定程度上,后来又维持了几个月的宅环境给出了一个预期的答案. 当各个头部赛事先是延期,又在线上重启后,粉丝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反应似乎在说,"它本可以占据更多...  相似文献   

2.
北宋时,有个学者彭渊材,江西宜丰人,读书很杂,书里的话他都信。书上有驱蛇的口诀,他信以为真,到郭太尉府上去驱蛇,被蛇追得乱逃,汗流浃背,脱掉冠巾,自我解嘲:"这蛇是太尉宅神,驱它不得!"他研究音乐,写了本乐书,献给朝廷,朝廷给他做了个协律郎的小官。  相似文献   

3.
[案例1]一个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时常不听从老师指令,表现为不能站在小朋友的队伍中,到处乱跑并随地吐口水玩耍,即便有辅助老师在身边亦是如此.若越是强迫其听从老师指令,他的不良行为更为严重. [案例2]另一个二年级女生,平时默不作声.在学习广播操时,很少跟指导老师做动作.即便偶尔跟着比画几下,动作也很不协调.当发现教师有意识地关注自己做动作后,该生开始拒绝练习.在全班广播操考核时,该生旷课缺考.  相似文献   

4.
屋子里没有别的颜色,除了书案上那盏小蜡灯发出昏暗的烛光外,再就是黑。黑色的木床,黑色的幔帐,还有黑色的人影。 偌大的山宅万籁俱寂,偶尔有晚风拂过,吹得满地落叶沙沙作响,一派空旷、肃杀之气。 岑顺独自一人静静地斜倚在床头,喃喃低语,没有人知道他在说些什么。或许是在祈求上苍赐予多福多寿,或许是在诅咒命运的不公。 自从寄居在妻族的吕氏山宅后,不觉已一年有余。说是山宅,其实亦不过是一座废弃了的墓园。 岑顺每日习文练武、耕田种地,过得倒也逍遥自在,元拘无束。 这几日,他心绪不宁,夜里往往听到鼓鼙声,却又不知这…  相似文献   

5.
笑话     
《健身科学》2013,(10):53-53
1.帽子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坐公交车,孩子哭闹得厉害。怎么哄也安静不下来。一个坐在女人旁边的人生气地说:"这孩子真能哭,他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不就得了吗?"孩子的母亲回答说,"可他想要你那顶好玩的帽子。"2.天龙八部小李初中时很迷武侠小说,上课的时候都在看。一次,他上课看金庸的《天龙八部》的时候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将  相似文献   

6.
棋迷俱乐部     
素材:阿峰 整理:星恒棋盘胡同 朱老师戒烟了,咄咄怪事! 认识朱老师的人都知道,朱老师此生仅有两大嗜好,一、下棋;二、吸烟。别看朱老师瘦瘦小小的身材,烟瘾极大。至于下棋,棋友们都说他颇有秀哉名人的风度。朱老师曾说,世界什么爱好都戒得,惟有棋和烟戒不得。因为对于朱老师来说。棋是他的生命,而他的烟和他的棋又是密不可分的。 朱老师原来的烟瘾并不太大。在一次比赛中,朱老师休息不好、靠吸烟提神。不知是不是精神作用,吸了烟后的朱老师一路狂胜,拿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个冠军。从那以后,朱老师的烟量激增,下棋时更是一…  相似文献   

7.
<正>从小学到大学,有许许多多的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令我最敬佩的一位却是我的“叔伯”老师——刘卫峰。他1987年到卫辉九中工作,那时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他不教我的体育课,但却曾训练过我练田径,所以,我曾戏称他为“叔伯”老师。上学时,我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参加工作之后,我逐渐地对他有所了解,如今,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相似文献   

8.
J博士是个响亮的名字,在美国家喻户晓,在全世界也不乏崇拜者.J博士并非什么学术头衔,而是朱利叶斯·温菲尔德·埃尔文(又译欧文)的绰号.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篮球名将,他把自己的名字与一种篮球风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美国篮球的一个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费城,人们干脆这样划分篮球历史:前埃尔文时期、埃尔文时期,以及刚刚开始的后埃尔文时期.在美国职业篮球场上,J博活跃了16个赛季,直至1987年.如今,他已告别球场,坐进他的埃尔文公司豪华的办公室里.他是为数不多的运动员出身的大企业家之一.J博士的钱财恐怕已经多得无法细算,可他总不愿意忘记自己卑微的出身,以及童年时代作  相似文献   

9.
本学期,我任三年级某班的体育老师.这个班上有40名学生,属于我们学校的"小班",学生的家庭条件优越,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和"公主",所以在班上都很有"个性". 第一次上体育课,看到体育委员A整队后,我惊讶发现他管理能力很强,有威望,短短几分钟他把学生管理得井然有序,把那些"买他的账"的学生,抓出来6个,而且每个人的"罪名"都能清楚述说.  相似文献   

10.
争议WDC     
周奕 《电子竞技》2010,(12):44-45
11月15日,WDC比赛结束的第二天。著名解说DC老师在人人网连续撰写3篇文章对WDC进行了一系列的评论。用DC自己的话说,第一篇文章是温柔的(点评了WDC中国队伍的表现),而第二篇和第三篇却毫不留情的"抨击"了WDC各方面的组织工作。DC文章中说:"我是想用实际案例告诉WDC:赛事举办方面出现了执行团队不专业、专业团队不敬业、直属主管不作业的三大要害问题,这种情况哪怕出现一个,都相当够呛,三个一起来,崩盘得不行。"在WDC比赛结束当天,本刊的投稿邮箱就收到了宋林斌读者的一篇投稿文章,名字叫做《亲临WDC——我们的电子竞技之殇》。不过这篇文章的主题并不全是说组委会的组织混乱,更多的是提到了电竞玩家的素质问题,例如随地扔垃圾等等。可以看出来DC和我们的这位读者虽然欣赏了精彩的比赛,但是却对比赛组织相当郁闷,当然,郁闷的不止他们二位。  相似文献   

11.
争议WDC     
周奕 《电子竞技》2010,(23):44-45
11月15日,WDC比赛结束的第二天。著名解说DC老师在人人网连续撰写3篇文章对WDC进行了一系列的评论。用DC自己的话说,第一篇文章是温柔的(点评了WDC中国队伍的表现),而第二篇和第三篇却毫不留情的"抨击"了WDC各方面的组织工作。DC文章中说:"我是想用实际案例告诉WDC:赛事举办方面出现了执行团队不专业、专业团队不敬业、直属主管不作业的三大要害问题,这种情况哪怕出现一个,都相当够呛,三个一起来,崩盘得不行。"在WDC比赛结束当天,本刊的投稿邮箱就收到了宋林斌读者的一篇投稿文章,名字叫做《亲临WDC——我们的电子竞技之殇》。不过这篇文章的主题并不全是说组委会的组织混乱,更多的是提到了电竞玩家的素质问题,例如随地扔垃圾等等。可以看出来DC和我们的这位读者虽然欣赏了精彩的比赛,但是却对比赛组织相当郁闷,当然,郁闷的不止他们二位。  相似文献   

12.
“一线话题”的朋友,你们好啊!读完第一期“一点通”储老师的文章《心灵的震撼》,我的心也被震撼了。 在我所教的班级里也有一名学生,因患小儿麻痹症而活动不方便,在课上却表现得非常顽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十分喜爱上体育课。 记得去年的一次县级公开课,我想:为了学校的荣誉,仅仅就是这么一节课不让他上能怎么样啊!于是我就决定不让他上这节课了。我似乎比储老师处理得更利索,课前我直接找到班主任老师,请她告诉那名学生公开课那天干脆就别出来了。课后,我们同组的一位老师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怎么没让他上课…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得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宅在家里不运动的情况,面对这种状况,各大高校开始注重体育教育,为了更好地达到体育教育的效果、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混合式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因此就高校体育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增强...  相似文献   

14.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是一门艺术,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则要沉着冷静、机智地应对. 1.适时引导,动态生成 一次50m测试课上,有一名肥胖学生在测试中突然掉了鞋子,看到有人掉了鞋子,其他同学开始大笑起来,说这说那,甚至还有些难听的语言夹杂在其中,这名同学虽然掉了鞋子但还是坚持跑完了50m.本来老师想批评他应该在测试前做好准备的,但考虑到他是一名特殊群体学生,此时批评他会打击他的积极性,于是老师采用了非常规的教育方法.老师将全班同学集中到一起,对大家说,刚才这位同学的行为值得表扬.同学们一脸惊奇地看着老师,以为是老师说错了.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往往因一些小事而发生打架现象,弄得老师常常为“法官”、“判”得不好,学生口服心不服,问题也解决不了。按照常规的处理方法,老师把打架的两个学生找来,问:你们为什么打架?两个学生同时回答:是他先打我。谁也不肯承认自己先动手。为了弄清楚事情,老师就得费九牛二虎之力,深入调查查出打架原  相似文献   

16.
我有过只做了两天的棋友,他叫刁岩,是摊主刁叔叔的儿子,第一天他来上大课,以后就不再来了。过了不久,夏令营开始了,他来的那天正好赶上廖老师、杨老师要带我们去中山陵玩。从新街口工人文化宫到中山陵不是很远,可他晕车了,恶心要吐,只得在车上休息。记得那天中途下了小雨,我们所有人躲进饭店避雨,后来雨停了,我们又出来玩,我们玩得兴高采烈,全然忘记他的存在,等到我们回到工人文化宫教室里坐下上课时,突然发现少了一人,只见廖老师像弹簧一样跳起来,“嗖”地冲出门去,打的飞奔中山陵。后来听说那天找到刁 …  相似文献   

17.
清末到民国初期,北京的围棋手有两个聚会处:一为北海的漪澜堂,一为北京绒线胡同的顾水如先生宅第。顾水如是当时著名的围棋国手。他为人轻财好客,家中经常有三教九流的风云人物前来聚会,大有“席间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盛况。一代艺术大师梅兰芳青年时期,曾在顾水如家得识当时年  相似文献   

18.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体育教研活动中,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教快速跑起跑动作时,如何发令?"我随口答道:三个口令--"各就位"、"预备"、"跑".那位老师听了我的回答后,摇了摇头.正当我感到莫名其妙时,他又对我说:"你仔细看一看初一的体育课本吧".我拿过书本一看,书中在介绍快速跑起跑姿势时,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蹲踞式,而是介绍了站立式.当时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老师认为既然站立式起跑是长跑常用的起跑姿势,为什么要用在快速跑教学中呢?有的则认为快速跑教学中运用站立式起跑主要是培养学生快速起动的能力,在快速跑教学中出现非常正常,更何况翻开体育史,大家都知道起跑姿势的演变过程,先有站立式,后有蹲踞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苏斌 《乒乓世界》2014,(9):152-152
苏斌刚接手张寒(被派往巴黎驻站)的角色,成为新华社跑乒乓球口子的记者。这月的乒超联赛总决赛,是他第一次与一众乒乓球记者汇合在—起报道乒乓球。苏老师从最开始还有点腼腆。到后来成为记者们聊天过程中的“捅刀”高手,瞬间让我(本版编辑黑妹)有邀请他写随笔的冲动。不成想,拿到苏老师交来的随笔,感觉果然又被他玩儿了,能把随笔写得如此正经、可媲美新华社赛事稿的,也只有苏老师了。看来,苏老师逗比的精神还需要多约写几次彻底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0.
读了黄治梅老师发表在2000年第5期<体育教学>上的<中长跑测试四步法>收益很大.我们在中长跑测试时所用的方法也是这四步,只是具体操作不同,我们觉得我们的方法更易操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同时与黄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