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张门票到一本DOTA2虚拟护照 如果现在你的DOTA2游戏帐号里还留存着一张没有拆封的TI2国际邀请赛虚拟门票,那就不仅仅意味着你可以在STEAM上把这件有价无市的绝版物品拍出上千元的价格.这件五年前的"老古董"更是DOTA2骨灰级玩家身份的象征.  相似文献   

2.
邓飞 《电子竞技》2016,(9):51-53
V社的切法:共赢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V社在DOTA2平台下开创的线上观赛门票模式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如同那部官方纪录片的标题一样,V社的DOTA2是一款真正"free to play"的游戏,付费玩家和免费玩家所享受到的游戏乐趣本质上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3.
"相对单一"的天赋系统 天赋系统,是风暴英雄在游戏机制上寻求的改变之一,如今的DOTA2已经引入了天赋系统,LOL则依然维持技能加符文的一套系统,因此下文中我们将会比对风暴英雄和DOTA2的天赋系统.  相似文献   

4.
苏三 《电子竞技》2012,(18):1-1
一款用心制作的游戏,一场超越游戏的巅峰对决,在西雅图举办的第二届DOTA2国际邀请赛为我们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 从本届邀请赛第一支队伍产生之时,DOTA2国际邀请赛便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焦点.150万美元的总奖金,16支世界顶尖战队的巅峰对决,DOTA2国际邀请赛绝对是如今世界上最好的电竞赛事之一.  相似文献   

5.
DotA2漫谈     
苏三 《电子竞技》2016,(4):62-65
IGN评过去十年最佳PC DOTA2位列第四 IGN作为世界上顶尖的游戏媒体,具备一套专业且完整的游戏评分系统.IGN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在行业内都是数一数二的.今日IGN就发布了过去10年最为优秀的PC游戏榜单,DOTA2位列第四位.  相似文献   

6.
《电子竞技》2011,(21):102-103
上—期《DOTA2初体验》带来了编辑部实习记者小伊的DOTA2体验,本期我们给出另外一位特邀作者koflover的DOTA2体验。顺便说一句,DotA6.73马上出来了,暴雪DOTA也快了,valve你感到压力了吗?赶紧把DOTA2完工吧……Steam平台类似于目前的主流PC游戏,DOTA2是基于Steam平台下运行的。想玩DOTA2必须先安装Steam平台,然后再输入激活码后就可以在Steam平台下直接下载安装。如果更换电脑,还需要在安装Steam平台的前提下重新下载安装  相似文献   

7.
左子扬 《电子竞技》2017,(23):72-74
2012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年仅14岁的张睿达通过朋友接触到了DOTA2这款游戏.彼时的DOTA2在中国尚未开始开放性测试,可也就是凭借一个小小的激活码,年轻的张睿达敲开了DOTA2的大门.那时的他一定不会想到,四年后他会从一个普通玩家变成世界冠军.从某种程度而言,张睿达之所以能成为TI冠军,也绝非他口中的"运气"使然.  相似文献   

8.
《电子竞技》2013,(19):41-41
事件一:Nexon获DOTA2韩日代理权2012年11月8日,韩国Nexon公司宣布正式同北美知名研发商Valve签约,获得其旗下大作DOTA2的韩国及日本运营权。由Valve灵魂企划室IceFrog担任研发总监的DOTA2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关注度,是媒体、玩家共同预测的未来主流电竞游戏之一。DOTA2基于DotA研发,拥有更为出色的引擎和高品质画面,通过进化的玩法,让玩家感受到新一代"DOTA类"游戏的魅力所在。Nexon徐民代表表示,希望Nexon成熟的运营方式和Valve高超的制作水平能够让DOTA2获得韩日玩家的认可。Valve相关负责人表示,在CSOL2  相似文献   

9.
由于近年来DOTA在世界范围内的盛行,DOTA类网游蜂拥而出,但品质却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从这些游戏推出后的效果和玩家反馈来看,一款叫做《英雄联盟》(Leagueoflegends,简称LOL)的游戏深受玩家好评,在享有游戏业界奥斯卡美誉的GDC2010(GameDevelopersChoice)上,获得包括"玩家选择大奖"和"最佳网络游戏设计大奖"在内的5项殊荣,成为GDC2010年度线上游戏最大赢家。前不久WCG2010世界总决赛在美国洛杉矶完美谢幕,《英雄联盟》作为首款加入到WCG世界总决赛的DOTA类游戏,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0.
时势造英雄,游戏厂商被推到举办比赛的第一线其实有内在的逻辑性.因为和硬件厂商以及视频制作方相比,游戏厂商有许多天然优势. 电竞游戏跟游戏厂商,原本就有分不开的血缘关系,所以厂商的热情不需怀疑.你永远不可能看到,完美去组织LPL,或者腾讯开办一个DOTA2比赛.但当完美觉得DOTA2比赛能够带来人气时,它亏本也会把比赛办好.天然的利益纽带,决定了厂商只要还有钱,它就会全力支持比赛. 那么厂商办比赛,钱从何来呢?答案是:网游化.  相似文献   

11.
漫谈     
浅谈DOTA2盒子:已破坏游戏平衡?
  你是否正在使用或者曾经用过DOTA2“盒子”或者类似的插件?你对这类插件如何看待?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情--Valve是不允许玩家使用插件的。在去年9月的时候,官方汉化人员河马曾发微博表示,如果被被VAC检测到使用DOTA2相关插件的账号将被封禁30天。  相似文献   

12.
引语: 作为一款经久不衰十年的MOBA类游戏,DOTA2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全世界有无数玩家都曾与这款游戏建立了短暂或是长久的联系,"信仰"是这些玩家最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但当我们试图拆解这个有些宏大甚至是空洞的词汇时却发现,在他们日常生活的碎片中,几乎随处可见与DOTA2有关的印记,通过这些具象化的印记,他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3.
DotA2漫谈     
苏三 《电子竞技》2014,(21):58-61
<正>浅谈DOTA2盒子:已破坏游戏平衡?你是否正在使用或者曾经用过DOTA2"盒子"或者类似的插件?你对这类插件如何看待?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情——Valve是不允许玩家使用插件的。在去年9月的时候,官方汉化人员河马曾发微博表示,如果被被VAC检测到使用DOTA2相关插件的账号将被封禁30天。那么为什么仍然有不少玩家用着插件?客观的说,如果计时器仅仅计算暂停的时间,那么还能理解,但如果这个功能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对手技能的CD时间,那则  相似文献   

14.
DOTA2漫谈     
苏三 《电子竞技》2013,(19):62-63
外服上海服务器永久关闭9月5日,DOTA2外服中的上海服务器于0点开始进行维护,届时选择该区域匹配的玩家将被提示"该服务器正在维护"而无法进行游戏。而在维护过后,上海服务器将会永久关闭。对于广大的中国DOTA2玩家来说,在DOTA2还未进入中国的之前,玩家们只能在外服体验DOTA2带来的快乐。因此,DOTA2外服上海服务器在此前成为了不少中国玩家的"临时小家庭"。但现在,随着DOTA2进驻中国,国服更是进入了放量测试阶段,外服中的上海服务器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苏三 《电子竞技》2013,(4):14-15
根据GameLook的记录,DOTA2在2012年3月最高在线3万人,7月达到7万人,成为Steam平台同时在线最高的游戏产品,而到今年一月,DOTA2已成功突破20万大关,虽然DOTA2起步较晚,但用户增长速度却十分迅猛,半年用户数环比增幅达到200%。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DOTA2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吸引了大批玩家的加入,但是这仅仅是一款尚未完全公测的游戏。可能很多没能玩到DOTA2的玩家会有这样的疑问:DOTA2究竟好在哪?与DotA相比有何区别?这篇文章就会为大家介绍DOTA2与DotA的不同以及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16.
尼博 《电子竞技》2013,(5):24-27
DOTA2可谓一款让人"又爱又恨"的游戏。爱的原因不用多说,因为它不但传承了DotA的经典,还在画面、效果方面做到了更好,同时还加入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让广大玩家赞不绝口。说到恨,则是因为DOTA2国服一直让玩家们等的十分辛苦,普通玩家想要玩到DOTA2是难上加难。来到了2013年,DOTA2国服在千呼万唤中也终于要来到广大玩家身边了,不过截止到目前为止,代理公司完美世界方面尚未透露任何关于DOTA2国服的消息,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不久的将来DOTA2国服即将要来临了。为此,在DOTA2国服来临之前,本刊也对未来国服的样子进行了猜想。  相似文献   

17.
第一日:客户端篇 玩家们想要体验DOTA2的乐趣,必须先从网络上下载安装Steam平台客户端,然后再通过平台下载并安装DOTA2游戏.对于网络环境良好的同学,上述程序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可怜的笔者由于种种不能说的原因竟花了一天的时间才顺利结束客户端安装工作. 第二日:模式篇 由于目前的DOTA2内测版本还未汉化,所以进入游戏后映入眼帘的将是数不清的大小写英文字母,好在笔者的英语水平还可以,据观察只要是经常玩一些外国单机的同学应该都能够轻松玩转DOTA2界面.游戏平台里每个玩家部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头像、名称、等级和经验条,这些都是为了方便匹配模式的公平性,玩家可以选择匹配范围(亚洲、欧洲、北美三大区域)进行较为公平的匹配战斗,延迟问题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DOTA2漫谈     
苏三 《电子竞技》2013,(1):65-67
DOTA2统计数据一览 著名DOTA2数据统计网站dotabuff.com于近日公布了一组数据,其中包括用户数量、游戏场次及游戏模式等多个方面。在看完这些数据之后,苏三已然感觉DOTA2的玩家用户群体十分庞大。而事实上,这组数据仅仅是没有开启公测前的统计结果,在国内目前也仅有少部分玩家可以进行DOTA2游戏,如果等国服正式公测之后。这个数据恐怕还要翻几番。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具体的数据统计吧。  相似文献   

19.
2011年9月28日,《电子竞技》杂志与178游戏网(http://dota.178.com/)联合举办了一场DOTA2水友线下友谊赛。每方出两支队伍,捉对厮杀打淘汰赛。本次友谊赛的宗旨是"体验游戏,享受新奇",无关乎竞技,只是为了让广大普通玩家有一个能与DOTA2近距离接触的通道。实际上,就连聚会也是其次的,我们(包括冰蛙)更需要的是搜集广大普通玩家对游戏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电子竞技》2013,(23):52-53
DOTA2的逐渐普及,也带来了更换机器的热潮。作为学生党,大部分读者首先考虑的必然是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购买一款跑得动DOTA2的电脑。早在在DOTA2刚公测的时候,本刊就为大家做过一个专题,讨论什么样的电脑才能跑得动DOTA2。从那以后,各大厂商都在推出针对游戏玩家的新款电脑。这中间,具备"独显、散热、轻薄"三大优势的清华同方钢铁侠X46L,可谓是性价比极高的DOTA2游戏笔记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