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蒲公英家族     
当车子缓缓停下时.坐在前排座位上的那个男人舒服地伸展了一下他的手臂.车子内的谈话声仍在继续着。WHATIF?我对当时的情况可是了解得一清二楚。德文·费尔古森一边整理着头上的运动帽.一边喋喋不休地唠叨着。你们大概谁都没我这样的好记性。那时候.他们都只有11岁。在一次地方性质的比赛中.鲁迪·盖伊在底线处接到皮球后.在终场哨声响起的瞬间扬手命中一记三分球。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次进球。德文RUDY GAY.回忆道,当时,我和身边那个叫肯尼·阿伦的家伙都不由自主地张大嘴巴,我们都在惊呼,‘这小予肯定能进NBA,上帝保佑,我们的预言真的没错。  相似文献   

2.
那些画儿     
李梓菲 《新体育》2012,(7):54-55
想当年,天是蓝的,水是清的,NBA的翩翩少年都是年轻的。那时候,加内特还被称作“狼王”;邓肯也会留起嬉皮士的发型;那时候,吉诺比利还有一头飘逸的长发;帕克和伊娃也是一对甜蜜的恋人:那时候,阿伦像杜兰特一样是球队的老大;皮尔斯和沃克才是凯尔特人队的双子星;那时候,马刺逢单数年就很强大;凯尔特人打球就像打架;那时候,我们都很年轻,盼望着长大……  相似文献   

3.
去年今日,在圣安东尼奥的SBC, 基德丢掉了最接近 总冠军奖杯的机会。 那个夏天, 我们都在猜测 这位NBA 最好的组织后卫, 会寻觅哪支球队 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那时的基德 是那么的出色, 即使后来他 留在新泽西, 没有人怀疑 网队还能继续 他们的辉煌。 于是才有了那篇稿子《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对于篮球似乎有了新的认识,很高兴在总决赛里看到了我所期望的纯粹的篮球,没有偶像,没有炒作,没有任何商业标榜的篮球,可惜这不会是NBA的商人希望看到的篮球。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大嘴     
那个著名的23号,是永远的飞人。 那个滔滔不绝的“长舌男人”,是永远的大嘴。 还在NBA时,查尔斯·巴克利就是说话最多、观点被媒体引用最多的球员之一,据当时全美一个体育统计机构的调查,飞人乔丹,大虫罗德曼和大嘴巴克利是三个说话被引用率最高的NBA球员。 “老虎”伍兹曾这样说他:“查尔斯·巴克利总是使我发笑,总是使我思考,他是一个毫无保留的人,是我见过最具个性的人。” 所以说,退役后的巴克利发挥特长,担任电视评论员——不是体育的专业解说员,而是针砭整个社会的时评评论员——实在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丁点都不会浪费。四年来,他的确干得很棒。  相似文献   

5.
BeTalk     
暑假到了,恭喜同学们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放松娱乐了。可惜的是2007-2008赛季NBA的大幕已经落下,不知道比赛大家看的过不过瘾,有没有一丝不舍,有没有为自己心爱的球队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而感到一丝遗憾?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四个月后NBA的大门会再次向你敞开,只要有你们的爱,NBA就永远不会结束。虽然暂时无法在电视上看到你珍爱的NBA比赛了,但你可以继续通过我们的杂志关注并了解你所喜爱的球星和球队,你们对篮球的牵挂就是小编们办好每一期杂志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项成功的比赛.NBA全明星赛已经走过了57个年头.这其间总会有一些事情让我们难忘.把它们永远留住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笔记下来.这样一来.这些故事不但会保留在纸上.还能留在千万球迷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7.
原始河流     
《当代体育》2012,(18):94-101
物种的起源我是从1963年开始关注NBA的,那时候的联盟还只是一个很小的组织。小到什么程度呢?整个联盟里仅有九支球队,而且大众对此的关注度也是少得可怜。当时,联盟最初的办公地点选在了帝国大厦里。也许这一选址也存在着某些象征意义——这项以巨人身高见长的运动将他们的总部也选在了世界上最高的一座建筑物里——但说实话,我却并不认为联盟的这个选址行为是有意而为之,因为在我看来,那个时候联盟制定的所  相似文献   

8.
以前看《风云》,只记得泥菩萨诡异一笑,告诉雄霸,得风云二人,可雄霸天下,迎来十年鸿运……后来想到步惊云的绝世好剑,聂风的血饮狂刀,心说这世界再没有谁能这般横刀立马,携手纵横……后来抛开天真,可以肯定一点:持之以恒最为难得,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慢慢才明白一个王朝或者一个王者的伟大只是在于他们在和时间的较量是不落下风。没有经历八十年代的NBA,但那个时代只有约翰逊和伯德最常被人提起,不仅仅是因为洛杉矶的华美和波士顿的源远流长,还因为那个时代有最鲜明的符号,有最顶尖的对决,就如同风云一般,魔术师在伯德的退役典礼上身着波士顿短衫,似乎扯开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流连忘返。后来到了九十年代,我记忆中的第一场NBA比赛竟是乔丹1996年总决赛的眼泪,那对在天之灵父亲的告慰分明就是对所有人宣布的王者归来,然后才明白那是一个属于一个男人的时代,可这样的大时代却伟大的有些悲哀。后来的物极必反证明了伟大的副作用——迈克尔的最后一投之后NBA遭遇劳资纠纷,影响力大不如前。我想NBA再不会有个像样的王朝……  相似文献   

9.
以前看《风云》,只记得泥菩萨诡异一笑,告诉雄霸,得风云二人,可雄霸天下,迎来十年鸿运……后来想到步惊云的绝世好剑,聂风的血饮狂刀,心说这世界再没有谁能这般横刀立马,携手纵横……后来抛开天真,可以肯定一点:持之以恒最为难得,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慢慢才明白一个王朝或者一个王者的伟大只是在于他们在和时间的较量是不落下风。没有经历八十年代的NBA,但那个时代只有约翰逊和伯德最常被人提起,不仅仅是因为洛杉矶的华美和波士顿的源远流长,还因为那个时代有最鲜明的符号,有最顶尖的对决,就如同风云一般,魔术师在伯德的退役典礼上身着波士顿短衫,似乎扯开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流连忘返。后来到了九十年代,我记忆中的第一场NBA比赛竟是乔丹1996年总决赛的眼泪,那对在天之灵父亲的告慰分明就是对所有人宣布的王者归来,然后才明白那是一个属于一个男人的时代,可这样的大时代却伟大的有些悲哀。后来的物极必反证明了伟大的副作用——迈克尔的最后一投之后NBA遭遇劳资纠纷,影响力大不如前。我想NBA再不会有个像样的王朝……  相似文献   

10.
在6月底7月初进行的CBA甲B联赛上,球迷们又看到了前国手马健矫健的身影。他依然是那么的健壮,依然是那样的笑容满面,依然留着那个樗般的NBA似的小寸头。赛场上的马健斗智斗勇,佳作频仍,那么赛场外的马健是否也如球场上那样坚决果断,一览无遗呢?看完本文,或许你对马健会有一种新的却又无法一下就能说出的感觉。当那个留着典型NBA小寸头的人活跃在国内的篮球场上时,当那个在球场上颇具皮蓬风采的身影出现在球迷视野中时,当那个以救世主面目出现来拯救首钢队于水火,使其免遭降级之灾的焦点出现时,朋友,你是否能马上认出他,并…  相似文献   

11.
全明星之夜     
上一次看全明星赛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大概是十年前吧,正读初中。我记得那时自己还是很喜欢NBA的,但是那时候自己就不太喜欢所谓的全明星赛,在我看来,那不过是一场像模像样的作秀。全明星周末是球迷的盛会,干什么都无所谓,只要  相似文献   

12.
《当代体育》2006,(9):26-29
一个国家篮球联盟对抗整个世界的雄壮,是从1992年那个潺热的巴塞罗那之夏开始的。国际篮联对NBA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一纸禁令的解除。使全世界球迷有幸在当时看到一套可能是世界篮坛上历史最强大的梦幻阵容,人们从此称那支星条旗下的球队为“梦之队”,而这称呼,一叫就是14年。  相似文献   

13.
又是一年赛季末,又是一年选秀时,又是一年中太阳晒屁股闹钟还没响的那个季节。当然了,睡懒觉的是我们,NBA各队经理可都忙着斗转星移拼命斗法的时候也到了。  相似文献   

14.
蒲公英家族     
荡漾 《当代体育》2011,(21):12-15
当车子缓缓停下时.坐在前排座位上的那个男人舒服地‘伸展了一下他的手臂.车子内的谈话声仍在继续着。“我对当时的情况可是了解得一清二楚。”德文·费尔古森一边整理着头上的运动帽.一边喋喋不林地唠叨着。“你们大概谁都没我这样的好记性。”那时候.他们都只有11岁。  相似文献   

15.
男人本色     
当他们以这样一身西装革履出现在你面前时,你是否会惊叹于他们身上的另一种魅力,一种男人特有的魅力。再配上一个篮球,这种高贵典雅的运动轮廓就会更加清晰。完美的身材,高高的个子,NBA的球星们就算模样差了些也可以称为天生的模特。这才是NBA球星们最真实的一面,此刻的他们淋漓尽致地诠释了男人本色。  相似文献   

16.
男人与象棋     
大街小巷,街头巷尾时常会看到男人们在一方棋盘上争吵厮杀,好不乐乎,但是在生活中鲜有女人征战楚河汉界。一块承载了炎黄子孙男人血性的棋盘,为什么男人们会乐此不疲,而女人却少有问津呢?男人骨子里、血液里都流淌着对于刀剑、战争一丝"向往"的情  相似文献   

17.
出名要趁早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NBA中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在进入NBA不到一年或者在没有进入NBA的时候便声名大噪了。所谓做男人难,做名男人更难,做NBA的名人更是难上加难。不过NBA这个舞台并不是谁都能去得了的,出名要趁早,江山早打下来早省心……  相似文献   

18.
看到这衣服上黄色的99号,你就会知道,这是为了纪念NBA历史上第一位超级巨星,也是第一代王朝的奠基人乔治·麦肯。 2005年麦肯去世的时候, 整个NBA都在哀悼,但是曾经叱咤篮坛的麦肯退役后却穷困潦倒,他的家人甚至连他的丧葬费用都拿不起。  相似文献   

19.
2004年7月25日,底特律活塞队和拉希德·华莱士签下了一纸5年5700万美元的合同,这样,华莱士就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签下了两纸年薪都过千万的长合同。华莱士上一纸合同是在1997年和波特兰开拓者队签的,6年8100万美元。一个球员能在NBA中签下一纸年薪过千万的长合同是相当不容易的,就算不是已经证明了自己实力的明星也应该是一个潜力无限的未来之星,而能连续签下两纸年薪都过千万的长合同毫无疑问都是实力超群、有着耀眼的技术统计甚至能带着球队不断取胜的超级明星。而拉希德·华莱士呢?他做到了吗?97年那纸天价合同虽然在后来已经被认为不值,但姑念他当时还很年轻,被认为是一个潜力无限的未来之星,所以也就认了。但现在呢?六年过去了,华莱士竟好像还停留在那个潜力无限的年代,只是可惜现在他已经年届三十,再也没有什么潜力可言了。那为什么活塞队要做这种冤大头给他这么多钱呢?估计是基于这个理由,因为拉希德·华莱士给底特律活塞队带来了2003—2004年度的NBA总冠军!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20.
危机笼罩     
看了今年的NBA总决赛,最强烈的感受就是:NBA迎来它的又一个危机!当乔丹依然威风凛凛地主宰着NBA总决赛,而他的挑战者依然是去年的马龙和斯托克顿时,我们实在不能不问一声:年轻人到哪儿去了?“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的NBA总决赛,还能有多少悬念?总决赛打了6场,没有一场单场得分上百的,这于对数字有特殊嗜好的美国人来说,不见得是个福音。爵士队倒是创了个总决赛单场得分最低纪录。抛开分数不谈,在场上双方极少打快攻,都稳稳当当地摆开阵式打阵地战,给人以十分强烈的“欧洲风格”的印象,这就不能不归结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