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从事声乐活动近半个世纪了,从事教学工作也有三十五年了。集三十五年之经验,我的教学要求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纯”、“准”、“实”。所谓纯,就是声音要纯真、深亮,秀丽,不能毛毛糙糙、颤颤抖抖、摇摇晃晃的。因为音乐艺术总是要通过某个乐器来表达,声乐艺术也一样。学器乐的人手中的乐器,如:钢琴、提琴等都是现成的,而搞声乐的人的“乐器”却要靠辛勤的培养创造。做老师的无不希望给学生一个  相似文献   

2.
作为歌唱的基础,读谱、音乐听觉、音准、音乐记忆和节奏等能力伴随着声乐学习的全过程;而声乐的发声技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视唱效率与质量。因此,为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综合提高,加强视唱与声乐关系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彭斌 《池州师专学报》2004,18(5):125-126
声乐艺术的基础主要在于发声和声音的质量。歌唱家只有了解了声乐艺术,声乐艺术对声乐技巧的重要性。才能在将来的学习中少走弯路,掌握准确的声乐技巧,以优美动听的歌声献给广大的观众。  相似文献   

4.
声乐是情感的艺术,声音中技能训练与歌唱有机结合,才能完成声乐作品的演唱。  相似文献   

5.
6.
声乐学习与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训练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永无止境。它的训练形式是一种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要想从这些“简单”的重复过程中这到正确方法的运用,进而变成学生自己良好的习惯,最终能够运用娴熟,离不开课后的勤奋用功。用功最重要的是用心,用心才能得法。  相似文献   

7.
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是两种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但是二者经常同时在舞台上出现,共同演绎一首作品。这时就需要钢琴伴奏者和声乐演唱者互相配合,将乐曲诠释的尽善尽美。优秀的钢琴伴奏者和声乐演唱者充分了解双方的互动关系,在演出时会全力配合对方,共同制造演唱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声乐教育被陈旧理念所桎梏,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扮演着权威角色,而学生屈于教育链底层,无法获取主动权。在这种消极的教与学关系结构下,不仅导致学生声乐学习兴趣削弱、行为被动,也会造成教师对声乐教研工作的懒惰与滞后。因此,从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战略高度出发,必须摒弃固有思维及模式、创新教学思想与方法。《声乐教  相似文献   

9.
声乐与通感     
通感是指人们在感知某一对象时,某种感官可以获得另一种感官才能得到的感觉。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称这种“在日常经验里,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的彼此交通”的语言现象为“通感”。西方象征派诗人称之为“感通”,即色、嗅、味、触觉等的呼应。人们称红、黄色为“暖色”,绿青色为“冷色”,颜色使人感到有了温度,这是视觉通于触觉。“歌声甜美”、“甜言蜜语”,声音俨然有了味道,这是听觉通于味觉。在诸多的感觉相通中,声乐与通感的关系最为密切,使用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张艺 《教书育人》2012,(21):50-51
音乐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与人们相伴。自古以来,音乐都伴随着人们并渐渐地从贵人专属走向民间,追根究底音乐就是由民间起源发展而来的。因此可以说传统民间音乐是现在各种音乐的起源与基础。一我国声乐教育的历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人民开始觉醒,洋务派推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西学东渐"的思想由此得到壮大,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也得以开始萌芽。维新派代表梁启超认识到音乐对于思想的重要意义,因此积极倡导学校开  相似文献   

11.
声乐是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声乐教学应注重学生歌唱的姿势,呼吸和发声的技巧,使学生树立起学习声乐的自信心,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修养。  相似文献   

12.
邹文琴是中国音乐学院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其教学艺术的核心是"以技术唱音乐",即以"理性融入情感"的模式来支配声音的气息、位置、共鸣、语言的独特教学理念,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声乐与通感     
通感是指人们在感知某一对象时,某种感官可以获得另一种感官才能得到的感觉。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称这种“在日常经验里,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的彼此交通”的语言现象为“通感”。西方象征派诗人称之为“感通”,即色、嗅、味、触觉等的呼应。人们称红、黄色为“暖色”,绿青色为“冷色”,颜色使人感到有了温度,这是视觉通于触觉。“歌声甜美”、“甜言蜜语”,声音俨然有了味道,这是听觉通于味觉。在诸多的感觉相通中,声乐与通感的关系最为密切,使用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15.
符悠悠 《教师博览》2022,(36):16-18
在声乐演唱中,情绪作为情感的助推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有效的情绪渐进,有助于演唱者对演唱作品内涵的正确把握和情感的准确表达。在日常教学中,声乐教学的过程是一对一的,教师的引领特别重要。文章阐述了当下声乐学习及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声乐爱好者及教育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任何艺术形式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其进行创新。民族声乐也不例外,要想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保持艺术活力,就应该对其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鉴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民族声乐的创新和发展途径,以期为研究本课题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云南省高师五年制音乐教育民族声乐教学与声乐人才培养的实际,主要从如何培养声乐学生的音乐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四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1月30日晚,我校在音乐厅隆重举行内蒙古师范大学肖黎声声乐艺术中心成立揭牌仪式暨肖黎声教授声乐教学35周年音乐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为中心成立题词:黎民忠仆奋斗不息为党为国为事业,  相似文献   

19.
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理性认识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在声乐演唱中有着感性和理性相互融合并相互依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以感性的情感表达为基础,理性的思维方式为主导,是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声乐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教师与学生、演唱与实践、以及师生的教与学。声乐演唱发声有其内在规律,而声乐心理学正好是研究这方面的,能够很好地帮助师生理解。同时,声乐心理学对高校的声乐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声乐心理学的运用主要是对声乐学习者的心理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其提升声乐学习效果。对此,本文将对声乐心理学的概况进行简要阐述,并谈一谈声乐心理学在高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