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中的汉字识读书写、文章的阅读理解和有固定格式的文章的写作等视为“小语文”,而把文章中的文学思想、文化内核、道德熏染、美学辐射以及情感渐染视为“大语文”。“小语文”只能算做工具语文,应试语文;“大语文”才是真正的语文。因此。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大力倡导和推行“大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语文离不开生活,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以生活为源泉创作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树立一种"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为例,分析大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中的汉字识读书写、文章的阅读理解和有固定格式的文章的写作等视为"小语文",而把文章中的文学思想、文化内核、道德熏染、美学辐射以及情感渐染视为"大语文"."小语文"只能算做工具语文.应试语文;"大语文"才是真正的语文.因此,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大力倡导和推行"大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要树立小课堂大语文的意识,并将大语文的观念和注重课堂实践的思想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坚持思维参与和语文实践,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大目标。  相似文献   

5.
作者经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一直在孜孜探索一条“大语文”教学之路,以作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在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本文即作者“大语文”观指导下语文教学实践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所谓“大语文”,是“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作为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语文”,让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的综合能力为己任,促进学生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生活化”,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在教学中,应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演绎生活现象、参加生活实践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8.
高士军 《成才之路》2012,(29):11-11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陷入“高耗低效”的状况,这种状况很大程度是当前语文教学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看语文分数不看语文水平,只看语文成绩,不看语文能力,只看作文字数,不看作文内容。要想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我们就必须牢固树立“大语文”观,以学生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根据我个人教学感受,要树立大语文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主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以课堂为中心,根据学生知识积累情况判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促进语文教学与生活积极的联动.研究大语文教育观视域下的语文教学艺术,完善语文教学结构,凸显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助力语文教学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0.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1.
“大语文教育”有别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它是建立在更多时间、更大范围、更多形式、更高效率基础上的,旨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文功底的一种教学思想。其核心就是贴近现实生活,注重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12.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才于课外”的大语文教学观,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语文教学的最佳情境就是把语文学习放到生活实际中去,通过具体实践,使语文学习生活化,这不仅是大语文格局构建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本质的体现。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就必须通联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为此,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进行了以下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强调生活的外延即为语文的外延。语文教材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逐渐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革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的特征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状态,个中原  相似文献   

16.
“大语文”教育观最早是由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如今提倡的语文素质教育,其实也就是大语文教育。这种大语文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把教语文与育人结合,把传授知识与发展语文能力结合,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空间和有限的课文内容等条件下,去渗透大语文这个教学目标呢?  相似文献   

17.
魏娜 《成才之路》2011,(27):94-95
语文教学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想在一天、一个月能看出语文成绩有明显的提高是不可能的,它需要教和学双方长时间不懈的努力。“大语文”教学旨在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在语文教学中,大单元开发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其内涵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某一主题或某一篇文学作品,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然而,目前小学语文学科中大单元开发存在着开发难度大、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大单元设计缺乏科学性、评价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核心素养对语文大单元教学的需求、大单元的概念及要素,结合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进行大单元开发研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和探究能力,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开发路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杨应学 《陕西教育》2011,(12):43-43
“语文难学”是农村小学生共有的感受.“语文难教”又是困扰不少语文教师的大难题.“语文谁都会教”更让语文教师尴尬。那么如何改变这些看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成一门艺术.使学生在愉快之中乐学、会学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际越来越觉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乐学、会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贺国太 《现代语文》2008,(7):133-13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写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比重之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