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景     
傍晚,我正在家中写作业,弟弟兴奋地跑到我身边激动地说:“姐姐,下雪了 !”“下雪了 ?”我又惊奇又兴奋,赶忙来到窗前打开窗户一看,啊 !晶莹的雪花,密密麻麻,像一只只白蝴蝶在空中飞舞,真美啊 !我禁不住伸手接了几片雪花,仔细地观看欣赏。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菱形,有的似八角,形状各异,非常好看。但它们很快就融化了,像变魔术一样变成小水珠。一会儿雪下大了,雪花开始密集起来,我想:它们可能是天上的仙女弹棉花时,不小心被落下的棉絮吧 !它们打在玻璃窗上,变成水珠在玻璃上爬动着,画出一条条花纹,真是美不胜收啊…  相似文献   

2.
游北戴河     
我终于有幸跟爸爸到北戴河观大海,感受大自然那非凡的魅力。一大早,我就跟爸爸到火车站去坐火车,经过几个小时的旅程,我们终于到了向往已久的北戴河。到了海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爸爸先领我去看大海,这还是我头一次看呢,哇。大海真美,向远处望,天水相接,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天空中还不时飞来几只海鸥,它们好像在迎接我们一样。爸爸让我尝一下海水的味道,清澈的海水又苦又涩又咸。我在沙滩上尽情地玩耍,我拿着一块石头向海里一扔,就看见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我坐在海边,浪花一层一层地涌过来,…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老媒体人,以前长期在新华社工作,后来又到香港媒体工作了7年.去年,我的人生角色又一次发生了变化,到人民日报海外版担任总编辑.在这个新岗位上,我很真切地感受到当前在媒体行业和对外传播领域,发生着许多深刻而积极的变化.特别是有两个大的时代背景,是我们每一个从业人员都应该了解、重视并以此作为思考前提的.  相似文献   

4.
在南方某地,有朋友说现在看电视最烦。为什么?他说我们这儿电视广告满天飞,再好的节目也看不下去。我不信,随手打开电视,只见一条条广告顿时滚动起来,飞来飞去,一条接一条,令人眼花缭乱。屏幕两侧还有两个公章大小的半圆形广告,左上方又赫然印着一个刺眼的台标,看起节目来确实有些吃力。试着换了几个频道,几乎都是如此,一样的广告,一样的飞播,一样的有些吃力。凭心而论,我并不反对电视上打字幕,即所谓的飞播,相反有时倒非常喜欢。  相似文献   

5.
旅行的意义     
从北京到纽约飞了21个小时,在伊斯坦布尔又等了两个小时——从来没有过的漫长旅程,漫长到我希望这不过是淘宝上的一次失败交易,有7天无条件退款条款。在黑暗的机舱里,我困在一个一直打呼噜的男人与一个一直裹着毯子看电影的女人之间,鼓很久的勇气才能起身去一下洗手间,站在镜子面前苦苦思索着一个旷世难题: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洗洗头呢?上一次思索这个问题还是在西藏。爬了4000多米的雪山后住在一家小旅馆里,  相似文献   

6.
研究新闻学的态度和方法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想围绕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一点,谈些个人体会。我具体的研究课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开始于1978年底。那时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的思想虽然又获得了一次大解放,但是过去了的那个时期的思维方式和一些习惯性的不好的文风,并不会马上消失,它们就象梦魔一样死死地  相似文献   

7.
星星的梦     
九月的一个夜晚,我在庐山。仰望天宇,在深蓝宝石似的天幕上,我又一次见到了那璀璨的繁星! 有许久没有见到这闪烁的星星了。这般的低,仿佛要低垂到大地上。峰峦都隐在云光里,雾气在四周轻轻地飘浮着。这明耀的星月,这一腔幽辉,这境界,这匡庐的夜色,此时此地给人以幽忧,还是澈悟呢?我说不上来。  相似文献   

8.
鱼缸里也有世界,世界中也有营垒. 我家门旁置有一鱼缸,1米多长、半米深宽,里面生活着3条"地图"、13条"鹦鹉",游走、追逐、嬉闹、静悬……它们三五成垒、五十成营,搅动着鱼缸里的天地,观望着缸外的世界. 鹦鹉鱼身体扁扁、嘴巴尖尖,颜色艳丽,腹部上的鳍像小手一样挥来挥去,与这个世界打着招呼.  相似文献   

9.
失去的岁月     
周国平 《出版参考》2009,(12):34-35
上大学时,常常当我在灯下聚精会神读书时,灯突然灭了。这是全宿舍同学针对我一致作出的决议:遵守校规,按时熄灯。我多么恨那只拉开关的手,咔嚓一声,又从我的生命线上割走了一天。怔怔地坐在黑暗里,凝望着月色朦胧的窗外,我委屈得泪眼汪汪。年龄愈大,光阴流逝愈快,但我好像愈麻木了。一天又一天,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就像水滴消失于大海。蓦然回首,我在世上活了一万多个昼夜,它们都已经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10.
健康·新知     
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的天文学家研究彗星轨道20多年之后发现,一些彗星的运行轨道受到一个位于太阳系边缘、冥王星之外的巨型天体的引力影响,使它们的轨道都沿着一条带状分布排列,同时它们到达近日点的时间也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科学家们由此提出惊人假设:在我们太阳系边缘的黑暗地带,  相似文献   

11.
感受春天     
春天来了,同学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一个星期日的早上,我们班50多名同学排起了春游队伍,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去感受春天。一路上我看见无数棵杨树、柳树,挺立在公路两侧,树枝上长出了嫩绿的新芽;果园里桃花红、梨花白争奇斗妍,像是在选美;路边的小草睡醒了从地里钻出来,伸着懒腰、打个哈欠儿向太阳公公问好;田野里大片的油菜花正在开放,黄澄澄的一片,麦苗儿碧绿碧绿的,在春风中翻着细浪,大地好像漾起一层又一层的波纹,真是美不胜收。上午十点刚过,天下起了氵蒙氵蒙细雨。同学们游兴更浓,大家决定冒雨踏青。我一边走一边欣赏春雨中的花草树木。我看到春雨落在小草上,小草好像吮吸着乳汁一样,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春雨落在花蕊上,那些花都穿着漂亮的衣服扭起腰肢,摇起手臂;春雨落在树枝上,树芽似乎明白春雨要让它们快快长……“最是一年春好处。”春天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次春游,不仅使我真切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也使我感受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指导教师:高妍感受春天$河南油田实验小学@李若宛  相似文献   

12.
今天,妈妈带我回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到了老家,我在我家的屋檐底下发现了一个鸟窝。于是,我便踩着木梯上去看了看,里面有三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可爱极了。它们的妈妈好像去给它们找吃的了,还没回来。于是我拿来一些小米,用吃冰糕留下的小勺,放上一些小米喂它们。一会儿,它们吃饱了,叽叽喳喳叫得更欢了,好像在感谢我喂它们似的。我抬头向远处望去,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过来,好像是它们的妈妈,我赶紧下来藏起来。看着它们母子团聚的样子,我高兴地笑了。临走的时候,我想捉一只小鸟带回城里,爷爷笑着说:“小鸟是属于它们妈…  相似文献   

13.
<正>记得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是在1993年,距离今天整整二十年了。那时,中国互联网还处在试验阶段的末期,只有少数高校和研究单位有了邮件服务。而今天,就在我撰稿的上一分钟,全国可能有数千万封电子邮件发送出去;搜索引擎接到数百万条的搜索请求;数十万条信息分享到微博上……如今,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任何设备上访问任  相似文献   

14.
宝音三     
那时,我们的脑子半在神话里面,半在现实当中。刚刚上小学。当老师在黑板上教一个字的第三个笔划时,我可能被窗外的桃花吸引住了。风吹过,碧桃树从袖子甩出花瓣,像把一封信撕碎了,撒在地上嗟叹。老师说的历史故事固然可听,但倘若窗台爬过一只甲虫,会使我们立刻像狗一样警觉,看它驮着花碗似的甲壳,慢慢爬过水泥裂缝。总之,上学快乐。  相似文献   

15.
1930年12月8日夜晚,天似乎格外黑暗,北风一个劲地呼啸着,一个"幽灵"箭一样从瑞金城朝富田射去,一眨眼功夫就窜到了苏维埃主席毛泽东的住所.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面对小观众,我打心里感到——让我们靠得近一点。当我出现在屏幕上,主持每周一期的少儿节目——《金色童年》时,我梦想自己有一天能和中央台的鞠萍一样,做一个不老的“姐姐”。每天,我认真地做着各种准备:背台词、找感觉、梳上漂亮的小辫子、穿上活泼可爱的衣裙……我以为,这一切会使我在孩子们心中成为一名真正的主持人姐姐。可两次采访改变了看法。第一次是到一所幼儿园做节目。走进教室,孩子们热情而又有礼貌地跟我打招呼,可有好多孩子喊出的是“阿姨好”,而不是“姐姐好”,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才认…  相似文献   

17.
当KC135型空中加油机进入指定高空时,中校杰夫·奈特对我说:“我们已到了。”很明显,这一高空的经纬度应当保密。只能知道,我们处在八千米的高中。这里属于沙特阿拉伯的领空范围,离科威特的边界很近。KC135型飞机已经完成了1703次空中加油任务,但它们不是歼击机,到达这空域的次数也不多。这些加油机是在空中给歼击轰炸机加油的,一旦受到伊拉克的攻击,只能由载有雷达的AWACS电机指挥的歼击机来保护。今天的任务特殊,是给鬼怪式飞机加油。这些鬼怪式飞机的任务是摧毁隐藏在科威特后方指挥导弹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们一家三口在美国新泽西家中吃过晚饭,随意地坐在餐桌旁聊天.儿子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商学院学金融,他抱怨同宿舍的同学经常闹到早晨5点还不睡觉.我习惯性地开始教育他,要他培养自己的“定力”,要学会适应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自己的平和心态.说着说着,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像九斤老太一样.于是,有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赵铁林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29.80元 400幅纪实照片,15万朴实的文字,记录着摄影师赵铁林八年自我放逐似的漂泊生涯、八年艰苦而细致的跟踪调查。他把一些出没于我们生活,却从来不曾进入我们视野的小人物带到我们眼前,告诉我们,在乡村和城镇,以及在它们之间,还生活着怎样一些人:社  相似文献   

20.
读报偶感     
年龄象一条纤,把我从昨天拉到今天;离休的命令象一根弹簧,一下子把我又拽回到昨天。人说爱回忆是衰老的征兆,可我感到,回念却其乐无穷。镜头1:1950年春,开封市南郊省军区政干校学员队宿舍门外的墙柱上,各班出的墙报琳琅满目,指导员和校报编辑们仔细地察看着。我们期待着赞誉,因为他们是“土包子”,我们都是学生兵。谁知他们用红铅笔画出了许多错别字,并告诫说:“宣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