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了多少年的语文.对“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个观念已是深信不疑.所以每教一篇课文都要把这个“工具”(时髦的叫法是“载体”)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讲一通,不过讲来讲去都离不开准确、鲜明、生动之类.这也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教学习惯。初中语文新课标把语言教学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语言成了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根本任务。这让我隐隐感觉到语言观似乎有什么变化.但又说不清道不明究竟是什么变化.故而语言教学的观念和方法仍然和过去的一样。还是先“意”后“言”,重“意”轻“言”,还是“言”如何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那个“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新架书语言是人们彼此沟通思想所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与手段;语言是人类认识的工具,同时又是认识的总结。科学的语言功能观把“语言”视为“认识手段与交际手段的统一”,把“语言活动”视为“认识与表达相统一的过程”。因此,语文学科既是工具学科,又是人文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各国的语言教学经历了从“学科中心”到“学生中心”,再到现在的“基本能力中心”的发展趋势。国际语文教育界思潮迭起,改革不断。这一时代的日本打破“教科书中心”模式,代之以“生活中心”模式,再后代之以“系统学习”中心到“探究学习”中心,20…  相似文献   

3.
创造观的现代转型与创造性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当今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着“物性化”的创造观,即将创造性仅仅视为个体能产生外在成果的“人力”,忽视了其“人性”的一面。新世纪的社会特征既要求人有创造外在成果的“人力”,更要求人具有体现人性本质的创新的精神品性,因而新世纪教育必须树立“人性”与“人力”统一协调的全面的创造观。教育必须实现以知、情、意相整合为基本特征的创造性教学。  相似文献   

4.
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长期以来以“语言工具论”统摄一般语言理论,背离了语言的人文本质,亟待改革。改革的途径一是把透明无色的语言符号观转换为人文阐释的语言符号观,二是关注语言各要素在各民族语言系统中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传统的语言观把语言当工具使用,它具有认知功能。20世纪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从不同的角度摧毁了人们过去关于语言的信念。从人说语言转向了语言言说。人说语言即是对语言言说的应答与倾听,只有在言说中才有语言之显现,语言就是“让……显现”。语言是人生存的样式。语言的有限性是人无法跨越的界限。用语言去认知与对语言采取认知的科学态度都不可能达到本质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修辞本质问题,是修辞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问题。综观修辞学史上各种观点,因分析的角度不同,差别很大,有“美辞观”或“文辞修饰加工说”、“就意修辞观”或“语辞调整说”、“表达效果观”等,各有各的道理。随着修辞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修辞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同义形式选择说”最具影响,似乎更接近于修辞的本质。但上述各家说法都不能完全概括修辞的本质,他们都忽视了语言同义形式或同义手段的创造在修辞中的重大作用。修辞现象的不断丰富和语言的不断发展,都离不开人们的创造性劳动。本文在评析修辞…  相似文献   

7.
张春英 《文教资料》2007,(21):100-102
中西方在称呼模式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异,这可以从中西文化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界定和中西方语言交际对文化语境的不同依赖程度中找到其文化根源。本文将从权势关系与同等关系,等级、官本位思想与平等思想的差异以及大家庭观与核心家庭观的差异这三个具体方面分析它们各自中西方称呼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学语言,比如学英语,在某些人看来,就是掌握它的语音、语法、词汇。认为这些东西掌握住了,英语也就学得差不多了。持这种看法的人显然是深受传统的工具主义语言观的影响,认为“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其实,这种狭隘的“工具观”,很容易将人们引向只注意对“工具”本身,即语言系统内部的组织规律研究,而忽视研究语言系统之外制约语言的因素,如文化。在语言教学中,这种工具主义语言观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学生自感掌握了语言这种“工具”,却在跨文化的语言交际中,时常感到这一“工具”使用困难,而难以达到交际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观最早在18世纪。在此中国观的形成伊始,令人注目地出现了二种对中华化截然相反的解说:其一,将中华儒家化视为独具理性精神的人类化;其二,将中国人视为不诚实的民族,将传统中国视为专制当道的国度。这二种解说对西方人中国观发生了经久不衰的深远影响,以致当今西方人的脑海中还多多少少地留有着这种早期解说的印痕。此外,这二种不同解说的同时并存,更是加深了西方人脑海中“中国人不可理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传统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或是表征事物的工具。因此,从索绪尔开始,人们一直关注对语言的内部结构的描写。当人们逐渐将视线从语言内部转向语言外部研究时,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解释学语言观则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的语言本体论思想,即人不可能在语言之外从本质上把握语言。通过解释学对语言工具论的批判,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即语言并非工具,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语言是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特征“此在在世界之中”,将世界问题和人的问题联系起来,又通过此在这一中介把世界现象最终同存在问题勾连起来。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是存在关系。海德格尔“言说观”:以词语创建存在。海德格尔的“言说”观是建立在对传统语言观批判的基础之上。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以“诗意的存在”重建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有声的聚合与无声的聚合两个声部的奏鸣形成其语言之思的复调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学术界对语言的界定和认识有很多,但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工具说、符号说。而这几种语言定义都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和不足。于全有教授对“语言”的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义,这种全新的定义,颠覆了传统的有关语言本质观的认识,从根本上肃清并解决了传统的语言本质观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哲学语言观的差异杨婕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著文称,季羡林先生曾说“西方的基本思维模式是分析的,而东方的,其中当然包括中国的基本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思维模式差异造成了中西方在语言观上的不同走向。西方人对语言的过度信任导致其难以理解中国人和东方人的非语言思维,所以只好将令他们费解的中国思想都冠以“东方神秘主义”的字眼。中国式的非语言思维不遵循逻辑思维模规则,不在语言的形式化上下功夫,因此,中国哲学中逻辑分析的方法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在西方,逻辑分析方法却渗透到包括哲学在内的众多科学之中…  相似文献   

14.
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自苏格拉底开始,至今已走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内涵的核心,主要由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语言是一个自治的符号系统等几部分内容构成。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主要是从语言的自然属性出发来认识语言的,它肯定了语言的符号性、系统性等特征,对于相对比较完整、系统地认识与把握语言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弱点与不足。这些弱点与不足,择要而言,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上: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只是语言自然属性层次意义上的本质之揭示与说明,并不是对语言本质的全面揭示与说明;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建立在把语言看成是一个静态的共时系统的基础上,不仅忽视了语言动态的历时状态,忽视了语言中人的存在,而且把言语排除在语言研究的大门之外,脱离了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也存在着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为人所支配的符号,而没有看到语言对人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修辞本质问题,是修辞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问题。综观修辞学史上各种观点,因分析的角度不同,差别很大,有“美辞观”或“文辞修饰加工说”、“就意修辞观”或“语辞调整说”、“表达效果观”等,各有各的道理。随着修辞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修辞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同义形式选择说”最具影响,似乎更接近于修辞的本质。但上述各家说法都不能完全概括修辞的本质,他们都忽视了语言同义形式或同义手段的创造在修辞中的重大作用。修辞现象的不断丰富和语言的不断发展,都离不开人们的创造性劳动。本文在评析修辞学史上各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证我们对于修辞本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自然与关于人的本质的“人性观”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而“人性观”之所以能呈现出理性主义、自然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等形态的演变,并统制着西方心理学发展的理论形态.根源在于“人性观”具有西方心理学理论形态滋生与演绎的哲学前提。因此,追问和探寻西方心理学更替的根基所在以及发展脉络势必为拓展西方心理学理论研究视野提供广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以往,人们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局限于认识论的范畴(所谓“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视为本体论的范畴(所谓“自由是人的类特性”).这种缺乏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解”,有碍于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真蒂.本文将从本体论、实践论、创造论、认识论、历史论等诸多方面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丰富内涵,以求弄清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本相.一、人类的本质与自由基元的特性(一)自由是人的本质与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自由是人的本质或历史构成与展开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共同追求的美好境界.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区别开来”,“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人类社会历史的构成与发展是人的本质(“自由”)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但是,自由不是一个抽象的独立于人群的抽象物,而是一个属于人的社会的感情标志.因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他的生命表现……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而代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无产阶级革命及其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活动.将最终构成一个“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到那时人  相似文献   

18.
从言意关系看文学意义的生成,它应该包括作者赋义、文本传意、读者和批评家释义三个阶段。就作者赋义而言,中国古人持"语言工具论",所以"言不尽意";而现代西方人则持"语言本体论",所以"意义生成于自身"。就文本传意而言,中国古人借"象"来传意,即"取象尽意";而现代西方人则在语言自身的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中寻求意义,凸显了文本自身的意义传承功能。就读者和批评家释义而言,中国古人认为意在言外,即"义生文外";而现代西方人则认为意义产生于作者、文本与读者的互动中。总之,我们古人把这三个阶段统一成整体;而现代西方人则将它们推向了深入。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语言观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为谁言说:语言在西方的很长历史时期是为神学目的服务的,而在中国,语言就是为现实人生服务。二、谁在言说:在西方宗教背景中,言说的主体是上帝,是"道"(Word)。而在中国,就是人自己在言说。三、怎样言说:在西方是以"能指—所指"二分结构来表达意义,而在中国则是以"言—象—意"三分结构来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文阅读教学追求言意兼得,但教师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对于言意矛盾的认识不足阻碍着言意兼得的目标达成。 言意矛盾是指语言与心意之间存在的差异、距离或不对等。古人有“立象以尽意”之说,把“立象”视作解决言意矛盾的方式方法,这是从写作的视角提出的。对“立象以尽意”作出重大革新的魏晋玄学派代表人物王弼就“言”、“象”、“意”三者的基本关系明确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这段论述中的“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可以对应阅读的过程,为阅读理解中言意矛盾的破解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即从“寻言观象”到“寻象观意”,经历看到象和看透象的过程,充分发挥象的中介作用,理清“言-象-意”之间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