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道德与法治环保教育重在引领学生建立环保生活方式,而这离不开学生思维的发展。针对小学生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简单判断是非对错的思维困境等问题,立足学习内容本身蕴含的两难情境梳理教学逻辑思路,激活与提升已有生活经验,引领学生尝试辩证思考认识塑料,从多维视角探寻解决策略,促进其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的“两难性问题”及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面临着培养模式的封闭与开放、课程结构的学科性与教育性、职前与职后的“割据”与一体化等两难性问题。综合性大学必须从制度上建立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机构,推进教师教育的学术性、专业性建设,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教师教育专业化。  相似文献   

3.
孟雪飞 《考试周刊》2012,(27):28-29
作者对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道德"两难情境"进行分析和归类,并根据实践提出了道德"两难情境"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在道德实践上往往处于两难的窘境,甚至出现人们知而不行或行之艰难的现象。现实社会道德环境的欠缺、人们道德信仰的游离,等等,是现实道德实践两难抉择的重要原因。而建立一个公正理想的社会环境,培养人们道德信念的内在机制,无疑是道德底线坚守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6.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创设两难问题情境,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创设两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了解学生认知水平,以生活为依据,以认知冲突为基点,引导学生吐露真实想法,培养学生的本真之心。  相似文献   

7.
实践“三个代表” 推进教师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大教师要按照江汉志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爱岗敬业,适应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教书育人,坚持中国先进文化 进方向;人人师表,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备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教师要自律,自省,自警,自强,刻苦学习,加强修养,另一方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每所学校都应高度重视,从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生活上关心和严格要求教师。  相似文献   

8.
孔子强调的"好学"精神,实质上标志着夏、商、周代以来人文精神发展的高峰。其目的是期望个体通过不断的学习,促成理性自觉,并最终借此实现共同的社会理想。孔子所说的"成人""好学",均是指个体不断自我完善的终身学习过程。这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石之一,其本身也是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9.
道德社会化实现的根本途径取决于学生在日常事件上的磨练。而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检讨书就是当事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日常事件。那么,检讨书在何种意义上是具有"道德性",即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又在何种意义上具有"去道德性",即助长学生虚伪、败坏其诚信道德品质?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另外,笔者还对检讨书所涉及的一项更为根本的教育议题即教师教化与学生自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教师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道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道德只有在涉及学生的道德生长时,才与教师职业道德有较大关联,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判应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为标准,而不是以笼统的、大而化之的教师道德为标准。  相似文献   

11.
罗静 《上海教育》2007,(1A):38-38
对高校的对外宣传工作而言,通讯员的工作至关重要。一名优秀的高校通讯员,应该将学校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办学思想、改革决策、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各种成就和经验,将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社会各界对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与质量的评价等有价值、有特色、有意义的信息群、信息组,准确而及时地提供给相关媒体,达到扩大学校的社会渗透力和影响力以及知名度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教师人格面具:一个两难的教师心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人格面具客观地存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是一个复杂的使教师感到两难的心理问题,它隐性地作用于教师的思想与情感,潜在地影响着教师的自尊与自信,给教师带来莫名的困扰和烦恼,同时也引起社会上许多人对教师道德的非议。教师能不能有人格面具?如果能有,怎样恰当地使用这种人格面具,并在新课程实施中调适好教师角色,促进自身人格的发展?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界定教师道德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论述了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三者的关系进而提出加强教师道德素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层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学研究?基层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研课题?基层教师专业发展从何入手?……这些问题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让教育科研基层化、方法通俗化、内容个性化、研究日常化.应该是新时期教育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校于2004年9月开始在全校开展的“问题探究”校本教研形式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育伦理两难问题的破解,既需要秉持道德良心,又需要涵养道德智慧。道德智慧是人的智力在道德领域的综合运用,是理性力量与美好人性的有机结合,主要表现为对道德情境和道德矛盾的理性洞察、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创新设计和科学评估、运用知识和经验有效执行行动方案而取得优胜结果等。道德智慧是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产物,可通过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实践反思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完善。涵养道德智慧,这是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  相似文献   

16.
王本陆 《新教师》2022,(3):12-15
解决教育两难问题应努力追求两全其美的结果,为此,在进行教育两难问题决策时,必须秉持道德良心办事.道德良心或良心是伦理学的重要术语,它是后天修养的产物,是人的综合性道德能力表征,是人的道德心理结构的功能表现.良心包含良知、良情和良意等不同方面,表现为人在道德生活中明辨是非、爱憎分明、见义勇为、坚持不懈等.在教育两难问题决...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和重点,也是培养高素质的高等职业技术人员的保障。但究竟什么是"双师型"教师,人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本文在总结社会和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理解的基础上,指出了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理解上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准确理解"双师型"教师内涵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何为好教师?——论教师的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这个时代,好教师的标准是怎样的?我们的社会和教育怎样理解"好教师"?我们的教育本身是在促进教师不断优秀,还是通过一些拙劣的制度和无良的做法使得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难以逾越一些障碍?作为教师,在现行的体制和现状下,我们是否追求做一个好教师?我们是否有必要思考何为好教师?  相似文献   

19.
曾钊新 《教师》2012,(20):1-1
一所学校,可能拥有各种设备,但是,如果没有教师,这所学校就会成为积存设备的仓库。一所学校,可能缺少很多设备,但是,如果有了教师,就有可能创造出比设备更显威力的奇迹。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道德敏感性是指教师领悟和理解日常的教育场景中所蕴含的道德涵义的能力,它有助于教师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机,以及敏锐地意识到自身行为是否具有教育价值,从而避免做出不道德的教育行为。因此,师资培训中应重视教师道德敏感性的培养。具体而言,在师资培训的内容上,应对教师进行一般伦理教育,提高利用伦理学进行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在方法上应采用案例法,增强师资培训的现实感;培训者还应提高教师对自身行为教育价值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