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语是一个文本存在和意义生成的基础,同时也是产生权力和权力发挥作用的中介。新闻本身具有自己的话语和报道框架,而在其新闻写作中又会受到相应文化中各种话语的影响,并借助自身的权力建构出新的话语。通过对大众媒介中"女性犯罪"报道的话语分析,发现在对此类事件的报道中,媒介既受制于女性话语中既有的"神话原型"的影响,又会建构出新的"神话",形成新的女性话语补充到社会性别话语当中。  相似文献   

2.
李雪梅 《海外英语》2020,(6):96-97,101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医疗服务.近年来医疗冲突数量不断增加,导致了医患关系趋于紧张.新闻作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之一,深刻影响着人们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同时新闻报道的社会属性又给新闻话语打上了意识形态、文化背景、观点态度的烙印.本研究以China Daily(《中国日报》)为蓝本,以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或doctor patient relationship(医患关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建立2012-2017年医患关系报道语料库.同时以费尔克劳夫的三维框架,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马丁的语言评价体系,以及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为理论指导,使用UAM Corpus Tool为研究工具,确立医患关系新闻话语的建构模式,探究新闻话语如何在读者和作者的互动中传递正能量,引导新闻工作者对医患关系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公众建立公平和谐的医患观.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日报》、《纽约时报》对中国2007年两会报道为个案,分析比较了在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中关两国呈现出的巨大差异。通过不同的主题建构与新闻话语,两报塑造了迥然相异的中国媒介形象。这一案例深刻地印证了西方学者福柯的话语理论及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意识形态既是新闻话语背后无形的推手,又是新闻话语建构的目标,它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新闻话语说什么和怎样说。  相似文献   

4.
西藏"3·14事件"是大众传播媒介与意识形态相互构建的事件.从西方传媒的生产流程,可以探寻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介与意识形态之间象征形式的建构谋略,从而探究其谋略背后的话语权力关系、权力形式以及媒介与国家的互动等,为揭露西方国家对该事件的报道提供独特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表征和记忆,关系到其意义能否真正得到世界认同。高度媒介化的社会,集体记忆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可通过媒介如何表征记忆来观察和理解集体记忆。本文将“南京大屠杀”媒介记忆置于全球传播语境中,力图呈现它的世界面貌。主要运用媒介记忆理论、创伤记忆理论和框架理论,以内容分析法为主,研究1949—2014年间中、日、美、英四国媒体有关“南京大屠杀”及相关事件的报道,旨在描述不同国家媒介记忆的差异,分析其记忆框架,探讨形成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1)各国媒介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采用了不同的框架。中国以“创伤”为框架,围绕历史之痛和现实之伤展开记忆;日本以“质疑”为主导框架,回避自己加害方和中国受害方的身份,报道立场和情感偏向模糊、暧昧;美国和英国以“冲突”为主要框架,强调事件的新闻价值,即冲突本身以及冲突的解决。(2)不同媒介记忆框架对“南京大屠杀”意义的解读存在差异。中国将它定为国家创伤进行纪念在全球传播语境中可获得支持。(3)各国“南京大屠杀”媒介记忆框架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各种框架之间的竞争、对立和冲突。  相似文献   

6.
论群体性事件中的传媒竞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传媒近年来围绕群体性事件报道,呈现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党报(台)与市场化媒体、本地媒体与异地媒体复杂多样的竞争与合作的态势.在群体性事件的报道中,传媒的技术偏向特别是体制偏向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媒介间的竞合.群体性事件报道中不同媒体竞争合作过程的背后,实质上是不同媒介偏向的融合与平衔.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都已经不太可能使媒体保持"集体沉默"或被某一家媒体有意识的叙述,媒介的竞合取消了单一媒介的话语霸权,满足了公众对群体性事件"整体"真实的诉求.群体性事件中的多元媒体呈现并不是简单的反映新闻事实,同时还积极地建构事实,利用特定视野下所形成的报道框架影响和左右着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方向.群体性事件对媒介具有依赖性,媒介合力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如何保障不同媒体的媒介偏向朝着积极的方向自由的展现,为理性沟通的实现提供合理的媒体环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女大学生失联"报道采用的媒介框架主要包括过程描述、结果通报、亲友反应、案件侦破和追因反思五类。从数量上来看,过程描述框架以接近半数的比例占据绝对优势。从内容上来看,"女大学生失联"报道普遍重失联过程描述,轻侦破过程与事件结果描述,表现出猎奇倾向,且报道中的分析失之于片面化——将主要责任归于受害者本人安全意识的缺乏。报道框架的偏置与内容的失衡不利于受众对事件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和理性、公正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严重威胁到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影响到医疗服务,同时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课题研究小组以新浪新闻搜索引擎获取近10年的医疗行业新闻报道文本,然后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医疗行业新闻报道的架构及其所构建的医护人员的媒介形象进行了分析,以探寻媒体在这种社会情绪的形成中究竟发挥了何种功能.研究发现,媒体对医疗行业的新闻报道集中在医疗改革语境下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等方面,媒体对医护人员的群体职业形象塑造总体倾向是正面和客观的.但是,研究也发现,媒介对医疗行业的新闻报道还存在信源比较单一、新闻文体比例失衡、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多于理性的舆论引导等问题.今后,媒体在报道医患关系的时候应该多听取来自专家以及专业人士的理性分析,引导患者与公众客观、理性地对待医患关系,解决医患矛盾,还应加强对医疗行业的深度报道,引导公众从宏观层面理解医患矛盾,等等.  相似文献   

9.
大众媒体开展批评性报道,本质上是新闻从业人员正确实施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问题。当今,批评性报道在新闻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握好批评性报道的"度"。批评性报道要掌握好"度",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依法开展批评;而对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则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开展批评;作为新闻从业人员,也需加强新闻职业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的肆虐影响了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的既有格局,疫情期间日本主流媒体纷纷聚焦于中国疫情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关注中国抗疫进展的同时,仍然沿用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框架,以"他者"的角度塑造中国抗疫形象。研究采取框架分析法,选取了2020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日本5大主流媒体的1090则日文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题材框架、议题框架、叙事框架、态度框架四个维度探析了日本主流媒体涉华疫情报道的媒介框架。研究发现日本主流媒体涉华疫情报道的题材框架注重延伸解读,议题框架上中美关系贯穿整个议程,叙事框架被西方强调冲突的新闻价值观所绑架,态度框架借西方信源表达负面情绪。整体报道情况虽然呈现出中立偏负面的态度,但正面解读仍不可忽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今后中国提升对日传播效果、促进两国民意相通之关键。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一些弱势群体的在利益表达受阻的情况下,选择用极端方式或暴力手段来进行维权。而许多媒体在报道类似的暴力维权事件过程中,由于报道方式不当,不仅对事件的后续处理造成了干扰,还对整个社会环境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研究者以"冀中星事件"为例,通过对媒体报道该事件的新闻框架分析发现,媒体的新闻报道框架表现出明显的煽情化倾向,媒体的报道方式与态度明显地影响了受众对事件的认知。当前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框架对社会的弱势群体的维权行为造成了一定的误导,而且也增加了社会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为基础,以西方媒体关于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网络新闻报道为语料,分析和解读媒介的话语特征:词汇和转述引语。研究认为对"二孩"报道的词汇选择上,西方倾向选用消极词汇并持否定态度。本文希望引导读者树立理性的解读新闻语篇的批判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深度报道类节目以其理性思辨、对新闻事件的整合强化、过程性、解释性满足了观众对于新闻质感的深度诉求,同时吻合了观众对于社会疼痛的理性诉求.于是,在这种有别于消息类报道的独特文本中,调查记者的话语介入和话语设计无疑构筑了深度报道独具魅力的调查语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美联社"打砸抢烧"事件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笔者发现美联社在该事件报道中突出的是"软议程"。通过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揭示美联社对该事件的报道是在四组二元对立框架内展开的。本文根据麦克姆斯和戈莱姆关于"框架是议程设置的重要条件"的理论,论证在报道"3.14"事件中,美联社的二元对立结构的搭建是实现媒体议程成功转化成公共议程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条文化的新闻规范由新闻法律法规、新闻行业标准两部分构成。新闻行业标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新闻职业标准,另一种是新闻事业标准。因"报道端"有着自己不同的深层结构,奉行新闻职业标准的媒介呈现的是"建构的社会现实",而奉行新闻事业标准的媒介呈现的是"被要求建构的社会现实"。媒介有"前窗",也有"后窗"。媒介的"前窗",以新闻行业标准在新闻生产中形塑新闻框架;媒介的"后窗",以禁止性新闻规范在新闻生产前过滤事实。  相似文献   

16.
当下,社会大众与农民工群体的媒介互动越发呈现叙事化倾向。鉴于新闻叙事的多元主体性与日常化接受性,农民工媒介形象在叙事建构中存在诸多的伦理问题,不仅涉及新闻故事的选择,更涉及报道视角及新闻事件的文化语义结构等方面。因而,从叙事伦理批评出发,剖析新闻文本中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的隐蔽过程及深层故事结构中的叙事意识,探究文本中潜藏的伦理观念体系,将是对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的崭新尝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力度加大,必然要伴生出一些特定的现象和问题,对这些热点的关注和引导,已成为近年来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功能和任务。然而随着热点报道的普及深入,也出现了一种滋生物——炒新闻。从理论上讲,社会热点报道与炒新闻是两个含义迥异的概念:社会热点报道是指新闻媒介对广大受众共同关心并急于了解的事实或问题所作的及时报道;炒新闻是一些人利用传媒工具将一些本不应引起轰动的事件或人物通过人为的“炒”作,甚至搞“地毯式”轰炸的方式来引起受众关注。现实中,媒介将一个个社会聚焦点投射给受众的同时,也把一些不冷不热的事件或人物翻炒后一并“奉献”到受众面前,从而使受众在迷惑中将社会热点报道与炒新闻划上了等号。为了使新闻能正确地发挥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本文拟对这两种现象从不同的角度作进一步的  相似文献   

18.
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广大英语学习者在阅读西方新闻报道时,如果对西方修辞不甚了了,或如果不想费力去探究西方新闻报道文本中隐含的修辞意图,就容易对一些事件的真实情况产生误解或偏见,甚至被误导。以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对中国60周年国庆报道为例,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解读其新闻语篇在对中国国庆盛况进行报道的同时,借此契机展开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民生等问题进行相关性报道。广大英语学习者应该借此理解和揭示西方新闻报道话语或语篇中的含而不露的修辞策略的应用,避免误入西方新闻修辞者设下的"修辞误区"。  相似文献   

19.
高杨 《时代教育》2010,(4):13-14
大众媒介在话语环境中面临多方声音,作为多种声音的代言人与发布者,理应沿着真理的路线,贯彻新闻真实的基本原则,承担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但现状尚有不如人意之处。本文意图指出大众媒介在调控话语环境中出现的失衡现象,分析其原因和不良影响,同时尝试着提出大众媒介调控话语失衡的对策,避免失衡现象,营造和谐的话语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社会,新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闻的作用更有两个:一方面,它用于分享和交流信息;另一方面,它大体上详细阐明了公众视角,这样就在社会生活"议程设定"担当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中西方关于中方发生事件的报道的分析,尤其是对发生地灾难性事件的报道的分析,阐释了美国和中国一些媒体报道的不同之处还有导致此种不用的原因。同时,本篇文章还提出了解决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