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考察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情绪适应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问卷、积极/消极情感量表、抑郁量表、孤独感问卷对1085名来自完整家庭的不同监护类型农村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在情绪适应各指标上,与父母监护的一般儿童相比,祖辈监护的双留守儿童、母亲监护的单留守儿童和父母监护的曾留守儿童的总体幸福感低、积极情感少、消极情感多、抑郁高、孤独感强;上述差异在男生、初中生中较明显;(2)在总的情绪适应状况方面,有留守经历的三类儿童明显差于父母监护的一般儿童;(3)在情绪适应类型的分布方面,有留守经历的三类儿童中情绪适应良好型人数比例明显低于父母监护的一般儿童.结论:留守现象对儿童情绪适应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处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的阶段中,出现了以留守儿童为主体的社会问题,对此,研究者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作为适应性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得到高度关注。文章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对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育》2016,(6):36-42
本文基于CEPS调查数据,分析比较了14996名儿童中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一般儿童在课外时间分配上的差异。研究主要结论为:(1)留守儿童在课外用于学业学习的时间明显少于流动儿童和一般儿童;(2)流动儿童在课外用于学业学习的时间与一般儿童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跟随父母双方流动的儿童在游戏娱乐上的时间明显比留守儿童和一般儿童多;(3)无父母陪伴独自留守的儿童尤为值得关注,除了课业学习的时间显著少于流动儿童和一般儿童,他们课外做家务和睡觉的时间都是所有儿童中最多的。基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课外时间分配现状,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关注留守儿童中的困难群体;规范游戏娱乐场所运营,通过社区教育充实流动儿童课外时间;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保持与学校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我国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作一次总的效度检验与评估。方法:查阅中国期刊数据网,对符合标准的5篇原始文献使用元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不同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自我接纳的差异,从而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采用自我接纳问卷对310名留守儿童和714名一般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一般儿童自我接纳得分最高,显著高于各种类型的留守儿童;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自我接纳得分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留守儿童。(2)性别和留守类型在自我评价上的交互效应显著,表现为母亲外出留守儿童中女生的自我评价得分显著高于男生。(3)学段和留守类型在自我接纳上的交互效应不显著,但学段的主效应显著,表现为SAQ总分上随着学段上升而上升,且各个学段之间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状况、适应的不同方面及影响适应的因素等问题上。新近的研究趋势主要表现于几个方面:(1)注重中介变量的探讨;(2)转变研究取向;(3)注重研究方法多样化。文章还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1)社会适应评估标准不一;(2)适应过程研究及纵向研究缺乏;(3)适应机制的理论建构待加强;(4)干预对策及实践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342名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在年级、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在年级、同住对象、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显著预测其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8.
城市流动儿童是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的4000多万流动儿童,带有明显的"移民第二代"特征:虽然生长在城市之中,但在城市生活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不同群体及环境的歧视和排斥,依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出现了城市社会适应的困境。本文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将流动儿童视为服务的主体,注重发挥流动儿童自身的优势,采用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的方法,探讨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社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均是农民工子女,然而在国家政策、受教育质量、心理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机会等方面二者存在着显著差异.种种情况表明,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相比,是更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发展,流动儿童数量急剧上升,其适应问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改善流动儿童班级适应现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而社会支持视角为解决此问题开拓了新的思路。在梳理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从政府支持和家庭支持和学校支持三个维度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改善流动儿童适应不良现状。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性的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适应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重要议题,学校适应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随迁子女的教育结果和身心发展,进而影响他们今后的职业选择和整体发展。利用2007年世界银行—教育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促进项目"数据,以就读学校的类型为变量进行比较分析,从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在两类学校就读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校适应性方面的异同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获得良好的学校适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适应的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揭示出问题的根源是在适应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环境时产生了矛盾.解决矛盾的对策是以文化适应的理论为指导.家庭须为留守儿童构筑“安全”居所与改善教养方式、学校须转变和扩张自身职能、社会须为留守儿童搭建继康成长的平台、政府须担当组织者与协调者,如此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留守儿童顺利适应文化,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整群取样法对北京市1164名流动儿童,525名当地儿童及流动儿童主要来源省份的568名农村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现状及其与教育安置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北京当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社会文化及心理适应不足,但与农村儿童相比,他们的社会文化适应更强,但心理适应不佳;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在社会文化和心理适应上都明显优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控制了性别、年龄、来京时间及家庭经济地位等影响因素后,教育安置方式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仍然有显著预测作用,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更好,自尊更高,且更少产生孤独、抑郁等心理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里涌现的"民工潮"现象是流动着的"农民工"群体关于生存方式选择的权宜之计,也关系着整个中国的发展命运。随父母迁移的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进程中"边缘化"的困境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对Y市弱势家庭流动儿童小洁在流入城市生活的全貌展开质化研究,分析探讨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中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弱势的家庭环境、城市社交的拒斥和代际传递的局限等。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河南省X市的调研,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普遍存在学业成绩不理想、适应环境困难、对城市的归属感差等问题。从社会生态系统论的视角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所处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不理想,从学校和家庭中得到的支持不足。对此,社会工作者需要从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行政共同入手,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一个公平友好的社会环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教育难题。  相似文献   

16.
调查结果显示,57%的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比较融洽,36%的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不好,7%的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一般.大部分在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比较融洽,与城市当地学生的关系也比较好,但也有部分流动儿童有自卑感、孤僻感和受歧视感.同质交往是公立学校就学流动儿童的交往特征,他们交往的主要对象是同为流动儿童性质的同学和邻居.在私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内部整合程度较高,出现了程度较高的文化融合.但是,这个群体的流动儿童很容易与城市当地儿童发生冲突.调查结果证实了家庭经济地位、文化差异和空间隔离对社会融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群取样法对北京市的116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从城市认同与老家认同两方面考察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与城市适应的关系,及其在教育安置方式与城市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大多属于同化和分离模式;(2)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及适应模式在性别、家庭经济地位、来京时间、教育安置方式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3)城市认同对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均有正向预测作用,老家认同仅对社会文化适应有负向预测作用;(4)城市认同在教育安置方式与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老家认同仅在社会文化适应上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视残儿童将来能否平等参与社会,关键在于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高 低。视残是不可逆的,但社会适应能力之不足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与培养 获得补偿的。本文就视残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 了认真分析,并针对目前学校教育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沈阳市教师流动制度下的中小学流动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自编的《流动教师职业适应问卷》和修订的《社会支持量表》为研究工具,对流动教师的交流初期的职业适应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同事、校长、学生支持能对职业适应产生不同预测,同事是流动教师职业适应最重要的支持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