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隐性采访可以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时的主动权。但由于隐性采访的特殊性,稍有偏颇,便有可能引发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纠纷和争论,因此,必须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  相似文献   

2.
关注、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各级党报义不容辞的职责。河南南阳拥有2.66万平方公里土地,1075万人口,其中农民近800万人,建设新农村的任务艰巨。作为日发行量超过10万份的市委机关报,南阳日报在关注“三农”报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找准着力点、切入点和群众的兴奋点,积极主动地为新农村建设鼓与呼,呈现了不少亮点和特色,其中,2006年3月  相似文献   

3.
张超  李园园  刘欢 《青年记者》2009,(16):28-29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隐瞒记者身份、隐藏采访目的、隐蔽采访工具而进行的一种非常规的采访方式。滥用隐性采访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隐性采访自产生之初就颇受争议。  相似文献   

4.
程红 《传媒观察》2004,(7):45-46
办报办出了个“周末”,这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个创新。到90年代初,步入了黄金时代。然而,近年来周末版“新闻失血”的现象,不得不叫人担心。无论“周末”是在副刊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还是另立炉灶,它一开始都吸收了副刊所具有的特点和风格,加上“周末”的办刊人员大部分是专副刊平移过去的,在办报的理念上、在具体的编辑方针上,难免会打上较深的文艺性和文学化的  相似文献   

5.
5年前,我刚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不久,台里派我和另一位记者到我县最贫困、最偏僻的深山区——凉水河区采访。5年来,这次采访活动的情况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久久难以忘怀。凉水河区包括3个乡29个村,位于河北省青龙县最西部,与承德地区的宽城县、唐山地区的迁安、迁西两县接壤,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是个典型的“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素有“小西藏”之称。有位同行风趣地把这里叫作“新闻死角”,认为这里出不了多少新闻。临出发前,台里领导反复叮嘱我们:到这样闭塞  相似文献   

6.
新闻记者应确立怎样的采访路线?7月中旬,无锡日报新闻中心就此举行专题研讨。走一条怎样的采访路线,反映了记者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反映了记者对新闻规律的认识水平。 丰富多彩的答案,表达了与会者的深刻思考。围绕“采访路线”这一焦点,采编人员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 采访路线要与可信性、可读性、预见性相结合; 采访路线是个“变数”,但不变的是新闻规律。记者采访的目标,应该是新闻的本源。无论是“基层”还是“上层”,都是记者靠拢新闻源的一种途径; 记者行走在采访路线上,需要掌握“点石成金”的本领。有了感性的东…  相似文献   

7.
一名新闻记者,几乎经常性地处于被邀请采访的状态;至于“不请自来”,主动出击进行新闻采访,更是一种恒常状态。在被动接受邀请和主动不请自至的循环往复中,  相似文献   

8.
党报一版应有什么面孔──贵州日报的实践与体会刘铨省级党报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离不开版面。的参与。从这个特有的规定性出发,认真进行党报一版版面的改革,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贵州日报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版版面改革,出现了简洁明快、醒自大方、形态自然、...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是指为了采集新闻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它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记得在部队时,有一个连队人生观教育搞得比较好,激发了官兵热爱军营奉献青春的热情,训练成绩直线上升。领导安排我去采访这个连队,当时由于我率先没有对这个连队人员情况、采访方法步骤进行充分地研究和准备,结果第一天采访就吃了“闭门羹”,一无所获。“败走麦城”后,我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地研究了这个连队的人员情况和特点,详细制定方案,结果采访顺利,并很快写成了《贴近实际,生动活泼)的报道搞,很快被(人民前线》报采用。通过对新…  相似文献   

10.
11.
在新闻学理论中,人们为新闻二字所下的定义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近几年,新闻媒体之一的报纸中的周末版上的某些稿件。却远离了新闻二字中的“新”字。即使有其别致的设计、图文并茂的版式,也无法吸引读者的关注。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到酒店吃饭、赴宴,都喜欢在餐桌上点些空运而至的鳗鱼、龙虾、生龟、活蛇等生猛海鲜为美味佳肴。那么,怎样让周末的新闻新起  相似文献   

12.
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是每一名新闻工作者必备的条件。前不久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联合组织的历是38天的新闻扶贫采访活动,为记者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深入基层的机会,笔者有幸参加,在活动中受到了锻炼,在业务素质、思想素质的提高方面收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春风化雨育“金菊”──记《德阳日报》一次成功的社会新闻报道张辅国,王涌十岁孤女面临辍学离家挣扎堪苦德阳日报呼唤奉献爱心反响强烈1995年3月28日,德阳日报社会新闻专版刊载了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明天,我的家在哪儿?》一文,在当地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4.
朱玉祥 《传媒》2007,(1):13-14
2000年的10月,在新世纪传统平面媒体将因网络的盛行而衰退的言论甚嚣尘上之际,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创办的<特别关注>悄然无声地诞生了.2001年底,发行量只有9万份;2002年底,翻了一番,达到18万份,其中15万份在省内发行;2003年底,又翻了一番,达到40万份,省外的发行量首次超过省内;2004年底,第三度翻番,达到90万份;2005年5月,突破100万份;2006年底,突破200万份.  相似文献   

15.
闻仲 《报刊之友》2002,(1):26-27
对化名人的介绍、追踪和研究,一直是报刊传媒和出版界一道亮丽的风景,近年来更是热潮迭起,呈极盛之势。但笔从某些报刊发表的林林总总的章中,也察觉到一种令人困惑的现象:一方面不时有人对鲁迅等化伟人“骨头里挑刺”,贬损嘲讽,肆意调侃,比如攻击鲁迅是“乌烟瘴气鸟导师““反动性不证自明”“几篇杂已没有什么看头”等等:另一方面有些人在他们的童中对胡适等人则隐恶杨善,  相似文献   

16.
“摆布”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注释是:安排、布置;操纵、支配(别人的行动)。既然是人为地安排、布置、操纵、支配,其人其事或行动也就是虚假的,不真实、不客观的。我们知道,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生命,新闻报道所涉及的人和事物必须是绝对真实的。而摆布却是不客观不公正的。所以结论只能是:新闻采访中的任何摆布都是虚假的,错误的。笔者的切身经历的几件事足以证明。1983年9、10月间,《邓小平文选》出版后,各地很快掀起了一个学习热潮。在这种情势下,各新闻单位都想抓几个学习的典  相似文献   

17.
客观、真实、公正、导向、道德、良知,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既是事实的亲历者,又是事实的传播者,他们在公共场合的一言一行备受关注,同时也要面对受众的审视和评判。  相似文献   

18.
何为新闻采访?业界早就给出了权威的定义:“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19.
20.
新闻敏感呢是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和本领,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它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其核心就是政治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