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举一反三,出自儒家经典《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即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反复举例,而应该改变策略.学习中若能举一而反三、问一而知十,这定是其熟悉内在道理并能融会贯通的结果.然而有人日“举一反三”是建立在“举三反一”之上的,只有经过深入的三番考察、十方  相似文献   

2.
张豪 《新读写》2023,(6):32-35
<正>我们自幼开始的阅读,大多是从一幅幅图画、一则则故事、一首首诗开始的。上学后,我们的阅读又多以一篇篇课文、一篇篇文章、一本本书展开。这样的阅读经历决定了我们大多数人的阅读喜好和阅读习惯,最为常见的是阅读过的文字不能形成系统化的联系。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海量信息扑面而来,我们又常常陷入“碎片化阅读”的尴尬处境。但是总有一些人博闻广识、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似乎是一个传奇。宋代朱熹说“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相似文献   

3.
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之隅反,则不复也。”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关键是要能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一而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主动通过“启”去促进“思”。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田雨 《中国考试》2007,(9):49-52
这个夏天的某个下午,我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读者服务部看到了这本《考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解释》,浏览遍之,脑海里闪出一句"做考试的人要玩转数据",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此话乃张厚璨先生所言。显然,作者雷新勇——一个大规模教育考试管理工作者、命题和评价研究者,将这句话和这本书联系在了一起,唯痴迷,方"玩转","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侏子全书·学三》),感喟作者对考试数据的开发——统计分析和解释的厚积,薄发于今日成果。  相似文献   

5.
教学之道无他,求其善导而已矣!善导者,相机诱导,适时点拨也。点拨者,“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也。  相似文献   

6.
阅读下面三则短文,完成练习。鲁少儒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屦者,知地形;缓佩玦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庄子·田子方》蒙人叱虎蒙(地名)人衣狻猊之皮以适圹虎…  相似文献   

7.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教其失者也。”《礼记·学记》中的这段叙述,很值得研究:它不仅集中论述了学生学习时容易犯的四种过失和产生这四种过失的原因,同时还说明了“知其心”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提醒教师必须明了学生“心之莫同”的思想实际,针对不同的情况,发挥教师的作用,发展学生的长处,补救学生的过失。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达到“长善救失”,发展学生的特长这一目的呢?这就要求在运用因材施  相似文献   

8.
提到启发式教育,人们常常引用孔子的一段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何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东汉郑玄的解释是:“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重点是笔者加的,下同) 宋儒也有人认为:“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发,则沛然矣。”他们都强调一个“待”字。  相似文献   

9.
孔夫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启发式”教学的出处。但后人对孔子所说的“愤”和“悱”究竟是什么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颇有争议。其中以朱熹的解释影响最大,逐渐也就形成一种权威性的解释了。朱熹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就是说,教学必须首先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心里想知道可又一下子弄不懂,口上想表达可又一下子说不清楚。不到这个时候,就不教给他。  相似文献   

10.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诱导和引发,使学生达到自奋其力,自致其知的结果。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根据学情,在上课时,多方点拨,相机诱导,破解教材难点,化解学生心中疑团。一、引进生活的活水。课堂教学中要打破课堂的封闭性,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社会,把生…  相似文献   

11.
知己     
鲍叔死。管仲举上衽而哭之,泣下如雨。从者曰:“非君臣父子也。此亦有说乎?”管仲曰:“非夫子所知也,吾尝与鲍子负贩于南阳,吾三辱于市,鲍子不以我为怯,知我之欲有所明也。鲍子尝与我有所说主者,而三不见听,鲍子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之不遇明君也。鲍子尝与我临财分货,吾自取多者三,鲍子不以我为贪,知我之不足于财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  相似文献   

12.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  相似文献   

13.
《〈古文观止〉词义辨难》遗漏的词语,诸注家仍有解之不确或有误者。如(一)“策扶老以流憩”;(二)“怀良辰以孤往”;(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四)“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五)“宰巨不见斥”;(六)“如周公之心”;(七)“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八)“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九)“乃营治之东”;(十)“彼管仲者,何以死哉”;(十一)“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十二)“以错为之说”;(十三)“而重违其议”;(十四)“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等等,均需“辨难”,求得正解。  相似文献   

14.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主张是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今人所持“强说人”观点和“教师就应该换另一种办法施教”的观点是对启发式思想的否定与割裂。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的启发主张,就必须正确认识“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涵义。  相似文献   

15.
早在我国古代传统教学论中就有“举一反三”的说法。孔子曾提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他对弟子中能“闻一知二”或者“闻一知十”或者“告诸往而知来者”的人十分赞赏。  相似文献   

16.
一、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实质  “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中“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其本义包含四个基本观点 :其一 ,“启发式”教学要选择最佳的施教期。所谓“愤、悱”。按朱熹的解释 :“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状 ;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 ,发谓答其辞” ,即学生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 ,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处在这种“愤、悱”心理状态的学生 ,其大脑思维异常积极活跃 ,也亟须教师引导。如果教师此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和“发”的引导 ,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它必须是师生在课堂上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高明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情与境的高度的和谐与统一。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注曰:“愤者,心求其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必待其如此乃  相似文献   

18.
陈克元 《湖南教育》2004,(11):33-33
要提高化学教学的感染力,关键是创设化学知识与教学情感相结合的美妙情境。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这些话告诉我们:“悱”、“愤”之境十分重要,而入境离不开赋情。化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原文〕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①者,其良人②出,则必厌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厌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目阚)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③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④无与立谈者,卒以东郭⑤墙⑥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厌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日:“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⑦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⑧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  相似文献   

20.
王船山强调“师必因材而授”,“因所可施可授而使安习之”。教师对学生必须因材施教。认为:“夫智仁各成其德,则其情殊也,具体异也,其效亦分也。……故教者顺其性之所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而可矣”。一个人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教者要想办法去导引学习者的长处,使他能顺利成长;要克服学习者的短处,使其走上正道。他认为教人先要看学生的才能品质,再看志向。而后看努力与造诣如何,所以教学的方法也就因人而异。“曲尽人材,知这悉也,……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者一也。理一也,从人者异耳。”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施教,要就其“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