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丽瞬间     
流星是短暂的,但在这个短暂的瞬间,它并未留下什么遗憾,它拥有过美丽,它不曾错过那个瞬间。一次留恋,一次停驻,留住了我们生命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每个人都似流星拥有美丽的时刻,那一瞬间流露出的轻松、喜悦、自信,是最真挚的,是最自然的,也是最美丽的,因为这才是我们要的美丽。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有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中国的传记作家喜欢描写传主的不幸,给人一个印象:他们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不是靠他们自身的才华和努力,而是靠苦难本身的孕育。现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欢把自己的过去说得一无所有,最后忍辱负重,终获成功。其实,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相反,在很多时候,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中国人在讲到苦难时,喜欢引用司马迁在《报  相似文献   

3.
我是小液泡     
在儿童眼里,小狗和他一样会思考,小树也和他一样知冷暖。他会与小板凳聊天,向布娃娃说心里话。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这样一个“泛灵化”阶段,即把一切无生命的事物看成是有生命的,把动植物看成与人一样具有意识。儿童喜欢将别的事物与人类比,拟人化思考对他们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拟人类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赋予没有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点,叫拟人化;一种是把自己想象成那个无生命的事物,又叫亲身类比。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7,(4)
"我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情,我感谢我的父母,虽然他们眼瞎,住的是墓穴,但他们给了我生命;我感谢我的师长,因为老师为自己洗过生命中的第一次澡;我感谢苦难的命运,是苦难的  相似文献   

5.
亮出自己     
2013年2月13日晴亮出自己,需要足够的勇气与信心。我曾经认为这是一件难事,可事实证明,并非只有人,世间万物都可以勇敢地亮出自己。墙角的生机它是一粒种子,一粒普普通通的野花种子。或许因为风的无情,或许因为自身的贪玩,当别的种子落在阳光充足的沃土中时,它却独自被遗忘在那个阴暗、潮湿的墙角。冬去春来,没有阳光的照耀,它竟然也发芽了。可是生活的凄风冷雨,让它对未来充满了恐惧。苦难是一本书。一次次的磨难让他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它在心底发出了呐喊:  相似文献   

6.
王秋珍 《教育艺术》2005,(11):33-33,32
曾经读到这样一段话:生命有时并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它也属于我们的父母,因为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它也属于亲人朋友,因为他们把关爱给予我们;它也属于社会,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7.
感激苦难     
罗曼·罗兰讲过:“生命是建筑在痛苦之上的,整个生活贯穿着痛苦!”这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必须承受痛苦,我们活着必须面对苦难。然而面对苦难,承受苦难的过程中,我们心怀怨恨,心怀不满。那么我们将会对生活失去信心。我们的生活会失去乐趣。而倘若我们感激苦难,我们心怀感激地生活,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可爱,我们的世界会变得美好。何乐而不为呢?感激绊到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使你以后不会被路上的绊脚石绊倒,他让你懂得站起来重新来过。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让你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使生活的道路变得顺畅。感激嘲…  相似文献   

8.
<正>所有亲人都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死去,这是主人公福贵面对的残酷人生,他们曾经承载了他对生活所有的热情和希望,却一个个在生活的苦难和无常里往生。面对残酷的命运,福贵异常坚定地保持了对生命的执着。那份执着既来源于他生命的张力,更是因为爱的救赎。其实何止是福贵,在苦难面前,小说中的很多人都"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也都因为爱和善良获得了生活的勇气。一、生命的韧性  相似文献   

9.
人的悲剧精神是悲剧的灵魂和生命,它是人在追求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的生生不已的内在意志激情的体现,它通过人的苦难的生命历程吟唱人的生命激情,进而展开对人性的追问和反思,而我们恰恰通过这一悲剧艺术形式来复归我们生命本体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0.
即使以非宗教的儒道眼光,苦难也是人不可超越的,不论其是否在场。它因人之作为人独有的尊严而向人们呈现。苦难不是灾难。它与人的生命与尊严一样不可分割与转让。它不可超越,因为,超越本身意味着承担苦难。庄子道家因此拒绝他人与社会,而向自然开放其梦幻般的"真心";但其超越终不能克服消极面:批判和否定成为唯一主题。儒家救人之难而自救,满怀善心而却在认识上遭遇盲点,乃至实践上可能被"非物化"。这是否可说就是"不是绝对的超越者的超越命运"?  相似文献   

11.
在《我与地坛》中,作家史铁生叙述了他十五年里在地坛流连的所见所思所悟,展示了他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他想到了死,是地坛这一荒凉而不衰败的地方启示了他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他作出了生与死的抉择。而地坛中行走的人,他们不同的遭遇使史铁生感悟出了个人对苦难的承受是为了保持世界的和谐。理性地解读了苦难的史铁生在爱的激励下展开对生命的突围,他用笔撞开了一条路。参悟了生死、苦难及生命的意义的史铁生走出了一条感悟生命的路。这是一条对生命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苦苦追寻的路。这条路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使人清醒,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2.
史铁生《我与地坛》一直以来被视为“生存的感悟”(汪政、晓华语)的佳作,是“个体对生命的沉思”(陈思和语)。语文课本节选了一二部分,许多论者认为第一部分是写“生死的感悟”,第二部分是写“母爱的伟大”。但这样的说法总让人感到疑惑: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两个部分有两个不同的主题显然是对文本的一种误解,这两部分不可能割离开来,它们必然统一于同一主题之下。那同一主题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是面对苦难的感悟。苦难是史铁生在地坛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苦难的思索中不断将自己从苦难中救赎出来,从而获得了一种生命动力,获得了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苦难成就了他伟大的品格。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他们(指伟人)固然因为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更因为灾难而成为伟大。”而“生存的感悟”“个体对生命的沉思”的理解也仅停留于表面,没有深人到文本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读书课开设思路] 读书不仅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据说,犹太民族有一个古老而富有传奇的习俗:当孩子还在吃奶的时候,年轻的父亲就会把书蘸上蜂蜜,让孩子去舔,为的是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一个难忘的信念——书是甜的.我们的老师应当成为斯蒂文森的《点灯的人》中那个“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的人,把一篇篇精彩的美文,把一本本有趣或耐人寻味的好书,带到孩子们面前,让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在朦胧的书香中帮他们点亮一盏美丽的灯,看到人生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一 我有时候会思索,在朦胧诗和第三代诗歌运动中,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为何几乎没有广东诗人的身影?那个时期,广东诗人在从事怎样的写作?为什么历史如此彻底地把他们遗忘,一笔不提?是他们在那个时期从未写下诗歌?还是因为个人的才华问题?还是因为其他原因,使他们背离了写作的原则(审美的和写作伦理的)?这问题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的原因,它只能留待人们去思考;它无疑对广东诗坛具有反思的意义.但无论什么原因,这种局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终于被一批青年诗人打破了.  相似文献   

15.
方燕红 《现代语文》2005,(8):105-106
诗人是人类的儿童,他们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我们从他们瞬间情感与感悟定格的诗歌中感受人类生命中的种种美好.就像繁星点缀了夜空一样,我们的生命也因为诗歌的点缀而变得更加锦绣灿烂.朱光潜说:"所谓诗并无深文奥义,它只是在人生世相中见出一点特别新鲜有趣而把它描绘出来."  相似文献   

16.
患难见真情     
有两个年轻人患难与共,亲如兄弟。有一天,这两个人在大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面临死亡。一个老者出现在他们面前:“孩子们,前面有棵树,树上结了两个苹果,吃下大的那个人能抗拒死亡,走出沙漠;吃下小的那个人,最终会极痛苦地死去。”两个人向前走了一段路,果然发现了一棵树,也发现树上的两个苹果。可是,两人都没有去碰那个会给人带来生命之光的苹果。夜深了,两个好朋友相互凝望着对方,他们知道,这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晚。第二天早晨,当一个年轻人在太阳的照射之下醒来时,发现他的朋友已经不在了,树上只剩下一个干巴巴的小苹果。他失望了,不是因为死…  相似文献   

17.
正曾经有一个时代,音乐是一种贵族的艺术,是少数人的特殊所有物。但是这只是音乐的衰落时期。这种艺术不断发展}亏更新,它的追随者们始终倾向于把它的感染力加以普及。当它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曾多次表现出它对全人类的一种亲密的使命感。于是,我们就听到了音乐家贝多芬惊人的话——一个没有意识到一种神奇力量的人所不敢说的话:"我就是那个为人类迫切要求‘生命的美酒'的酒神巴克斯(Bacchus)。"一、从音乐中找到快乐和更完美的生活教育并不是一种生活的准备过程。它本身就是生活。学校里的音乐课的最终存在理由并不是因为: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那个噩梦般的时刻,8.0级大地震,像疯狂的恶魔,瞬间夺去无数同胞的生命。更令人心痛不已的是,校园里无数稚嫩的生命被吞噬。灾难面前,那些可爱的孩子表现出的临危不惧、机智勇敢、互助友爱、勇于担当的精神,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从未经历过苦难,也一直让人放心不下。这一次,他们用行动证明:他们会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是能够担起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在抗战期间,昆明是后方,留在此地的本地人,和外面逃来的外省人,不管他们的目的是生产工作,还是逃难,或二者兼而有之,总之,他们是离着战争很远。在所有的大都市中,昆明无疑是最后的后方。虽然有一个时期,它几乎变成了前方,但那个威胁并没有成为事实。这并不是说在昆明的人没有受到战争的痛苦,恰恰相反,昆明人的苦难比谁都深沉,这是因为除了物质损失以外,在抗战期中,八年来昆明人精神上留下的伤痕最深,因为这里的灾难,与其说是敌人造成的,无宁说是自家人的赐予。  相似文献   

20.
余华的《活着》(1992年)与肖洛霍夫的《人的命运》(1956年)都非常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但他们对苦难意识的挖掘深度不同。余华和肖洛霍夫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影响他们对生命存在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导致艺术创作的审美差异,使《活着》止步于对苦难状态的描绘,而《人的命运》提出了更深刻的人生哲理:以生命强力抗议苦难,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