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这是小学语文教学走出高投入、低效益的困境,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科学之路。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王京老师上了一节示范课,现把这节课介绍给大家。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草原》一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生:介绍了作者初次到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板书:景美人亲)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景美”这一部分。(出示草原挂图,看图想象草原是什么样的。)师:我们来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这段中哪句话向我们概括地介绍了草原景色的特点。(生读课文)生:“一碧千里,而并不…  相似文献   

2.
聪明的猴子     
有一天,狮子村长在森林里召开村民大会:我们要在草原造一座美丽的宾馆,免费供大家吃饭、睡觉,现在碰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怎么将这些木头搬到草原去,请大家想想办法,谁的办法好就奖励他作副村长。  相似文献   

3.
正6月27日晴星期一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坐车到伊犁州博物馆参观。那里的展品种类繁多,造型奇特,参观以后真是让我回味无穷。从学校乘车到博物馆的途中大家说说笑笑,不一会儿就到了博物馆。我们走进博物馆,不禁惊呆了,在展览柜前,我们看到了许多文物,这些文物中有不少草原文物精品,比如大型的草原青铜器、鹿石,以及草原石人、铜币等。听馆内讲解员介绍,这里的一些文物珍品还参加过国外展览。  相似文献   

4.
<正>地点:枣庄舜耕中学时间:2012年12月1日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我们今天学习一首散文诗,鲍尔吉·原野的《静默草原》。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能够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草原,大家说一下可用课文里面的哪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草原呢?观察一下课文。(指向生1)好,请你来。生1:辽远而苍茫。师:辽远而苍茫,这是一个短语。一个关键词,你已经说得比较准确了,谢谢你。  相似文献   

5.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我们大家从小就熟悉的诗句。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水草丰美的内蒙古大草原。然而,今天这幅美丽的画卷已经面目全非。昔日没人高的草地,如今却养不活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更令人不解的是一群群穿衣服的山羊正在啃食着残存的草根……是什么原因使草原变了样?1981年以前,草原上没有山羊。随着经济的发展,1981年某国投资,在草原上建起了第一个羊绒集团。在这以前,某国是在自己的国家牧养山羊,很快,他们发现山羊不仅吃草,而且吃草根。于是该国打着支援中国经济的旗号,与我国合资建立了羊绒厂,并在我国发展起…  相似文献   

6.
从教以来,我已经是第三次执教《草原》了。前两次循着自然美、人情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这次自然也是驾轻就熟,只是在教学时,由于一个学生的“发现”,我让学生多读了几遍课文,没想到课堂因此而变得鲜活与灵动。师:课文第一段描写了草原景色美,后边则用大量篇幅描写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请认真阅读后面的段落,用你们的慧眼和细腻敏感的心,去寻找、去体验、去感悟草原的人情美。(学生读书勾画)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生:“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远处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么多人老远骑马来迎接客人,我从这里体…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草原》摘选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内蒙风光》。课文通过作者亲身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三个特点:一是草原的景色很美。写了天空、小丘、羊群、骏马和大牛。二是草原面积很宽广。主要是用具体的数字和行车的感受来体现的。三是草原人民很热情好  相似文献   

8.
江月 《大中专文苑》2009,(10):72-73
五天的草原文学艺术夏令营已经结束了,可是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就在这短短的五天之中,大家从四面八方相聚到内蒙古,共同领略了草原的辽阔、成吉思汗陵的肃穆、北方兵器城的恢弘和响沙湾的奇绝,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营员和小编们身上发生的趣事,还真是不少呢!  相似文献   

9.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草原》一课教学回顾凤凰城铁路小学赵宏峰《草原》一文出自著名作家老舍笔下,他以其亲身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景色的特点和民族之间的感情。本课教学要求除了学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之外,还要注意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体会“草原”...  相似文献   

10.
《少年月刊》2011,(4):61-62
同学们好,我是小C老师,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很实用的小制作——纸巾盒。废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成品吧! 小C草原风格的纸巾盒,是不是很可爱?可着急,我这就把制作过程教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
《草原》节选自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老舍写的《内蒙风光》一文 ,这是一篇融自然美、人情美、语言美于一体的佳作。作者以生动、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草原上的美丽景色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间的民族情谊。这篇课文 ,不仅要使学生品味、积累文中的精彩语段 ,而且要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 ,培养爱美的情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识美同学们 ,你去过草原吗?在影视中见过吗?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 ,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草原。(生有的背《敕勒歌》 ,有的展示草原风光的图片 ,还有的介绍蒙古族食品 ;那达慕大会上的赛马、摔跤等。)…  相似文献   

12.
小C 《少年月刊》2011,(7):61-62
同学们好,我是小C老师,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很实用的小制作——约巾盒。废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成品吧!草原风格的纸巾盒,是不是很可爱?别着急,我这就把制作过程教给大家。  相似文献   

13.
五天的草原文学艺术夏令营已经结束了,可是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就在这短短的五天之中,大家从四面八方相聚到内蒙古,共同领略了草原的辽阔、成吉思汗陵的肃穆、北方兵器城的恢弘和响沙湾的奇绝,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营员和小编们身上发生的趣事,还真是不少呢!  相似文献   

14.
<正>暑假我们一家前往呼伦贝尔大草原。一下车,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唱起了蒙古歌曲迎过来,为我们送上下马酒。据导游介绍:每一个来到草原的人都要接受蒙古族最隆重的接待礼仪——下马酒。表示草原人们热情迎接客人的到来。但喝下马酒要注意:首先客人左手端酒;接着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天空,称为"敬天";再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地面,称为"敬地";然后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前方平弹,称为"敬祖先";最后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位教师执教《草原》(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个片断: 师:这一课已经上完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这一课第二段的第三句说:“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既然分两次写“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为什么不一次写“三百里之内全是草原”?这样,文章会精练得多,在作文中您不是要我们不要写哆嗦话吗?  相似文献   

16.
导演宁才说:"我要拍这部影片的原因是,1986年我在锡林郭勒草原拍电影时看到那里水草丰美,景色如画,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等我再来到这片草原时,看到草原退化严重,心里很难过。保护生态、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是大家共同的心愿。"我清楚地记得,看电影那天,来自阿拉善草原的蒙古族才女娜仁花坐在我的身旁。几乎在整个电影的放映过程中,她都在啜泣。我完全理解她。与锡林郭勒草原相比,她的家乡阿拉善草原的局面,更加严峻。现在,当我们看过卡梅隆的《阿凡达》,当中国北方的大片地区受到雾霾袭击的时候,我们又有了更深的感触。  相似文献   

17.
写黄河     
当我们驱车一百多公里,向地处草原腹心地带的若尔盖县唐克乡的黄河九曲第一弯进发的时候,从红原到若尔盖,从若尔盖到花湖再到唐克,无家可归、无人认领的野牦牛像孤儿一样一群群地在荒原上流浪,我们几乎走过了若尔盖县所管辖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草原牧场。  相似文献   

18.
草原之行     
对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我充满着无尽的幻想,今年夏天,爸爸妈妈终于带我去了一趟内蒙古大草原。来到草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微风轻轻吹过,藏在草间的各种小野花向我们微笑着点头,好像在欢迎我们。让我没想到的是草原上还有湖。湖面像镜子一样清亮,照出了站在湖边的我的模样。  相似文献   

19.
内蒙七月     
这是草原的七月,牧民、晚餐、篝火、草原、沙漠,草原上所有的景观在作者的笔下尽现在大家面前,人文的,自然的,从心灵流淌出的精致语言将七月的蒙古装点得五彩斑斓,动人心弦。  相似文献   

20.
多多沙龙     
读者朋友们,你们好!我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你们交流。我曾去过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参观学习,常碰到那里的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们向我询问:“大草原是什么样的?”“草原上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在本届“多多沙龙”中,我就向大家介绍介绍我的家乡——内蒙古自治区。今年是我们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在喜庆的日子里,欢迎全国的老师、小朋友到我的家乡观光、作客。我的地址是:内蒙古军区八一幼儿园,邮编:0100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