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中学文科》2007,(1):11-17
【重点点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包括中华民族形成、民族融合过程,民族政策,民族经济文化发展,近现代中华民族反抗外来民族压迫斗争以及新中国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内容。这是近年高考考查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秦汉以后的历史,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发端到确立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与不可分割性,是在中国形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过程中客观地发展着、巩固着。我们可以从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居民人口(民族)、疆域和制度文化几个方面来进行梳理。一、中国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疆域在不断地拓宽、扩大,最终趋于固定,其中凝结着中华各民族及其先民对祖国的贡献,是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中原地区主要是由汉族开拓的。汉族先民在开拓中原地区的同时,从秦汉时期起,就不断向阴山地域、西域及珠…  相似文献   

3.
赵竹红 《新高考》2006,(5):68-73
[学法点津] 1.了解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少数民族政权;各族自身的发展概况;中央政府和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与交往;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突出的少数民族首领。明确本专题重点:三次民族大融合高潮史实及其影响;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问题的处理方式;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尤其是对当今的热点地区如新疆(西部大开发和反恐问题)、西藏(宗教、历史文化遗产问题或反“藏独”分裂势力问题)、台湾(祖国统一问题)、东北(振兴国家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问题)的有效管辖;明精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难点:民族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一个有确切含义的政治概念,统一相对分散而言,多民族则是该地域内若干不同的民族均隶属于这个国家来管辖,它的形成既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也是曲折的历史过程,而且始终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和制衡。  相似文献   

5.
本专题有两条学习主线: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在我国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围家统一与民族融合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久必合”与多民族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心声。其间虽然出现过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和唐末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但也出现了秦朝、两汉、隋唐、元朝和明清几个大一统时期,尤其是两宋以后,我国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分裂局面。同时,在分裂与统一的斗争中,总是伴随着民族融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很早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7.
【专题导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各国纷争,周边地区少数民族袭扰中原,各民族不断融合,逐步形成了统一趋势。秦朝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两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发展;边疆各民族发展较快,并和中原联系加强;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但友好交往是主流。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国家发展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力量。基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与微观等多个层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格局,深刻感受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基于此,作为一线高中历史教师,应对"中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充分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目标导学】本专题有两条学习主线: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在我国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久必合与多民族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心声。其间虽然出现过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和唐末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但也出现了秦朝、两汉、隋唐、元朝  相似文献   

10.
11.
简要论述了中国古代史籍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因素,并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古代数学符号的应用,其他科学的实践和发展,我国古代逻辑的特点,讨论我国古代数学受到制约的原因,使得我们能正确的认识中国数学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对各时期散文的主要样式、成就、重要作家、流派及代表性著作,均有评述,从中可见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演变脉络和主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古城黄州,具有浓郁的人文特色,历代名贤纷至沓来,遗址遗迹众多。然而,唐宋元明清时代的50多处遗址、遗迹或景物无存,或被高楼大厦、民居宿舍占据。保护历史文物,修复名贤胜迹,传承历史文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妇女法作为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伦理法特征较之其他法律更为典型。妇女法这一特征的逐步形成,同古人的家族观、秩序观、贞节观紧密相关。而法律一旦形成,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观念及妇女的生活乃至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6.
古代汉语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古汉语词汇的理解,而其中,对古汉语常用词的掌握程度又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关键所在。在此希望通过对古汉语中同义词的分析,找出它们的部分特点,从而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对同义词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游仙诗源于汉代以前的辞赋,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它的发展经历了楚辞和《庄子》的神游诗阶段,慕道颂仙的“仙真人诗”和乐府游仙诗的仙诗阶段,自觉而又成熟的新体游仙诗阶段。游仙诗的内容非常庞杂,表现主题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方面:因受时间的局限而追求生命永恒和因受空间局限而追求生命自由。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傈僳族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变化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重点从战争与冲突、寻觅经济资源、宗教因素以及政府政策等四方面深入分析傈僳族人口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进而揭示其人口地域分布的规律性。希望能够从理论上为实现这一民族人口的空间合理分布及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9.
同义词是语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判定古汉语同义词主要是根据古代训释材料和古籍中的实际用例。同义词产生的途径不同,就使得同义词之间所具有的意义关系也不同。辨析同义词的方法,主要是抓住同义词之间的差异来辨析。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语同义词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义词是语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判定古汉语同义词主要是根据古代训释材料和古籍中的实际用例.同义词产生的途径不同,就使得同义词之间所具有的意义关系也不同.辨析同义词的方法,主要是抓住同义词之间的差异来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