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干将莫邪》(别名《三王墓》)第二段有“莫邪子名赤,比后壮”句,课本在“赤”字后断句,将“比”字注释为“及,等到”;语文出版社《教师用书》将此句翻译为“莫邪的儿子名叫赤,等到后来长大了”。早在1990年上学期使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就选有此文,其断句及注释与这次语文版课本相同,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第五册)的译文没有将“比”(等到)的意思翻出,译成“莫邪(生了个儿子),叫做赤,赤长大成人后”。当年,笔者与各位同仁一样,按照课本和参考书来执教,因“比”字确有“等到”之意,故也能讲通。但这次教语文版新教材,备课时,总是感到此句中的“比”字多余,人教版参考书没有将“比”译出同样讲得通,说明“后”字已含有“比”(等到)的意思。这样看来,此句无“比”字语意照样很通畅,且还简练些。那么,作者为何要在句中多加一个“比”字?干宝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大师,难道他就不讲究作品语言的简洁吗?带着以上疑惑,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做了一番考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原来莫邪之子名“赤比”,而不是名“赤”。据有关文献《,干将莫邪》所叙故事在早于《搜神记》的曹丕的《列异传》(一作张华撰)一书中就有记...  相似文献   

2.
莫邪子名为“赤比”而非“赤”安徽金寨县青山中学田曙明初中语文第五册《干将莫邪》有一句是:“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笔者认为由于编者句读之错,致使莫邪子之名由“赤比”变成了“赤”。鲁迅在《古小说钩沉》中把莫邪子之名命为“赤鼻”,而在其《故事...  相似文献   

3.
《书博鸡者事》一文中的“臧氏之子”一语,“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译为“这臧家的孩子”,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臧氏之子”一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臧氏”指鲁平公的小臣臧仓,他曾以孟子行为不合乎礼义非为贤者为由,阻止鲁平公去见孟子。孟子对臧仓这种作法大不以为然,说:“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其对臧仓的轻视和不齿之情溢于言表。“臧氏之子”。指的就是臧仓这个  相似文献   

4.
"有教无类"是教育工作者非常熟悉的一句话,尤其是在所谓"史无前例"的十年中,"有教无类"更变得尽人皆了.这句话尽管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对它的理解、解释却很不一致.多年以来,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例如,有的把"有教无类"解释为  相似文献   

5.
楚辞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的出现,与语词的搭配和使用习惯有关。楚辞之辞乃文辞之意,汉代既已习用如屈原赋等语词,而楚之名与单个作家名在概念上不能并列,则楚赋之称殊为不类,此舍楚赋而取楚辞之由也。楚辞,亦即楚之赋,实为以楚声及屈原为特定指向的多位作家赋作之类称;而《楚辞》,则是一种特殊的屈原集。楚辞之名的出现,不会早于汉初。《屈原列传》好辞而以赋见称之辞,仍指文辞,断非楚辞之省称,亦非所谓与赋并列之文体。  相似文献   

6.
笔者则以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两句中的“之”是作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但“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的“之”还该是提宾的标志。 在教学中,将知识归纳比较,弄清彼此之间的相同处与不同处,可以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它的规律,用比较辨析的方法,可以把问题讲得更清楚。 比如教学《诗经·硕鼠》,讲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时,通过“莫我肯顾(德、劳)”与“无食我黍(麦、苗)”的比较辨析,可以讲清:“莫我肯顾(德、  相似文献   

7.
成语的出现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资料有关,了解相关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历史资料是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前提。本文根据有关资料,从文化色彩的视点,指出槐桑是分别象征尊卑不同身份的人,指桑骂槐是弱势者对强势者含沙射影的谩骂方式;鸡狗皆为禽兽之物,无贵贱之差别,指桑骂槐不同于指鸡骂狗。  相似文献   

8.
“徽”字有四层词义:(1)弹“弦”鼓“索”谓之“徽”.名词。(2)“弦索”代词谓之“徽”.名词.(3)琴弦上的“泛音”谓之“徽”,名、动活用。(4)从琴弦上的“徽音”(泛音)到琴面上的“徽位”谓之“徽”.名词.  相似文献   

9.
《语文知识》1994年第11期上发表了王培明同志的《趣谈“唐弢”之名》一文,其中在叙述净戒和尚为唐改名时指出:“说文:‘弢,弓衣也。’就是说‘弢’是装弓的口袋。”这一解释是完全正确的。但王培明同志认为净戒和尚意在劝唐弢偃武修文,理由在于“弓装入口袋,有一点‘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意”。仔细琢磨便能发现此理由中偃武之意确实有,但若说劝其修文,似乎牵强。因此我认为净戒和  相似文献   

10.
敦煌遗书的发现,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古文物发现的一件大事。一九○○年,千里河西走廊的敦煌莫高窟打开了封闭了八百余年的藏经洞(敦编17号窟)。洞内所出无价之宝敦煌遗书,霎时间,轰动了中外学术界。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接踵而至,盗宝骗宝,致使中华民族的珍贵文献,流散海内外,损失不可弥补。现在大约分散在八个国家的二三十个机构内。敦煌遗书显世之后,我国的学者十分重视,首先刊布资料,开始研究。先后英法等国也开始了研究。在这个新的研究领域内,很快出现了一股“敦煌热”,应运而兴起一门新的学问——敦煌学。敦煌学之称,是因地而命名的,约定而俗成,不是一门有系统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赤"字长期被视为正色用字之一,表达红色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地位。本文主要参考了许慎的《说文解字》,对"赤"字加以研究,同时兼论"五色"。  相似文献   

12.
1991年第1期发表了崔永策同志的《“句读之不知”注释质疑》一文后,收到不少读者来稿,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现刊发一组观点基本相同的文章,意在引起进一步的讨论,并不以此作定论 我们欢迎广大读者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对其它一些有争议的议题提出自己的高见,以期使语文教坛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  相似文献   

13.
高二册《师说》一文,把“句读之不知”注作“句读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这一注释,沿用了1987年修订教材的说法,显然是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当成了两个偏正短语,“之”作为结构助词,树当于“的”。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仍是  相似文献   

14.
统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所在段落,它与后面的“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构成了一个多重复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陈述了学习中的两种情况,即不懂得句读,不理解疑难问题。其主语虽未出现,但可以补出,为此,我们不妨看一下它前面的句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非吾所  相似文献   

15.
《论语》“子在齐闻韶”这段话今人皆作孔子赞美《韶》乐之论,此说盖源于朱熹的《四书集注》。其实,这全违背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语境,对此自齐梁至宋代已有不少学者持有异议。根据孔子的礼乐观,本文作者认为“子在齐闻韶”不是孔子美《韶》乐而“不知肉味”。恰恰相反是闻《韶》而感伤齐政,食不甘味也。  相似文献   

16.
贺兰山称谓本义唐代已有定论,后来在转袭过程中,出现了歧义,影响了《辞海》对“贺兰山”条的准确注释。本文通过考辩论证,提出贺兰山名的由来,既非蒙古族命名,也非“蒙语称骏马为贺兰”。  相似文献   

17.
义利之辨作为中国哲学史与伦理史的重要议题,对后世影响甚大,但义利问题之架构的多维性和丰富性使得不同的时代和思想环境中对它的讨论与诠释不断发生衍变。就宋代儒学尤其是二程而言,对义利问题的把握与以往思想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以超越性的"天理"为终极价值尺度,在更高思维水平上反思和阐述了义利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道德依据,另一方面,针对北宋政局所出现的一系列矛盾,以二程为代表的旧党以学术上的"义利之辨"作为评判历史的起点,对如何改造现实社会、实施变法与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在现实政治分歧中,原本学术道德与经世致用的政见之争,蜕变为不同政治阵营中无休止的党派倾轧,也由此引发了这一命题的政治化走向。  相似文献   

18.
“之”辨     
文言虚词“之”字有两个基本用法:一是用来指代,二是用来介接。从描写语法的角度来看,它们是两个词:前一个属于代词,这里不准备去讨论它;后一个大多插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把两部分组合起来。例如:  相似文献   

19.
朱浩真 《上海教育》2014,(18):87-88
沪教H版高二语文教材(试用本)收录有《延陵季子将西聘晋》一文,以生动、凝练的文笔叙述了季札献剑的感人故事。季子的一番话可谓是点睛之语,"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徐君死后,季子之所以要挂剑于墓,因为不能欺骗自己内心的许诺。这除了展现主人公的守"信",更体现他的真诚。  相似文献   

20.
新编入初中教材的《千将莫邪》,是东晋干宝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的名篇。作为我国小说发展初期的志怪小说,在艺术形式上,一般还只粗陈梗概。然而也有一些结构较完整,描写较细致生动,粗具短篇小说规模的作品。《干将莫邪》就是其中成就较高的一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叫莫邪的铸剑工给楚王作成雄雌二剑后被楚王杀死,其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全文篇幅不长,但结构完整,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并以复仇为主线,一“剑”贯之。作剑——故事的起因。小说起笔直入正题:交待干将莫邪为楚王作雌雄二剑之事。因为“三年乃成”,触怒了残暴的楚王。这就种下了杀身的祸根,悲剧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