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醉人的琼浆     
历史的营养经历了千年的发酵,于是文化酿成了酒——于是或清冽或醇香的浆液,醉了岁月,醉了人生。世间的万物被世人的心情酵在杯里,酿出了香醇,于是平常的世间万物化作了情怀,溶在了酒里。就像梅的坚守,竹的正直,兰的幽清,酒也有了它的性格。或清冽,或醇香,让人欢愉,伴人消愁。于是——酒,喝出了不同的味道,品出了不同的心情。悲时,陆机说:“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欢时,李白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愁时,李白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哀时,阮籍唱:“临觞多哀愁,思我故时人,对杯不能言,凄怆怀…  相似文献   

2.
自古醉人之物,无非酒、月、潭、影。一壶好酒,一轮明月,一方小潭,一人独影,都能使那好醉之人,一醉方休。几多文人墨客这样陶醉过,于是也让我们后人醉于他们的诗,醉于他们的过人才华,醉于他们的善感愁情。  相似文献   

3.
谁道童稚时     
2013年3月1日 晴 《清平乐》一曲,醉了多少世俗纷扰之心,稚子溪头卧剥莲蓬,脸上笑靥如花,身上的平和与活泼安抚了一个又一个喧嚣的灵魂。于是,不知是谁,坐在树下,道起了童年:“我小的时候呀……”  相似文献   

4.
漫漫青山,悠悠长路。他本可成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可举世皆醉,容不得他两袖清风。于是,天下有了一位退隐田园的闲适诗人,有了一个与世无争的桃花源。归去来兮,他,陶潜,给我们的不是退却,是另一种抗争。  相似文献   

5.
翻开我国古今优秀的文学作品,带“醉”字的名言佳句比比皆是,如词牌中就有《醉太平》、《醉花阴》等。“醉”字为什么会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其意如何?其妙何在?下面我们不妨来了解赏析一下。 对于“醉”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卒也,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日溃也,从酉从卒。”《辞海》里解释为:一是因喝酒过多或药物等作用以致神志不清或暂时失去知觉。二是用酒浸的。三是耽乐,沉酣。从上面的解释中,我们对“醉”字的含义不难理解。 “醉”字出现在诗文中,往往能起到抒发感情,画龙点睛,令人回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季节的风     
季节的风点绿了满眼的苍凉于是有了希望季节的风抹爽了无奈的晴空于是有了激动季节的风染绿了柳描艳了花吹醉了斜阳季节的风最耐人寻味的一种季节的风$山西省忻州师范学校专科部!学生@张小玲  相似文献   

7.
三懵正传     
没有人知道三懵的真实姓名。只知道他爱喝酒,而且一喝就醉,一醉就发懵。一日三餐,一日三醉,一日三懵。于是大家便“三懵、三懵”地叫他。三懵也不过多地计较,别人叫他什么都无所谓。三懵也没有固定的住址,睡大街便睡大街,睡厕所便睡厕所。前半夜泡在酒瓶堆里,后半夜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是在哪里过的。  相似文献   

8.
乡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朴实、清醇、恬淡、温馨而又甜蜜。在游子的心中,乡情如歌,乡情似酒,喝一口,醉一生。他们耄耋将至总希望叶落归根,这种执著的情感挥之不去,难以尽言。于是,乡愁便成了诗人吟咏不尽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记者印象:一直向着西边走,走到了杭州城市的边缘,亮着一长串高高挂起的红灯笼,醉鼎楼就这样在一片幽静中给人以柳暗花明的惊喜。于是,一个平常的冬日夜晚在那片灯红酒绿中变得异常温暖、亲切起来。醉鼎楼确实是一家不同于平常的酒楼,有一种家的亲和力,却又比家更多了一份精致和考究。  相似文献   

10.
小鸟音乐会     
正几年前,山上的大树就想开一场小鸟音乐会,可小鸟们都嫌山太高,不愿意飞上来。小松鼠知道了大树的心思,于是,他用大树的树叶制作了一只只绿叶飞船。一天,小松鼠带着几十只绿叶飞船请小鸟们上山,小鸟们高兴地接受了邀请。这一夜,小鸟们把整座山都唱醉了,山上的大树也醉了。  相似文献   

11.
万老师:您好!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香喝辣的事越来越显得平淡,甚至参加酒宴饭局.也感觉不出特殊的味道,于是有些人便开始追求新的吃法以刺激胃口。餐桌上开始盛行生吞活剥以品尝鲜味的做法,“醉蟹”(黄酒或白酒浸泡10~30分钟即食)  相似文献   

12.
李白饮酒诗具有独特的艺术。从醉语、醉态和醉境三个方面突出体现了李白饮酒诗的独特的审美特征,醉语是心底波澜,醉境具有飞动的情思和朦胧的物象,而醉态更是独具特色的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13.
知道阮籍的人,没有不知道他的嗜酒,他的“酣饮为常”。单是《晋书》本传中,便有几处写到他的长醉、深醉。唐代诗人王绩也曾在《醉后》一诗中写道:“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亦可见其醉酒之名的深远。不过,我却想说:阮籍其实是魏晋时代最为清醒的人。且说阮籍醉酒的最高纪录吧。本传中称其“醉六十日”。有无醉因?却原来他不想在政治上巴结司马氏,可是司马昭硬要与他结为儿女亲家。他便长醉不醒,于是,亲事“不得言而止”。他的醉却是以醒垫底!还有一则醉闻,本传与《世说新语》皆有记载:阮籍邻居的妇人在酒店卖酒,长得很好看。阮与友人常去…  相似文献   

14.
记者印象: 一直向着西边走,走到了杭州城市的边缘,亮着一长串高高挂起的红灯笼,醉鼎楼就这样在一片幽静中给人以柳暗花明的惊喜。于是,一个平常的冬日夜晚在那片灯红酒绿中变得异常温暖、亲切起来。醉鼎楼确实是一家不同于平常的酒楼,有一种家的亲和力,却又比家更多了一份精致和考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唐朝最著名的狂草代表人物,就是张旭和《苦笋帖》的作者怀素,二人并称"颠张醉素"。怀素嗜酒。一天,他在家中独酌,不觉有些醉了。酷暑难当,内热烦躁,于是煮饮朋友送的苦笋茶,微苦的清香含着一缕甘甜,沁入心脾,顿生清凉……好茶!怀素想向朋  相似文献   

16.
张冬秀 《现代语文》2016,(4):135-137
作为流行语,"醉了"具有3种语义:一是借酒醉后精神恍惚的状态,宣泄不满情绪;二是对超出常规的思想或行为,表达无奈的态度;三是对相关人、事传达一种轻蔑与鄙视。从语言学理论分析,在结构功能上,流行语"醉了"是"醉"与"了"词汇化的结果,其结构形式凝固化,句法功能相对明确。在语义上,"醉了"有虚化倾向,侧重于传达某种心情、感觉或态度、语气。  相似文献   

17.
花影     
<正>清风吹过树梢,几片花瓣悠悠飘落在我的窗前,实木的书桌,在顷刻间似是掺上了几分温柔的幽香。它既醉了春色,也醉了于这里端坐、本陷入沉思的人。回过神来,只见熹微的晨光正以婀娜的身姿穿过茂密的枝叶,于是我的桌上有了清新可人的一处景致——那是摇曳的花影,是风和光赠予我的特别礼物。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陶渊明的“醉”其实并不昏醉,王瑶所说的“并没有完全放弃了对于延年益寿的追求”也并不是其不昏醉的“更重要”原因。其不昏醉的真正原因应该从陶渊明的人生观念、身体状况、生活条件去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论挫折     
品酒,我醉在酒香里;品书,我醉在书香中;享受挫折,我醉在战胜挫折的喜悦中。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柏拉图的“迷狂说”,还是尼采的概括。李白是特别容易醉的人,不仅醇酒能使他醉,能令他陶醉,而诗兴大发,佳作横生。“酒神精神”,其实都可用一个“醉”字来纯洁的友情能使他醉,甚至壮美的大自然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