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昆明市老年旅游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昆明市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对其出游态度、出游动机、出游目的地、出游花费、出游频率和出游障碍等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昆明市老年人热衷旅游,但旅游频率、旅游花费低;老年人中女性较男性更爱旅游.并对昆明市老年旅游的开发提出了一些时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他们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加之其闲暇时间增多,出游愿望普遍增强,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适合老年人出游的旅游市场。文章在详细分析了老年游客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交通心理、食宿心理、游览心理、购物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分析建立老年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运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老年人出游动机、老年旅游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据此构建老年旅游安全保障五大体系——PEACE(和平)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老年人旅游市场拓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消费观念的转变,老年旅游需求前景越来越旺。当前我国老年旅游市场隐而不旺,应分析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现状以及老年人的旅游需求特征和旅游习惯,提出老年旅游市场拓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论老年人旅游市场拓展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消费观念的转变,老年旅游需求前景越来越旺。当前我国老年旅游市场隐而不旺,应分析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现状以及老年人的旅游需求特征和旅游习惯,提出老年旅游市场拓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针对老年人的旅游产品供不应求,但针对老年旅游的网络平台及旅行社少之又少。文章针对当下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程度不高、与互联网结合程度不够等问题展开研究。立足于现有老年旅游市场基础,根据老年人群特点,把老年旅游市场进行了细分,对老年人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进行深刻的调研和分析,得出了老年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进而阐述了当下老年旅游市场开发已具备及未具备的条件,最后突出了其开发重点及具体开发方式方法。所提出的新型互联网老年旅游平台,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均衡使用,促进老年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服务产业收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意义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千佛山是济南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千佛山已经成为济南旅游业具有品牌效应的重要代表。随着景区的不断发展,千佛山已成为一个融山林、名胜古迹为一体的规模较大的旅游风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但作为以登山为主的旅游资源,千佛山在很多老年出游旅行者中并不占有绝对优势。这与老年人体力、兴趣等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以老年人作为主要消费对象,探讨千佛山在老年消费群体中的品牌开发,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千佛山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廖致莉  韦俐 《广西教育》2009,(21):104-105,107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市场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旅游作为一种社会化的活动,也日益成为老年人的主要休闲方式。本文从研究老年旅游市场的基本特征出发,对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2007年是中国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的第八年。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其闲暇时间增多,老年人想趁着身体还好,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改革开放的成果。这些因素有效地刺激了老年人旅游需求的增长,因而,在庞大的老年群体构成的“银色浪潮”中潜在着较大的旅游市场。但是,中国旅游业专门从事老年旅游的企业和组织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老年旅游市场的需求。现结合本单位实际,就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浅析老年旅游市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老年人口意味着老年旅游市场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市场,开发老年旅游市场不仅是旅游企业谋求发展的机遇,更是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了开发中国老年旅游市场的现状、制约因素及意义,提出了针对中国老年人特点的几点市场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前,旅游资源开发过度关注经济利益,忽视了保护旅游资源的审美价值。这一问题将严重影响旅游资源的长期开发利用。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就要遵循审美规律,确认审美价值是旅游资源的根本属性,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做到以下几点:立足于自然美,开发自然旅游资源,规划自然景区;保护与开发并重,合理利用社会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2.
地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之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扬州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迅速,这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在结合扬州职业大学多年旅游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地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区规划》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社会对旅游景区规划人才需求,遵循《旅游景区规划》课程内容构建原则,从知识、技能和能力三方面对《旅游景区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构建.理论方面兼顾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规划理论的教学;技术方面探讨了从事旅游景区规划工作所需的技术内容;能力方面讨论了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操练学生的动脑、动手和动口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充分开发旅游资源,不断完善旅游设施,积极建设现代化旅游城市,是淮北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根据我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条件,目前,要加快淮北市旅游业的发展,应大力开展旅游营销,招揽人气,开发旅游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15.
荆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拥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旅游文化资源;然而其旅游发展却较为缓慢,存在“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问题。造成荆州“养在深闺人未识”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之一在于其旅游形象定位不准。有鉴于此,笔者综合运用旅游形象相关理论,对荆州旅游形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将其定位为“水韵三国、文华楚都”。  相似文献   

16.
客家文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汉民系文化,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广东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拥有开展文化旅游的优势。但客家地区开展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旅游开发保护意识差,旅游产品开发有待挖掘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开发文化旅游,以期促进广东客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四川震后旅游的恢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旅游资源和宏观市场的讨论,而缺乏对微观市场的调查数据和分析.课题组通过对川内主要旅游景点及游客集散地的国内外游客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统计,运用因子分析归纳出来川游客主要的旅游动机为"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系统"和"旅游支持系统"三类,利用频次分析得出"大熊猫"、"自然景观"、"当地人民友善态度"、"地震遗址"等因子是吸引游客来川旅游的主要动机.研究表明,绝大部分游客已消除了到四川旅游的恐慌和担心,并对四川旅游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8.
孙培 《鸡西大学学报》2008,8(6):134-136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旅游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拟运用接受美学理论,通过对旅游英语广告语的成功案例分析来阐明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告的宣传;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旅游业才能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构建青岛大旅游圈联动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岛旅游业走向区域合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市场化和国际化,通过大旅游产业体系的整合突出自己的特色,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重视市场细分,通过大旅游圈地域体系的完善拓展发展空间;强化联合意识,实现区域旅游联动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不同的市场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