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点睛之语: 汉字书写以考查常见常用字为主,以现行使用的易出错的字为主。错别字的类型大致有如下4种:1.因字形相似而误,如“戌边”,“戌”应为“戍”;2.因字音相同或相近而误,如“一愁莫展”,“愁”应为“筹”;3.因字音相同字形相近而误,如“痉孪”,“孪”应为“挛”;4.因字音相同字义相近而误,如“人  相似文献   

2.
点睛之语: 汉字书写以考查常见常用字为主,以现行使用的易出错的字为主。错别字的类型大致有如下4种:1.因字形相似而误,如“戌边”,“戌”应为“戍”;2.因字音相同或相近而误,如“一愁莫展”,“愁”应为“筹”;3.因字音相同字形相近而误,如“痉孪”,“孪”应为“挛”;4.因字音相同字义相近而误,如“人才汇萃”,“汇”应为“荟”。2001年高考题字形题难度较前有所下降,所涉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中的同部或异部某两个形体相同的字——重出字共38处,从出现原因的角度分析可分为因辗转传写而造成的同部误增字、因既从A又从B而出现的异部重出字、异体字造成的异部重出字、同形字四类前两类属于误增,宜删,后两类重出字各有其用,宜留。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有些词,字和义是很难结合起来的。其中有的是古人传抄致误,以讹传讹,后人也就将错就错,这里试举两例。“行李”一词指外出所带的包袱、箱子等物品,“行”字好理解,指旅行,可“李”字最早解释为使节、使臣,如《左传·僖公三十年》中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之句,《国语·周语》中也有“行李以节逆之”的记载。后来引申出现在的词义。可又为何用“李”字呢?宋代王谠的《唐语林》中解释说:“李字除果名、姓名之外,更无别训义也……行李,使人也,而不误是行使。按旧文,使字作李,传写之误作李焉。”原来是古人把“行使”误抄为“…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籍中,特别是在先秦经传、诸子和史记、汉书中,通假字出现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清代戴震在《六书音韵表·序》中说:“六经字多假借”。为了判断古音通假字,下面谈谈怎样以声音为线索来判断通假关系的方法及其步骤。第一步,从意义上发现疑难,加以辨识。本来,利用汉字形体来探求字的本义,利用汉字形义结合的特点来帮助我们阅读古书,以便诠释词义、理通文意,是解决疑难的一个很重要的、正确的方法。可是,在古书中却有一些字的形体和意义相矛盾,它给我们在阅读古书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这就是“通假字”的问题。如果不懂得通假,仅仅从字的形体上去阅读古书,那就很容易  相似文献   

6.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字词的掌握是儿童由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基本环节,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由于汉字是方块字,数量很多,有些字形体相似,而读音和意义完全不同,有些字笔画繁杂,不容易记住它们的字形,因此,学会书写汉字是学生识字的难点。但不少学生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析字形,如教"磨",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各种汉语词典,在援引成语“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出处时都明确指出:“丁”与“个”字形相近,“丁”即“个”之误。文章对两个字的形体演变轨迹以及历代名人应用这条成语上的共识,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丁”字并没有错,同时,否定了某些人长期以来判断上这一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有些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恰好相反,却误用了几千年。如:“牛”、“半”与“鱼”:“牛”字从形体上看只有半边一撇,本该读作“半”字;而“半”字头生双角,活像一头牛,本该读作“牛”字。有人却说“鱼”才是真正的“牛”字,理由是:头上有角,在田间劳作,有四只脚(“鱼”的繁体字为“魚”)。不是牛是什么?而“半”才是真正的“鱼”字,因为鱼有一条侧线,如果把它横着写“(?)”  相似文献   

9.
解《诗·大雅·韩奕》:“其殽维何,炰鳖鲜鱼。”其中“鲜”字毛传无注,郑笺云:“鲜,鱼中脍者也。”段玉裁的《诗经小学》在“炰鳖鲜鱼”条说:“《说文》:‘鲜,鱼名。’‘鲜,新鱼精也。’”按:郑玄与段玉裁之说皆非,“鲜”字乃“解”字之形误,当为“杀”意。由于“解”字与“鲜”字篆文或俗写形体皆相近,因而造成形近而误。“解”字在古籍中常因形近而被误写为“鲜”字,令词义晦涩,学者须用“解”字义解之,方能使方章怡然理顺。古籍中二字有不少因形近而误的例子。《诗·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而孔疏云:“…  相似文献   

10.
关于本篇的原文,各书有明显出入者,择其释义有分歧的五句列表于下: ①句中的“触詟”,清王念孙认为应从《史记》做“触龙言”,证以帛书,解决了古书中存在的一个疑难,课本据改,很恰当。②句中的“揖”字,课本从《战国策》,注释道:“揖,原意是拱手,这里是表示接见的样子。”君接见臣,用表敬的“揖”字,殊不合理。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的《历代文选》,这些老选本都认为“揖”当是“胥”字传写之误。近年来的许多选本,多改“揖”为“胥”。即使是人民教  相似文献   

11.
<正> 陆士衡《文赋》:“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愚以为“不能”系“难”之讹:①此节前后数语,字句齐整,唯于“不能处破格,殊为拗口。②“不能”,篆作(?)能。“难”,篆作(?)(接“难”或作“(?)”)。抄本流传,(?)字坏而后。人误作(?)能。或后人传写,一字误为二字。此形近而误。西晋时篆隶楷并行。倘陆氏以隶、楷写定《文赋》,字迹略草,亦易致人误读。③能、难同属泥母。“难”音近而误为“能”,后人读此觉文理欠通,遂增“不”字以顺之。④《韩非子·初见秦》:“由是观之,臣以为天下之从,几不能矣。”旧注:“言诸侯知秦兵顿民疲,则从  相似文献   

12.
释"嘉"     
徐山 《培训与研究》2004,21(4):11-12
本分析了“嘉”字的金形体,从词义和形体的演变关系来说,“嘉”字是经由“(女力)”→“加”字形的“嘉”义→增形孳乳为“嘉”而戍的。“嘉”的形体构造从发生学角度分析,是在“加”的形体基础上增添了部件“蛊”所形成的会意字。  相似文献   

13.
是“嘻皮笑脸”还是“嬉皮笑脸”?贵州平正民中张正常《榆钱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几个小顽童,有的嘻皮笑脸,有的抹着眼泪,向二妹子告饶。”笔者认为:此句中的“嘻”字是“嬉”字之误,“嘻皮笑脸”应为“嬉皮笑脸”。“嘻”与“嬉”读音相同,字形结构相似,甚...  相似文献   

14.
一、由于同音字造成的差错,须从字形和词意上进行识别和纠正。例1 黄粱美梦人们往往错把其中的“粱”写成“梁”,梁、粱,读音均为liánɡ,显然因为音同形似而误,从字形、词义上辨别,“梁”字下面是个“木”,指承重构件,如屋梁、桥梁、鼻梁等;“粱”字下面是个“米”,是指谷子(小米),膏梁。这样一比较,即可见两者不仅字形相异,而且词义差别很大。“黄粱”即小米;而“黄梁”这个词却从未听说过。“黄粱美梦”的成语出自唐人传奇《枕中记》,它写有个卢生旅居客店,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可是当店主蒸的“黄粱”还未蒸熟之…  相似文献   

15.
“舀”与“臽”常给一些字做偏旁,如“稻、掐”等。因为“舀”与“臽”字形相近,有些同学往往把该写“舀”的地方写成“臽”,或者两者混为一谈。怎样才能将这两个偏旁写准确呢?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 ,强调以字形为中心 ,分析字形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析字形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要把生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如果是独体字 ,就分析笔画 ,按笔顺说出笔画 ;如果是合体字 ,就分析部件 ,按结构部位说明部件。一个字是独体还是合体 ,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难确定 :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独体字 ,如“木”、“刃” ;会意字和形声字是合体字 ,如“休”、“语”。但是 ,有些字介于独体与合体之间 ,不容易确定是独体还是合体。这类字主要是失去独体字特点的象形字 ,随着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 ,这些字已经变为可以分解成两部分的现代汉字 ,如“辛”…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早期燕国兵器渔阳铍“马”下一宇,一直被误释为“命”。文章从字形上运用偏旁分析的方法论证了这个形体是从齐从邑的“剤”,当“齐”之异体字。  相似文献   

18.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提高文化修养问题的一封信》中说:“这些琐屑(指语法修辞和逻辑方面的混乱现象,笔者注)本可置之不论,我现在提出,是因为我最近读了一些入选的作品(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发现不少作者和编者在这类地方不很注意,甚至错别字也不少见。这不能算是文艺创作上的大问题,但究竟是一个国家的文艺作品和编辑出版工作的文化水平的一种表现,并且对于读者、作者自己和后来的作者编者影响非浅,所以值得引起注意。”根据乔木同志这段话的精神,笔者仅谈一下古书传写的文字之误的问题,以作为今天应注意文字之误的借  相似文献   

19.
观察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智力发展、技能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写字的过程中,观察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假如把学生对字形的表象称作“眼中之字”、把学生对字形的分析思考称作“胸中之字”、把字形的书写称作“手中之字”的话,那么,“眼中之字”就是对字形进行观察的初步感受,“胸中之字”就是对字形的整体把握和深入认识,“手中之字”就是对字形的直观再现。试想,如果没有“眼中之字”,便不可能有“胸中之字”,更谈不上“手中之字”了,而如果“眼中之字”模糊不清,“胸中之字”就会模棱两可,“…  相似文献   

20.
“采”字和“釆”字,书写时容易混淆,是小学阶段常见的错字之一。这两个部件构成之字亦是如此。究其缘由,一方面,这两个字的字形的确很像,很难区分。另一方面,“采”字和“釆”字,形体之不同,体现的意义何在?学生毫不知晓,只是单纯地记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