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尚思学述     
本书专述蔡氏之学,意在对至今仍健在的老一辈学者蔡尚思的治学方法、态度和精神,以及其学术规模、学术成就做出较为全面概括的论述。作者将蔡氏学术置于  相似文献   

2.
蔡尚思与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蔡尚思,号中睿,1905年11月10日生于福建德化县西墩乡。今年七十九岁,现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对一个学者来说,如果把饮食作为物质食粮,那么,图书就不失为精神食粮了”蔡尚思在自传里这样评价图书的作用。确实他的治学之道与图书分不开、与图书馆分不开。他八岁入私塾,后入县立小学,1921—1925年入永春福建省立第十二中学,表现了文学才能。在那里,永春中学校长、文人诗人郑翘松,私人藏书之多在永春、德化是有  相似文献   

3.
朱农 《出版史料》2004,(1):66-66
著名文化史学者柳诒徵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曾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长达二十多年;还主持编写过《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为中国有图书馆以来第一部全部藏书总目。年轻好学的历史学家蔡尚思为写作大部头的《中国思想史》一书,需要遍读该馆馆藏历代文集。柳诒徵不但允许他入住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思想史专家、复旦大学教授蔡尚思先生对图书馆的作用作过如下评价: “一般都认为教育上以大学的研究机构为最高,我在名义上也进过两个研究机构,到了入住南京国学图书馆,多读些书以后,我才晓得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蔡尚思先生一生和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早年在江苏国学图书馆入住借读一年,遍览历代文集数百万卷,从中搜获二百万言的中国思想史料,成为其一生治学的最大基础。文章着重描述了时任江苏国学图书馆馆长的柳诒徵先生对蔡尚思先生的特别关爱和谆谆教诲,对当代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蔡尚思一生利用图书馆求学、治学、养学的学术生涯启示人们,在数字时代,图书馆基础性、保障性职能仍然重要;图书馆服务创新应紧随数字阅读主流模式开展;图书馆宣传应善于利用名人效应。  相似文献   

7.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尚思教授在《书林》(总第3期)发表《我苦学的一些经历》,文中有一段回忆:“最值得我纪念而终身难忘的倒是三十年代去南京国学图书馆读书和搜集思想史料时期。我利用失业的时间,住入图书馆,每天吃咸菜稀饭,经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各地相继出版了一批我国著名学者的各类学术论文集,在各类论文集中,有关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尚不多见;而溶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为一体的,更属少有。最近,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尚思《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可以说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哲学史、文化史提供了一本有益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9.
访天一阁     
宁波有座天一阁,久已向往之。几次到宁波,主人都未安排到天一阁去,上了两次普陀山。这次我提出只要有半天时间也要到天一阁去。早上吃过早饭.我们就到了天一阁。从西大门进天一阁,门前一副楹联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建阁阅四百载,藏书数第一家”,是书法家宁波人涉盂海所写。它告诉人们天一阁的历史和地位。天一阁创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年)之间,是我国现存最为古老的藏书楼,也是世界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其主人是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左侍郎范钦。  相似文献   

10.
访肖军     
过去,我曾读过肖军的作品和对他的批判文章,也听过关于他的一些传说,模糊中,给我留下了一个不太好的印象。但和肖军见面,这还是第一次。元旦过后不久,因工作关系,我奉命去拜访肖军。一进院门,见一老者正在搬卸蜂窝煤。他动作之矫健,似与那满头白发很不相称。我上前问: “肖军同志住这里吗?”老者打量了我一下,问:“您是谁?”我说明了身份,他爽朗地笑起来:“哈哈,这回你可问到人了。  相似文献   

11.
访阿拉法特     
“为什么必须是新闻记者,我才会见中国人呢?”——我们几个新华社记者刚跨进那间映照着柔和的黄色灯光的办公室,一阵亲切的声浪迎面扑来,立刻把我们同主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定睛一看,这位正伸出手臂来欢迎我们的,正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阿拉法特。他那充满智慧的眼睛闪烁着坚毅的光,脸上一抹络腮胡子。他仍然着一身黄色卡其布军装,头上戴着军帽,腰间挂一支从不离身的手枪。他的胡子可是白多了,眼睛在脸上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军装上衣的肩缝也明显地耷拉下来。我不禁关切地说:“阿拉法特主席,你好象消瘦多了。”他毫不在意,十分友好地朝我笑了笑,让我们围在他的办公桌前面坐下。  相似文献   

12.
访马达     
钟辉 《今传媒》2003,(1):34-35
马达同志过去曾长期担任《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报社的总编辑,历任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离休后,仍关心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潜心研究新闻学术。  相似文献   

13.
访书     
韦泱 《出版史料》2003,(3):74-75
青灯黄卷,常常捧读前辈书人的书话文章,读到黄裳的《姑苏访书记》,姜德明的《沪上访书记》等,我心头便会怦然一动。多好啊,把找书、选书、买书称作为访书,蕴含着读书人多少的亲情,儒雅的风度便款款而至。我想,他们的学问就是这样一点点“访”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访穆巴拉克     
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在当埃及总统以前,还不是一位名扬四海的国际人物。他在萨达特突然被刺、继任总统的时候,许多人不清楚他上台后将执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当时埃及政局剧烈动荡,人们的视线象聚光灯似地集中在新总统的每一个动作上。有的外国记者曾直截了当地问他:“你将是萨达特政策的继承者,还是纳赛尔政策的后继人?”他回答说:“我既不是纳赛尔,也不是萨达特,我是胡斯尼·穆巴拉克。”穆巴拉克在就任初期,讲过他的政府对于萨达特政策的“继承性”问题,也多次表示过要调整政策的  相似文献   

15.
访费孝通     
在一枚黄褐色的铜质奖章上,雕刻着人类学先驱者赫胥黎的头像,瘦削有神。奖章背面,刻了FEI HSIAO—TUNG(费孝通)的字样。为了奖励人类学研究有一定贡献的各国学者,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每年颁发一枚赫胥黎奖章。费孝通是第一个接受赫胥黎奖章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访贝特兰     
“我的记者生涯始于中国”初秋,新西兰风景如画,我从首都惠灵顿出发,驱车北行16公里,来到下哈特镇的一个小村庄,拜访了詹姆斯·贝特兰。贝特兰这个名字,中国人并不陌生,抗日战争时他来到中国,曾访问过毛泽东,这次会见时毛泽东的讲话《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收入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贝特兰身材高大、健壮、满头银丝、红光满面。他把我领进他自称为“杜甫草堂”的书房,也是他的客厅里。环顾四周,书房四壁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和  相似文献   

17.
访安莎社     
最近,利用在欧洲进修的机会,到罗马访问了意大利安莎通讯社。安莎社位于罗马市中心,距总统府和举世闻名的“特来维喷泉”只有数百米。该社创建于1945年1月13日,至今已有36年的历史。目前,安莎社共有职员约900人,其中记者和编辑占二分之一。安莎社不是国家通讯社,它是由全国50家日报联合经营的。总社下设20个  相似文献   

18.
访欧记碎     
杨新正 《新闻天地》2002,(12):41-43
  相似文献   

19.
访穆青     
今年初夏,我们应邀去新华通讯社访问。座落在北京宣武门西大街的我国的“新闻总汇”呈现着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一座目前首都市区最高的建筑物——高达117米的新华通讯社业务技术大楼,正在加紧施工;新华社的印刷厂和中国新闻图片社正在赶印书刊、照片;在办公大楼的各  相似文献   

20.
访朝六日     
<正>今年四月,我国开放了赴朝旅游,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朝鲜依然是一个神秘的国度。2009年夏天,笔者有机会到那里公干,短短一周,我们尽可能多走多看,参观了一系列博物馆和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