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隋书·文学传序>和<隋书·柳辩传>中的两段材料入手,考察了隋炀帝的文学观"非轻侧之论"的有关内容及其历史背景.隋炀帝的"非轻侧之论"提倡典丽,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隋文帝的粗暴文化政策,缓和了南方文士的抵触情绪,有利于国家统一,而且获得了文帝欢心.  相似文献   

2.
阿城和<棋王>长期以来被作为"寻根派"文学的当然重要代表,这本身是当代文学史的误会.<棋王>的文学史定位,是典型的创作"体认"超前,作者"默认"居中,后人理论"追认"滞后的文学社会学化行为.<棋王>的叙述学意义探究,如其叙述时间处理和叙述方位(包括叙述人称、叙述视角等)设置、故事内容和叙述话语矛盾等,不仅提供大量反证,且可对<棋王>文本欣赏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先秦时代的<秦风·蒹葭>与<九歌·湘夫人>是汉民族文学里影响深远的爱情诗.两诗在主题倾向与意境的勾画、渲染上颇有一致之处,但在诗歌整体的审美追求上却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并且延伸出不同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简·爱>这部具有经久性魅力的作品,追寻其原型,属于"灰姑娘"系列或"灰姑娘"童话的变体.将二者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们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情景设置上都有相似之处,因此<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对灰姑娘原型的巧妙运用.然而女作家并非简单的模仿和继承,而是对"灰姑娘"的原型意义进行了增殖和扩充一一对传统文学中的叙述模式、女性角色定位及两性关系描写的突破,对女性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女权主义批评来解读<简·爱>女主人公简·爱这个女性反抗的代表人物性格中顺从的一面.目的是想把<简·爱>文评中长期被忽视的简·爱性格另一面提出来, 抛砖引玉, 希望对简·爱这一深受读者喜爱的女主人公能有更多、更客观、更辩证的评论.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在<词论>中批评<淮海词>"少故实"而"乏富贵态",并未中的.文章以秦观的<千秋岁·水边沙外>一词为例,对秦词的用典艺术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析与归纳,以管窥豹,有利于对北宋词作整体上的艺术把握.  相似文献   

7.
理查德·赖特的困惑--解读《土生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生子>是美国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土生子>一向被认为是"抗议小说"的典范.然而,即便是这样伟大的文学大师,身为一名黑人,他同样承受着美国社会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带给黑人民族的屈辱、愤怒以及深深的困惑.通过分析赖特在<土生子>中体现出来的对待白人种族主义、黑人同胞的态度,体现了他在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时的困惑.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与《艺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和<艺概>都是对前代文学实践和理论批评的总结,二者有着颇多一致之处.本文从宗经思想、文学史意识、立足文学实践、兼容并蓄的批评态度、范畴应用五个方面来比较二者的异同.<文心>因其关注形而上的"道"之哲学探讨,并形成其文学上的"原道"--形而上理论,使<文心>的宏观研究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能够以开阔的视阈作细致的微观探寻,结合历代文学实际,建构了其"体大虑周"的宏观文学理论体系,在古代文论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艺概>因缺乏这种上溯于"道"(本体)的形上意识,故尔其理论性、系统性,均不可与<文心>同日而语,尤其在近代变革动荡的时期缺乏时代气息,而显得传统的包袱相当沉重.  相似文献   

9.
说"九州"     
<尚书·禹贡>、<尔雅·释地>、<帝王世纪>、<吕氏春秋>等古籍中所载"九州"各有差异,但从中可见"九州"已为今中国之绝大部分地区.考察这一记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疯癫形象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上独特而普遍的现象.在米歇尔·福柯审美决定论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李尔王>中李尔从国王走向疯癫最终死亡的过程.李尔身份的变化体现了莎士比亚及很多作家在文艺复兴时期,通过疯癫和愚蠢来寻求理性和真理,从而使社会在文学里达到了内在的和谐与统一.疯癫的审美是文艺复兴时期美学独特的向度,而疯癫美学的建立却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充满解构精神的一种批评方法,是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批评理论。在这种批评思潮的影响下,80年代的中国曾涌现出一大批女性作家,她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借鉴、吸收并创作了大量具有女性意识,反菲勒斯文化中心传统的女性作品。王安忆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她的“三恋”、《我爱比尔》、《岗上的世纪》、《弟兄们》等等,都是很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本。  相似文献   

1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她的女权主义文学观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话语的出发点。《新装》这部短篇小说运用象征手段揭示了关注女性写作状态,争取女性创作空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从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叙事中,很容易找到歌颂姐妹情谊的文本,但更多的是关于历史建构的女人间的隔膜与姐妹情谊之脆弱的思考。无论从文学理论还是批评实践,以及女性写作的各个领域考察,女性之间始终如一的密切关系似乎是不存在的。本文审视和论述了姐妹情谊的乌托邦性质及其书写遭遇现实困境的四个原因:女性政治结盟的困难,女性共同经验的虚妄,被男权社会隔离,被母性、妻性解构。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知音》篇集中体现了刘勰的文学批评理论。在该篇中他指出了文学批评中普遍存在的"知音难求"的现象及其存在的原因,探讨了通过"博观"、"六观"和"沿波讨源"的途径实现文情可鉴的可行性,并从"情动辞发"和"披文入情"两方面论述了创作者与鉴赏者的潜在交流过程,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一个包括创作者、作品和鉴赏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带有女性主义倾向的文学写作中,身体常常不同程度上成为反抗男性中心话语的"武器",但部分年轻的"80后"女作家的书写却显示出有所不同的面貌.从春树、张悦然等较有影响的年轻女作家的创作中可以看到,她们有关身体的书写不像女性主义写作那样具有鲜明的性别政治意味或意识形态色彩,其借助身体所表达出来的性别姿态常是比较含混而稚嫩的.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以前的几个世纪里,英国女性已介入写作,初步而曲折地展现女性对世界的体验和需求,力图表现女性作为特殊创造者所具有的特质。尽管她们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文学话语权,没能摆脱男性菲勒斯主义,解构男性逻各斯,但她们的写作体验及成就对于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勃发具有巨大的昭示与累积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女权主义以强烈的性别色彩和主体意识为妇女谋求解放,但是其单一的白人中产阶级女性立场却导致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分化。与西方经典女性主义强调性别作为女性主体性的唯一要素不同,有色族裔妇女认为,不仅性别,而且种族、文化、阶级等诸多因素都参与了女性主体建构。美国华裔女性写作研究正是以其多元视角来丰富我们关于女性的认知方式,对西方和中国的女性主义理论和文学批评都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8.
《黄色糊墙纸》:一部女权主义的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糊墙纸》是美国女权主义先驱兼作家吉尔曼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揭露了性别歧视和压迫,批判了不平等的夫妻关系,表达了提高妇女经济地位的思想;批判了男性对女性的文化压迫,提出了女性写作和建立女性话语的课题;回顾了妇女解放斗争的历史,提出了男女两性互相理解、共同努力以消除性别压迫的设想,堪称一部女权主义短篇小说经典。  相似文献   

19.
在英国文学史上,妇女写作已成为传统。本文对传统的妇女写作与当代女性主义作家的作品进行话语对比分析,试图说明当代女性主义已把笔触延伸到意识形态手段的性质和效用,延伸到社会及文化语境这些更具普遍意义的问题之上;指出当代女性主义作家大胆地向传统文学评论中的双性同体美学提出挑战,并试图改变和颠覆西方文化领域中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以男性家长制意识形态为基础的思维定势,向传统的性别角色定型观念发起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和李清照分别是东西方著名女性诗词作家。文章从她们的作品的主题入手,运用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进行解读,进而揭示两位女作家反传统意识思想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