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和我国法治建设进程,而我国法律援助正面临突出的供需矛盾.大学生有能力也有义务担当这一社会责任,但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的现状不容乐观.高校法律援助是我国司法救济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既可以缓解法律援助的供需矛盾,也可以促进法学教育的革新和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构建之始,即确立了由法律援助机构或法院指定法律援助工作者或律师的实施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此种模式的弊端和不足日益凸显。法律援助服务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应该纳入市场化运作的范畴,政府可以通过向律师或社会组织"购买",以市场化的手段配置法律援助资源,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保障民生,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随着依法治国战略构想的提出和深入开展越来越引人关注,各大高校的法律援助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同时,问题也愈发凸显,因此,寻求一种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大学生法律援助模式尤为重要。从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四个层面分析大学生法律援助所面临的困境,并对应地提出相关创新思路,为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的发展提供创新性建议实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高校法律援助在我国已经运行了十几年,其中高职院校参与法律援助也占了很大比重.为使高职院校更好地参与法律援助,发挥服务地区发展的作用,分析了高职院校基于何因参与法律援助、运行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应该如何解决,为高职院校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援助组织,主要依托高校资源,面向社会,提供无偿法律援助服务。它是我国法律援助机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法治社会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在实际运行中并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实际运行情况,针对限制其发挥社会作用的主要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也为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体制改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法律援助与基于义务与责任为基础建立的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相比,是依托于高等学校自愿无偿提供法律援助的学生自治组织,其社会角色定位有其鲜明的特点,在近几年已成为一项新型的法律援助类型,是我国法律援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改革及发展以高等学校大学生为基础的法律援助,在从人力资源上解决政府法律援助供需矛盾,增强高校实践教学效绩,培养法学专门人才等各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2003年9月《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确立了"以政府法律援助机构为主导,以民间公益组织为补充的中国法律援助模式"。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作为我国法律援助的生力军,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在我国现有法律援助模式下,高等法律院校作为教育机构,在完成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输送专门性法律人才专职工作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法律援助,往往因制度、经费、人力需求等因素的制约而使法律援助工作陷入困境。在我国法学教育日益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今天,高校法律援助工作如何走出困境,同步实现优质法律人才的培养与优质法律援助服务的开展,这是高校法律人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诊所法律援助是一种依托于高校教学改革模式——法律诊所对社会中特定群体进行救助的新兴的法律援助模式,它不仅促进了法律教育的改革,而且有效缓解了我国法律援助的供求矛盾,真正体现了法律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本质,其正日益成为民间法律援助的重要力量,但是诊所法律援助同时也面临认同缺位、管理不规范、资金匮乏等诸方面的生存问题,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将促进高校诊所法律援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救济制度,在我国司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参与法律援助的起步较晚,面临着法律援助组织管理不到位,秩序混乱;人力资源短缺,援助案件数量和质量无法保障;资金匮乏等诸多问题。通过分析我国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意义,运用域外比较等方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高校学生法律援助组织的管理机制;将法律援助列为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课程,大力引入法学教师和社会法律从业者;拓宽资金来源,优化开支管理等建议,促进高校法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法律援助事业中。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保护经济困难等特征群体的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法制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本从现实出发,概括地介绍了法律援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指明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对象和范围,并就发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仍不完善.大学生法律援助服务作为今年来日益发展的新志愿服务类型,对促进我国法制文明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及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黑龙江省法律援助中心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工作部的工作,来探究大学生法律援助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之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校法学教师肩负服务社会的职责,法律援助是高校法学教师服务社会的有效路径。引导和促进高校法学教师参与法律援助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要凸显高校法学教师参与法律援助的独特优势,建立高校法学教师参与法律援助的激励机制,推动法律援助成为高校法学教师服务社会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作用和实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新形势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广大公民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及法律服务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援助制度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及其他自1994年司法部组织力量对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援助制度进行专门研究论证以来,尤其是1996年颁布的新《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对法律援助作了专门规定之后,法律援助制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我国...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促进了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不能忽视的、影响和谐的“校园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越来越重要。本文联系实际对新时期构建高校校园和谐的途径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大学生法律援助服务是近年来出现并日益得到发展的新志愿服务类型,虽然它自身有许多优势,但还存着在很多困难有待我们去完善和改进,本文将从大学生法律援助服务的现状以及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入手进行相关研究,以期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正式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援助制度体系构架已基本形成,在我国法制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法律援助机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制下为弱势群体提供的一个法律救济途径。残疾人受到生理原因的限制,长期以来无法正常参与社会生活,是社会上重要的弱势群体,也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主要的对象。虽然现阶段我国以残疾人法律援助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法律援助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这个机制在运行的过程中还集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杨狄 《培训与研究》2010,27(6):90-92
随着国家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日益重视,我国残疾儿童的法律援助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残疾儿童法律援助制度也初步建立,残疾儿童法律援助制度均衡国家与社会利益冲突的价值功能也为人所重视。但是,立法的缺位和制度设计上的漏洞导致了残疾儿童法律援助今日的窘境。进一步完善立法与制度设计,将是我国残疾儿童法律援助制度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其对于创新创业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但从我国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来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仍面临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和在校生创新创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