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生今天作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对知识、思想、语文等方面的积累。”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作文是他们思想认识和文学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学生生活实践、情感体验以及思维和语言的综合表达。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把教会学生积累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作文根基,增强学生的作文能力。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积累。”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生活是小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学生奠定作文根基的基础。小学生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只…  相似文献   

2.
提起作文,我们都知道积累非常重要,"有米才能下锅"嘛!那么,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做积累,怎样做积累呢? 一、生活的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想作文写得好,就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四到",即兴趣到、积累到、指点到、引导到。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4.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目前许多学生一到写文章,常处于"无米下锅"或"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困境。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积累能力,使学生积累更多作文材料呢?本文针对初中生作文思想空白、语言干瘪等现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重点从作文教学中的积累能力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积累,学生在写作中才能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从而真正热爱写作。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学生一般生活单调,见识较少,每天在上课、下课的循环中渡过,除了课本外,课外阅读面狭窄,导致"作文"最让众多学生头痛。如何让他们在轻松的学习中提高作文能力,是值得语文老师深思的问题。一、让学生走进生活,丰富生活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土壤。引导学生步入生活,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1.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与人交往中,认真观察、善于发现,并积累写作素材,写起作文来才能有话可  相似文献   

6.
缪文姬 《文教资料》2013,(10):74-75
中职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大多谈"文"色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刻不容缓。注重语言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厚积才能薄发。本文从"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贮藏材料中积累语言"、"从流行艺术形式中积累语言"三个方面探讨写作语言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正>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他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写作的根基,指明了阅读对于提高写作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可见,阅读和写作是紧密联系的。但是,从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看,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存在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花开两枝,各显一处"的读写分离状态,而造成的后果却是,读不一定读得好,而写更是写不好。所以,只有让阅读与写作和鸣,才能奏响高中作文的华章。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学生作文素材运用平平,毫无新意;模式老套,缺乏深度;文采拙劣,缺少神韵的现状,我们在"作文素材教学"方面应引导他们寻找生活中丰富又新鲜的"源头"和"色彩"。作文是一种思维方式,一切都应从思维抓起,通过感悟模仿、整合加工、修改体验、赏读展示,构建积累的高级思维,才能让我们的素材积累进入一种"大作文帝国时代"。  相似文献   

9.
生活的积蓄、思想的修养、语言的训练诸方面的平日积累是写好作文的根基,倡导小学作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平日积累的习惯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兰增强 《考试周刊》2014,(37):57-57
<正>作文是学生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和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是语文教学关注的焦点。面对作文,学生普遍存在无话可说或言之无味的状况。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学生的写作内容虚假、空洞、乏味,常常出现"假"、"大"、"空"、"抄"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不善观察、体验生活,不善积累素材。所以,当务之急是引导学生不断积累作文素材。因为素材是作文的血肉,有了丰富的素材,学生才能  相似文献   

11.
语文知识内容包罗万象,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事,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作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奠基",那些写作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作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本文就如何引领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如果把习作比作一座高塔,热爱生活与读书、积累就是高塔的根基,就是垒砌高塔的一块块方砖,老师的习作指导就是那一纸设计。高塔的建筑根基夯实了才能垒起万丈。在教学中老师只有抓住根本,广泛训练,才有可能实现学生习作的"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让学生养成注重积累写作素材习惯,注重作文评改,指导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写作文时,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像杜甫那样"下笔如有神",写出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的文章.可是往往天不遂人意,考场上考生"失语"的状况常常发生.无条之下,考生只好搜索枯肠,咬牙硬凑,草草成文.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笔者认为.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就必须多读书、多积累.只有书读多了,才能使胸中文墨富如大海,古人在这方面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其足以为天下法的文章,就来自于"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的积累.他有一句十分中肯的话:"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写文章必须以广博的学识为根基,学识深厚,才能博古通今,下笔如神.  相似文献   

15.
作文在语文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很多学生都认为作文是一件"苦差事",对写作充满畏惧。所以,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丰富语言和习作技巧的积累,只有广博的积累,学生才能感到习作的快乐,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教学中,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让学生望而生畏。写作生活化在小学作文教学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才能从心底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变得乐于表达,乐于作文。  相似文献   

17.
<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和文章的关系就像泉源和溪流,只有积累的源泉丰盈不竭,才有写作时的源源不绝。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作文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的写作能力可直接说明其语文水平。那么,怎么才能写好作文呢?笔者从写作素材的积累入手,对平时学习中如何积累写作素材进行探讨,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高中作文素材积累和运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相似文献   

18.
学生要顺利地作文,必须仔细观察、熟悉生活,积累素材,才能用头脑去加工、创造,也才能表达出来.因而,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与教学目标相关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实现作文教学的"过程取向".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道出了作文的真谛:写作离不开生活实践和阅读积累.生活是"源",阅读是"流".开"源"就是要开掘作文的源头,把作文训练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流"就是要引导学生多阋读、多积累,把作文训练跟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只有"源"和"流"一起抓,才能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20.
张鹏 《甘肃教育》2012,(1):86-87
作文千篇一律,内容空洞,缺乏个性,这是目前多数初中学生作文的弊病。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是如此,平时积累的材料多了,写作文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而不会腹中空空,下笔无言。那么,教师应如何帮助初中生广撷博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