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民文学"是在各个"民族文学"发展、融合、凝聚的基础上,在"国家"这一现代性民族共同体中所形成的新的文学形态。"国民文学"只能包括、凝聚,而不能替代和覆盖"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的发展必然指向"国民文学"。当今世界各国,民族身份的现代化就是"国民化",传统"民族文学"的现代化就是"国民文学"。"民族文学"已经或正在被"国民文学"所吸收、所融汇,文学的"民族"分野日益模糊化,而文学的"国民"分野则日益明朗化。从"民族文学"发展到"国民文学",再发展到"区域文学",最后发展到"世界文学",是人类文学史横向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应顺应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发展大势,强化"国民"及"国民文学"的观念与意识,促使"民族文学"向"国民文学"的进一步转化与凝聚。  相似文献   

2.
肖敏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3):39-43,78
"文革"文学中后期呈现出严重简单化和封闭化的特征,出现了作者群的断裂。但众多后来新时期的作者都参与到"文革"主流文学的运作中,本文将从"文革"地上作者的分化和移位两个方面,来论述"文革"文学到新时期文学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文学30年:作家"倒下去","写手"站起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0世纪80年代从启蒙文学到文体实验 新时期的第一个10年(准确说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中国文学的精英化时期,其核心是通过反思"文革"时期以"样板戏"为代表的民粹主义文学,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具论"文艺观,确立精英知识分子和精英文学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媒体技术和数码技术的革新,计算机和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日渐迷你化。传播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带动着文学的革命性变化,在自媒体时代传播技术的变革已经渗入到文学内部中来。该文主要探讨在自媒体时代下的文学的"微"化特点,以及在自媒体背景下"微"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向杲化虎复仇,是一种复仇主体精神压抑释放的奇特方式。化虎之后的人而虎,虎而人,虎外而人其内,使主人公向杲与"复仇相助者"合二为一,复仇主体具有了隐身和复仇的能力。化虎道具,在以往故事中即有。化异类以复仇,来自佛经故事的基本艺术机杼。在"六道轮回"的佛教理念中,前世仇怨可在今世雪报,而报仇的复仇主体可能转世为某种动物。"虎皮",与其他相关道具一并得蒙蒲松龄青目,也可能模仿了佛经叙事。佛教生死观也被吸收融合,幻化故事为之更具有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小说的创作,在特定精神文化背景下,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从文学观念到创作技巧等方面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拓宽了道路,成为当代文坛的一道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7.
1955年12月,中篇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被共青年团中央以组织名义号召全国范围内的广大青年进行阅读。以组织的名义要求读者阅读一部作品,这在人民共和国文学阅读史上显得很奇特。"组织"成为文学阅读的运作者和实际操作者,这样的文学阅读,遮蔽了文学阅读本身的自由性。但组织阅读在"百花文学"潮流中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或许是组织者根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国文学大众话语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国文学大众话语起源于晚清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国民"与"新民"概念的提出及其泛化确立了文学大众话语的接受主体,以"开通民智"为核心的启蒙目标的确定使文学变成了政治启蒙的工具,促成了晚清"文学民众化"的潮流的发生。白话报刊的创办和戏剧改良的盛行是晚清"文学民众化"潮流的主要表现形式,晚清的"文学民众化"运动开启了"五四"时期的"文学民众化"潮流,其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具有强烈的政治化倾向。  相似文献   

9.
文革主流文学有着大众化特征,这首先体现在对民间文艺形式的推重上,还体现在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服务对象上。文革前期文学中的大众化方向,是由文化大革命现实政治形势和文化语境所决定的。就文革文学的具体发展阶段而言,文革前期文学的大众化趋势也影响到文革小说的生产。在写作方式上",集体写作"流行一时;在培养方式上,文革小说则多采取"投稿———发现新作者———重点培养"的方式。在文革小说中,非但是短篇小说的情节十分雷同,即使是素以艺术繁复见长的小说文体———长篇小说,其表达模式也极为单一化。这一方面是政治话语直接美学化的表征,另一方面也是文学大众化发展到极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文化多元、经济转轨,中华民族"安贫乐道"的传统被打破,文学的生成环境高度自由,创作文本"色彩纷呈,多元共生",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与传统写作相悖的趋势。对文学真实性的追求、"私语化"的女性写作、表现和描写视角的选择等,成为世纪末文学鲜明的反叛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研究文学的空间叙述,必须深入到叙述机制的层面,才能更好地把握其独特性。由于空间具有延展性与众多性的特点,更由于文学文本的书写受到时间的极大束缚和影响,因而文学的空间叙述具有与绘画、雕刻等艺术的空间叙述截然不同的特征。文学空间叙述不直观呈现于读者眼前,而必须通过"想象还原"来构建,这又是"时空互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女性文学"到"女性主义文学",从"女权主义批评"到"女性主义批评",从"女性意识"到"社会性别",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性别诗学"."女性文学"是一个颇具争议和歧义的文学概念,并且造成了批评与阐释的困难;相比而言,"女性主义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更为明确和清晰."女权主义"代表了西方早期妇女运动争取男女平等的斗争,偏重于政治和斗争性;而"女性主义"则深受西方后结构主义影响,偏重于文学、文化."女性意识"带有"性别本质论"色彩,以"社会性别"替代"女性意识"必将给女性主义批评研究带来更加广阔的话语空间.为了走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世纪之交面,临的困境与危机,"性别诗学"学说被适时引进.但理论化、系统化、学科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性别诗学"尚需建构.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丁玲在为营构政治化文学新体制而呐喊助阵的同时,对"五四"文学的个性品格和审美精神仍然有着割不断的情缘和依恋一方面,在历史维度上,她积极为"五四"文学传统的合法性进行申辩;另一方面,在现实维度上,她立足当下,积极弘扬"五四"文学传统,并将它具化到创作论中,从而为当代文学的建构提供了可供直接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程朱理学的理论是以原儒为本色,吸收佛、道的合理内核,将儒学教化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理论水平.儒家诗教在宋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经过周敦颐的"文以载道"说和二程"作文害道"说的发展,到了朱熹"文从道中流"的观点明确了文与道的辩证关系.道学和文学实现了自然而非勉强的融合,文学从里到外成了道化的文学,标志着道家文学理论的成熟.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学纸质化,并走进了高校的图书馆。首先,它能够消解文学在读者心目中的神秘感,拉近文学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给人种亲近感;其次,网络文学取材广泛,不拘一格,不乏瑰丽奇特之作,丰富了图书馆文学书籍的类别;再者,网络文学的纸质化倡导了绿色健康的阅读方式,延续了优良的阅读文化;最后,由于网络文学的草根性,也影响着图书馆文学书籍的艺术水准,但只要举措得当,也可以让其一定程度上得到消解。  相似文献   

16.
"宏观比较文学"指的是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小单位、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的比较研究,是各民族文学特性、各区域文学的形成及其特性、东西方文学之间的差异性与相通性的研究,是一门描述和揭示各民族文学、世界文学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应以"宏观比较文学"对本科生的"比较文学概论"课程加以改革,将以学科原理及研究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微观比较文学",置换为以世界文学宏观比较论为主要内容的"宏观比较文学",把"微观比较文学"划归为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把"宏观比较文学"确定为本科生的教学内容,以此来解决本科生比较文学教学内容的繁琐化、比较文学与西方文论等其他课程的重叠交叉化、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的无层次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分裂化、东方文学缺失造成东西方文学的失衡化等困扰已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语言批评对于文学的理论研究经历了由"形式"到"行为"的视域演化。前者异常强调语言自身的形式特征对文学的规定性;后者致力于挖掘语言行为与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之间的共谋互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构成对文学活动的深层制约。这一脉络化历程,不仅呈现了批评研讨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双重视域,而且说明了文论范式的"文化转向"其实是批评问题意识深化的历史产物。  相似文献   

18.
"灵韵"是德国文学批评家本雅明文艺理论的核心概念。它具有"独一无二性"、"距离"感、经验的"真确性"、对象的"权威性",以及神秘的"永久性"等特性。从文学人类学的视野阐释这一概念,它具有神话信仰渊源与文学的仪式功能、自然人化的审美经验与生态审美的文学体验、讲故事的口传文学传统与对话性叙事等人类学维度。本雅明灵韵理论凸显了文艺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关联性,能为传统文艺作品的"袪魅"走向数码时代文艺作品的"复魅"提供新的解释,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传媒时代文学格局、文学生产体制与机制的关系;大众传媒时代文学审美表现上的主要特征;文学写作"欲望化"倾向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写作的"猎奇化"现象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成为学术热点的大众传媒与文学生产关系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述评.  相似文献   

20.
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该小说自问世以来引发了学者经久不衰的研究,被誉为世界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希斯克利夫是艾米丽·勃朗特所创作出的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奇特的复仇者。本文解读了希斯克利夫的人生悲剧及成因:自身性格特点;社会环境及小说作者经历与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