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毛泽东进行了艰辛探索。这种探索虽然未能由毛泽东本人达到既定目的,但为我们最终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毛泽东的探索抓住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不乏良好的开端。探索的代价没有白付,我们今天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正是纠正和避免毛泽东曾经犯过的错误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0年,是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50年。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人,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了长期而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当然,由于理论指导的失误,我国农业现代化曾经走过一段相当曲折的路程,付出过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3.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通过发动与领导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这三大运动对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进行了探索,其探索历程艰辛而又曲折。认真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0年,是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的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50年。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人,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了长期而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当然,由于理论指导的失误,我国农业现代化曾经走过一段相当曲折的路程,付出过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所作的艰辛理论探索,着重分析了毛泽东对农业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以及毛泽东在制度、技术、农业生产条件组织农业劳动力就业等层面上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战略构想-农业社会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论述了中国革命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了一套极富创新性的现代化构想,雄辩地证明通过革命化走向现代化是把近代中国真正引上现代化道路的唯一途径。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探索,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的原始源头”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必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如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农业人口存量巨大;城市化水平低且城市存在着大量失业、下岗人员;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中国农业要想走出困境,摆脱目前的不利局面,惟有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这才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困难、成因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出发,论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必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促使更多的人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大胆探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必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如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农业人口存量巨大;城市化水平低且城市存在着大量失业、下岗人员;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中国农业要想走出困境,摆脱目前的不利局面,惟有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这才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困难、成因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出发,论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必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促使更多的人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大胆探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农业现代化不同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各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农业现代化本身的内涵亦十分丰富.一些国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教训,以及对农业现代化不同道路的理性思考,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初,为渡过经济困难时期,河北省在保持人民公社体制的前提下,对农业生产责任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省委制定了恢复经济的"十项政策",张家口、承德、沧州等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张家口地委还在"三包"到组农业生产承包制布点试验的基础上,向华北局农业工作座谈会提交了《关于推行"三包"到组的生产责任制的建议》并报送毛泽东主席。但是,此项切合实际的改革建议最终被北戴河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否定。这一时期河北省进行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和实践,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看作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的端倪。  相似文献   

11.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我国现代化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四个现代化”的长期历史过程。使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内涵,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从工业化的“一化”到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四化”,形成了著名的“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实质上就是一个追赶并超越先发现代化国家的过程.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探索中,毛泽东形成了"赶超型"的现代化思想,提出了包括现代化赶超的目标、内容、时间步骤、方式等在内的一整套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成了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探索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学中,师生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认识问题:毛泽东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邓小平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联系和区别;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个体农业与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联系与区别;毛泽东的“革命观”和邓小平的“改革观”的联系和区别;毛泽东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与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实施扩大对外开放思想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立足于我国“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障全国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他认为,粮食的增产,不仅是确保几亿人口吃的问题,还关系到能否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新政权问题。毛泽东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的制高点,明确了农业的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还强调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中首要的地位。尽管毛泽东片面夸大了生产关系的作用,但其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论述了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联系.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自由解放作为中国进行现代化的必要社会前提;把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确立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把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并选择中国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20世纪40年代对中国现代化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现代化必须是全方位的现代化,即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以及人的自身现代化。今天重温毛泽东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现代化的构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有两个方面,一是其主要理论内容已形成,二是这一思想的活的灵魂的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福建古田开始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新阶段,红四军在古田召开了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古田会议决议》。根据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古田会议决议》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领导完成了新民主义义革命,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先决条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他设计了中国的现代化总体目标,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大胆的艰难探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前期和中期,对中国文化现代化进行积极探索的集大成者,应当首推毛泽东。他在大力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的同时,系统总结了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不仅科学地回答了“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历史课题,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提供了诸多富有原创性和启示性的思想,开启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先河。同时,从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现代化建设经验的角度审视,毛泽东的这一探索中也存在一些今天看来是一种缺陷或局限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