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安电影中一大主题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李安在电影中探讨家庭伦理、爱情观念以及人性特征,并呈现自己的文化思考与价值判断。李安的"世界人"身份让他能够通过电影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解构、改造东方文化,让传统文化接近西方文明,并最终达到中西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2.
李安电影蕴涵着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撞击与融合,他将这种文化的冲突与交融隐身放置于电影中"父亲"这一角色之中,使观者透过"父亲"形象来完成对世界不同文明的体认。同时,李安借由"父亲"的象征意蕴把代表民族、文化、宗法制度的情感表达出来,让父亲这一形象顺理成章地成为他想表达的文化原型。具体结合李安导演的影视作品浅析其电影中的"父亲"形象,透过对"父亲"形象的剖析来解读其背后隐藏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李安电影中的东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殖民理论的全球影响主要包含西方与非西方两方面,在西方,就是如何真实地去认识非西方世界,即如何在知识与权力这一矛盾统一的动态系统中去认识非西方。导演李安的东方主义情结不仅表现在东方题材电影中,他所拍摄其它所谓主流化片《冰风暴》等影片也体现了东方主义。本倡导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化之间应打破各自的中心状态,最大限度地向异族化汲取可利用因素,扩大不同化之间的共同性实现跨化的交流,以达到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化整合。  相似文献   

4.
李安导演的电影,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思考,也有对西方价值体系的感受。其早期作品"父亲三部曲"的三部影片从不同角度逐级深入地表现和阐述了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在这种冲突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在此后的作品中,李安继续着他对于中西方文化和艺术的思考,极力将中西方文化的内涵及其美学表达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出色地运用到电影拍摄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获得了国际电影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李安导演对于电影美学的理解程度十分深厚,其电影的美学风格深深地根植于东方美学之上,中国传统文化更成为了他电影创作的基础和个人特色的来源。李安的电影包含着温柔敦厚、内敛含蓄的东方美学特色,也包含着西方美学对真理的再现及多元文化的展现。在电影的视听语言、人物特点以及留白与幽默性三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6.
李安的东方家庭电影在众多东方导演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是李安在用令人耳目一新的观念和手法来描绘家庭。同样的,李安也以十分独特的执导和驾驭,使得他的英语片《冰风暴》倍受赞誉。《喜宴》和《冰风暴》原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两个时代和两个文化的产物,但由于拥有一个共同的导演李安而使它们具有了一些相同的共性,这就是浸注其中的东方主义的哲学、伦理、文化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伦理道德、父亲形象以及文化使命感三个方面对李行导演与李安导演的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并且结合具体电影文本,对两位导演的导演风格和美学特征进行详细阐述:他们为什么相隔几代却同是电影儒者,在影片中都强调伦理道德问题;"父亲形象"出现在他们两人的影片中是否有不同作用;两位导演都肩负着文化使命感,他们的文化传承侧重点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在传承中国文化时侧重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国人,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对世界的疏离感,本质上是根植于不同文化之间选择性的身份认同危机。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永远处在丧失身份同一性的“离家”与“还乡”撕裂的现实痛苦中。而在文学书写中却走向追求历史连续感的家与家园的想象和追忆。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在现代还乡母题小说表现得集中而且尖锐。在“扎根——除根——失根——寻根”的出发和回归中,“还乡”就是跨越文化、性别、民族、阶级等夹缝,表明多重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贵州传统文化尽管丰富厚实、绚丽多姿,但却缺乏可以整体反映贵州文化身份的标示。蚩尤文化不仅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且与贵州多样传统文化联系密切,更为可贵的是,蚩尤文化在贵州依然以活态方式存在。而要以蚩尤文化为基模构建贵州文化身份,则需要构建各民族皆认同的仪式活动和增强蚩尤文化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电影《色戒》在世界各地的上演,李安导演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纷纷关注的热点。李安是名受中原文化、台湾文化、美国文化三重影响的台湾第二代外省人、留美华人。经历的丰富性,对于李安的电影创作深有影响。他生于传统中国,后义留学黎民到美国,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巾原文化、台湾文化、美国文化的冲突与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1.
虎头寺义邑造像的文化特征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魏洛阳地区佛教石窟中,虎头寺属于典型的民间义邑造像。由于碑记关键内容一直未辨认出来,致使其研究工作难以深入进行。立足于实地考察,较为完整地著录出碑文,从而得以全面把握该石窟的文化特征,解决了石窟开凿时间、造像形制、洞窟名称等问题;厘清了其义邑联合造像基本情况,尤其是发现了开凿该石窟的匠人吕僧空的名字,这在北魏洛阳石窟中还为第一次。以上诸点为北魏洛阳地区佛教发展情况和石窟建造情况提供了重要实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张艺谋电影对现代人困窘的生活状况、对人本身的关注以及个体心理和人文情感的关怀,也正是他电影中所时刻关注和反映的强烈的生命意识促成了他的成功,为我国电影业的走出国门,迈向世界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李安导演以"他者"视角探寻人性的电影主题,聚焦于隐秘与禁忌、压抑与释放。由此突破政治、文化传统的束缚,在人类的精神空间进行多层次地发掘。并以厚实而内敛的镜像语言表达,建构了艺术价值与商业智慧并具的艺术话语。  相似文献   

14.
15.
《断臂山》讲述了一个关于"深爱"的故事。尽管取自美国的同志题材,但它的思路、手法、意境、色调却都弥漫着中国的味道。李安穿过文化的隔阂,以西方人可理解的方式表现东方的伦理,又以中国人的独特理解重现了西方的文化,而更多地,则是穿越中西差异的表层,去探索人性深处普遍的困境与憧憬。这正是李安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的电影文化,是由多元结构来构成的,除了少量追求个人风格的影片之外.电影文化的整体应该是通过更具有市场效应类型电影的创作来形成的。中国已经有成功的艺术电影,如何构建门类众多的类型电影体系,是摆在电影人画前更为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focus on the western culture embodied in cartoon movies.The main object is to help readers to kn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culture through cartoon movies.With the enjoyment to the western cartoon movies,I discuss the definition of western culture.American culture is a representation of western culture,and there are many western culture elements in American culture,so I will mainly talk about American culture.And then,this thesis discusses some good cartoon movies,the incarnation of the western culture through them.The language,activities,and architectural style in cartoon movies show the American cultures well.People c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 about their characteristics while enjoying the interesting,colorful,winning cartoons.  相似文献   

18.
留守与弃置--论李安电影影像构成的二律背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安电影文本的“跨文化”传播性、平等对话性以及自身文化体验的复杂性 ,决定了其电影影像构成表意深层的“狂欢”属性 ,然而 ,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层体察和熟稔 ,又使李安能够自觉放弃狂欢表达的形式 ,使其电影文本的影像构成呈现留守与弃置的二律背反特质  相似文献   

19.
多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问题在当代中国鲜明凸显,它既是长期社会变革的历史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碰撞的必然表现,彰显了社会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多元化给社会以进步与活力,也为核心价值和主流价值建设提出了挑战,造成文化认同的困惑,增加了文化选择的困难。应当加强对于文化建设中诸多前提性问题的哲学追问,提升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认同,促进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